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颜
进入江西省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境内,迎面就是两棵巨大的老樟树。树下一位老人好奇地瞧着我,蛮有把握地问:“你,是来看桥的吧?”我点头。
是的,我要来看的武阳桥,是一座意义非凡的桥,一座注定要被载入中国革命史的桥。1934年10月8日,中央红军第九军团进行战略转移,作为首批出发部队来到武阳村,在当地村民的舍身相助下,通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座桥。
武阳桥,是武阳村连接绵江河两岸唯一的通道。只是,原来的那座桥已经不见了。关于那座桥的原来模样,我只在一张黑白的资料图片上看到过。那是一座简易的木板桥,全长110多米,宽仅有4米。13个木桥墩单薄地跨坐在河中央,20多块木板简陋地铺在桥墩上,和宽阔的水面以及岸边那棵巨大的老樟树比起来,它显得那样单薄。
故事来自老人的讲述。那时候是半夜,从福建长汀中复村赶过来的一万多名官兵来到这里,队伍后面是随时有可能追上来的敌军。仅凭小木桥那单薄的桥身,根本无法承受一支队伍的急行军。火把照亮了武阳村的夜空,红军战士的说话声、木桥板的吱嘎声,惊动了附近的村民。一些胆子大的村民循着火把和声响,好奇地来到绵江河边:“这是红军,是我们的军队呀。”了解到红军所面临的困难后,乡亲们拿出床板、木凳、布包、油桶等物品,用来拓宽加固桥面,帮助红军过河。
村民们没有犹豫,纷纷从家里搬来门板、仓板和床板。一位姓邹的老乡二话不说将一张崭新的婚床搬了出来。原来,他的儿子准备娶媳妇,按客家风俗打制了婚床,刚刚搬进家里没几天。住在不远处的一位老奶奶也过来瞧热闹,连忙颤巍巍地拉住红军战士的手说:“我家还有木料。”等大家跟着老奶奶去搬木料,才发现是老人准备后事的棺木。
一座更宽大的临时木板桥就这样搭起来了。可是,大部队过河时,桥身仍旧摇晃得厉害。村里上百名上了岁数的男人,纷纷跳进河中,站在桥身两侧,用身体顶着晃动的桥墩,用肩膀扛着不稳固的桥板,保证部队顺利过桥。还有的,竟让红军战士踩着自己的肩膀渡河。
这是一座坚强的人桥。十月的赣南,天气已经微寒,凌晨的河水浸漫身躯,凉意足以从皮肤沁入骨髓。可是,他们咬紧牙关,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腿站麻了,肩膀磨出泡了,有的人半个身体失去知觉,僵硬得不能挪动。但是没有人喊累喊苦,没有人退出人桥。他们只是深情地望着红军远去的方向,就像是送别自己的亲人。
许多年以后,当年的场景仍被亲历桥的成语者一遍一遍地讲述,他们讲到有人当完人桥后生病发烧,讲到一处木桩突然折断,把几个撑桥人的腿砸伤了,有人落下了终身残疾。但是,没有人流露出一丁点的悔意。苏区时期的瑞金人民,谁不是倾其所有地付出呢?据《瑞金县志》记载,当时全县集中新谷5万担,草鞋2万双,被毯3000条,菜干两万多斤送给红军,组织群众为红军运输谷子17万担。每一份物资、每一组数据的背后,都是跳动着的火热的心,都是逃离旧社会奔向新生活的渴盼。
再后来,多数的亲历者都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故事又经由下一代人的口中到处流传。他们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他们忘不掉也不应该忘掉祖辈的荣光。因为,一万多名红九军团的战士,是在武阳人的帮助下,顺利到达了对岸,开始二万五千里征途的。2017年夏天,一位空军少将来到武阳桥边,长久地驻足凝望,默然不语。少将是替父亲回来看望老桥的。他的父亲曾是红军第九军团的一位连长,当年便是从这里渡河踏上了长征之路。老父亲的心中,长久地埋藏着一个秘密:渡河前夕,武阳村有一位17岁的少年非要跟随部队当红军,连长便带上了他。可是后来,在一次战役的冲锋中,少年为保护连长,用身体将他扑倒,自己却被子弹击中头部而牺牲。他永远记得,少年牺牲前大喊的那一句:“保护连长!”
这就是武阳的好儿郎,那样无畏,那样勇敢,那样舍得自己的身家性命。当年,就在渡过这座桥的一万多人的红军队伍中,有七百多名是武阳的青壮年。他们,大多牺牲在湘江战役中。
更多的人来到这里,寻觅着当年红军渡河的踪迹。人们一遍一遍地探究着,一座用血肉之躯筑成的人桥,曾见证了军民之间怎样的鱼水深情?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乡亲,为何如此信任着这一支队伍?如今,时间已奉上了所有的答案。一座永生的桥,留下了太多值得深思、又无比朴素的真理。
(原标题《桥》)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