您的位置 首页 塔罗牌

战争的真相中文版

  Control oil and you control nations;

  Control food and you control people.

  ——Henry Kissinger

  

  美国前国务卿、时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基辛格说过,掌控石油你就掌控了国家;掌控粮食你就掌控了人民。

  事实上,粮食作为战争、金融、信息科技后的又一重要武器,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本期视频我们将深扒美国在粮食战争中的成败往事,粮食武器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作用,以及美国农业工业化带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粮食出口大国,在粮食战争他也从未掩饰霸权主义的思想。二战以来,美国为打通自己的农产品销路,使出了多种招数改变他国粮食产业机构。

  对日本,美国打着粮食援助的旗帜改变他们饮食习惯。二战后,美国为战败国日本提供小麦作为粮食援助,在校园推广面包,让战后出生的日本人从小就养成了吃美式快餐的习惯。日本,传统食用稻米的东亚国家,在1962年的大米人均消费量是240斤,如今腰斩到不足120斤;与此同时,面包消费稳步增涨,如今已远超大米。

  

  美国还向日本赠送了36头种猪和1500吨饲料玉米。日本人惊奇地发现,食用玉米的猪比食用麦麸出栏早两个月,就此玉米成功代替麦麸成为日本养猪业的首选饲料,也打开了美国向日本倾销玉米的大门。

  对印度,美国攻击其榨油业,以便推销大豆。印度的传统食用油是芥子油,但印度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国不断以价格、卫生、环保等理由向印度施压。多年push使得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豆油进口国,也导致大量芥子油生产作坊倒闭,压垮了印度本国的榨油业。

  

  更残酷的现实是,世界粮食贸易掌握在ABCD四大贸易商手中(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其中三个是美国企业。规模化、低成本生产的粮食倾销至非洲,摧毁了当地的农业发展,让非洲人民陷入“贫困-饥饿-贫穷”的死循环中。

  

  冷战期间美国还曾两次试图通过粮食禁运打击前苏联,幸而前苏联粮食生产基本做到自给自足,加之美国所谓的“盟友”并不配合美国的霸权主义,最终美国的阴谋未能得逞。

  美国也不会放过不断崛起的中国。2001年到2004年,我国日益增长的肉类食用需求被炒作起来,美国大豆价格从406美分/蒲式耳飞涨至1035美分/蒲式耳(蒲式耳是一种计量单位,1蒲式耳大豆的重量是27.2154千克)。东北农户和豆油压榨企业闻风而动,主动扩大大豆种植和豆油生产。

  战争的真相中文版

  资本主义很快露出了罪恶的獠牙,2004年二季度开始,全球大豆价格暴跌,短短半年时间美国大豆拦腰跌到500美分/蒲式耳,东北农户损失惨重,国内压榨企业也纷纷亏损倒闭。

  此时外资乘虚而入,一举控制了国内的压榨行业。2004年后3年间,邦吉、嘉吉、路易达孚等5家跨国粮商对我国的10多家大豆压榨厂进行了资产重组。

  近5年国内市场份额第一,老百姓耳熟能详的金龙鱼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根据公开新闻报道,目前美国ADM占有益海嘉里金龙鱼的母公司丰益国际约24.6%的股权。

  

  完成对国内压榨行业的收割后,外资妄图再次兴风作浪。2006年开始,外资不停炒作大豆,到2008年7月美国大豆已涨到1654美分/蒲式耳,两年半涨了3倍。国内的大豆、豆粕、豆油期货价格纷纷翻倍不止,猪肉也喜迎身价上涨。

  但是这次我国让外资乘兴而来,败兴而归。2008年上半年,国家以行政干预的方式限制了食用油企业的肆意加价,同时释放战略储备,豆油价格快速下跌三分之一至10000元/吨以下;下半年当农户面对大豆价格低迷可能再次亏损时,国家又高价收储,以高于农户种植成本的价格收购,保护了国内大豆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经此一役,我们国家向全世界表明了维护大豆市场稳定、保护豆农利益的坚决立场。在国家粮食储备制度下,价格过高时抛售,价格过低时收储,以充足的储备和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应对全球投机客的挑衅,从此中国大豆需求越来越多,却再也没有谁胆敢轻易在这上面做文章!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国家不鼓励农民全面种植大豆,实现自给自足呢?

  

  这背后其实蕴含着国家农业战略——即“主粮自给自足,大豆灵活进口”的平衡。一方面,美国大豆品种无论是价格、亩产量还是出油率都优于国产大豆;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稻米、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大豆种植占用的耕地面积是同产量主粮的三倍左右。以目前的生产情况,如果大豆自给自足,那么主粮将出现超过1亿吨的缺口。

  

  确立大豆进口政策的同时,国家在大豆贸易上也渐渐掌握了主动权。众所周知,自美国总统“懂王”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就开始了旷日持久的贸易“摩擦-谈判-摩擦”的循环。

  

  而美国几个农业州是“懂王”大选的重要票仓,因此2017年起,我国就逐渐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转向巴西、阿根廷等国,目的就是降低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去年签署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写明:农产品方面,中国在2017年基数之上,2020年自美采购和进口规模不少于125亿美元,2021年自美采购和进口规模不少于195亿美元。But农产品很多,是否从美国增加进口大豆、什么时候进口大豆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

  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出现了两个截然不然的画面:一边是多个国家宣布粮食出口禁令;另一边则是美国大豆丰收,但全球经济下滑需求低迷,农场主急于寻找买家出货。在此情景下,几乎我国每笔大豆采购新闻都能占据彭博、路透等美国主流媒体头条。可以说,我国采购货轮一入港,美国农场主们就箪食壶浆,喜迎金主。

  

  其实美国的“农业工业化”能够取得粮食出口的全球话语权,抛去转基因技术的争议不谈,其成功原因,既有中部平原地广人稀适合大农场模式的先天禀赋优势,也有高额补贴、科技应用、垄断经营的国家战略部署。它以300万农业人口生产了20亿人口的口粮,本身就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或许,中美两国多领域竞争的情况还将持续很长时间,粮食武器的运用也将长期在中美摩擦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保护好、发展好本国农业基本盘,发展优势作物出口,运用好国际贸易规则,反守为攻、反客为主,将是打赢这场粮食战争的决胜关键!

关于作者: 周易天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