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塔罗牌

包公断案歇后语

  中国有句歇后语说包公断包公断案歇后语案铁面无私,包公也就是包拯,是北宋历史上一位清正廉明、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清官。中国民间关于包拯的故事有各类艺术形式,比如说民间故事、古典名著、戏曲等等,这里头的包拯或许与历史上的并不一样。但他的身上凝聚着专制社会下老百姓对于清官的企盼,和对社会公正的向往,故而里面有许多大胆的情节。

  

  当包拯遇上皇帝家世,也就是狸猫换太子那一出时,也敢坚持对错。甚至在末了,还代替李后打皇帝,虽然打的是龙袍那也是前所未有。可见他的三口铡刀真真是上斩皇亲国戚、凤子龙孙,中斩贪官污吏、弄国奸臣,下斩土豪劣绅、泼皮无赖。可有一个人,却连包拯也不敢轻易铡,别说包拯这个人的实力强到皇帝都不敢惹。

  

  那便是柴文意,柴文意这个人可谓是丧尽天良,先杀害忠良杨家之子。又对边关守将杨家声和杨老妇人痛下狠手,挑断杨忠的舌头,逼自己的父亲自杀。然而别说包拯,就连皇帝都不能拿他怎么样,只能看着他嚣张离去。编者大概是觉着就这么放过恶人不好,还是给了一个大快人心的结局,让柴文意被天雷劈死。

  这不免让人有些疑惑,柴文意到底什么来头?包拯不敢铡他?为什么皇帝也都不敢惹他?竟还要特意安排个天雷的情节?其实观察以北宋为背景创作的故事、小说,又或是戏曲也好,大多出现姓柴的人都没那么简单。比如说水浒传里的柴进也是如此,普通人哪敢轻易收容刚杀了阎婆惜的宋江,他却敢。

  

  甚至放出狂言,称就算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他也敢藏在庄里。柴进与柴文意的嚣张是一类的,不同的只是一个用于义气,一个用于胡作非为。而他们之所以在北宋有如此优待,能安排如此嚣张的脾气,皆因他们的姓氏出身——后周皇族后裔柴家。历代亡国皇族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柴家却不一样,宋太祖赵匡胤为他们留下了一道“免死金牌”。

  

  赵匡胤是篡位得的北宋天下,他篡的便是后周柴家的位,起先他是郭威、柴荣手底下的将领。随着他们一路征战,战功卓著,地位也越来越高。当时可称得上是贤君良臣,可这种遗憾很快被打破了,因为郭威与柴荣接连去世。后周世宗柴荣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立下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

  本来他这壮志是有可能实现的,史学家都认为他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然而柴荣英年早逝,显德六年(959年)便离开了人世,享年39岁。柴荣的前三个儿子均被后汉隐帝所杀,这也是他与郭威一同发动兵变的原因。到他去世,他的四子也是最大的儿子柴宗训才七岁,柴荣遂托孤赵匡胤与范质、王溥等人。

  

  孤儿寡母,文质彬彬的宰相,手握重兵的禁军最高统帅,接下来的戏码如何不用想都知道。赵匡胤利用一出陈桥兵变称帝,逼迫后周恭帝柴宗训禅让,这才有了宋王朝。柴荣所剩的四个儿子柴宗训二十岁就去世了,柴熙让、柴熙谨不知所踪,柴熙诲被岳父卢琰收为养子又改名卢璇保了一命。

  当初柴荣对赵匡胤颇好,如今他的子孙落得这样的下场,赵匡胤大概也是心有不忍。决定从柴荣的孙辈开始真正优待,在他留下的三条遗训中,第一条便跟柴家有关。是这样写的: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柴家的后人,就算是犯了谋逆,最多也就狱中赐一个自尽。违背太祖遗训是大不敬,哪怕皇帝是赵光义一脉的也不行,且赵匡胤的最后一条是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一个天必殛之就能将北宋皇帝压得死死的,所以包拯斩不了柴文意,因为他的柴是柴荣的柴。

  参考资料:《宋论》、《送史》、《狸猫换太子》

关于作者: 周易天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