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星座情感

空城计的故事

  这是一座空城,司马懿心知肚明,他看破不说破,因此没有派一个士兵入城。如果司马懿派一个士兵入城,诸葛亮的“空城计”便露馅了,他也就不得不大举进攻,将诸葛亮生擒活捉。有人说,诸葛亮难道不是司马懿最大的对手吗,他最大的心愿难道不是消灭诸葛亮及其蜀军吗?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司马懿为何不派一个士兵入城?

  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还将司马懿打得丢盔卸甲,灰头土脸,尤其是上方谷差点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烧死。这一切得从司马懿的仕途之路说起。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他自幼聪明伶俐,还懂各种谋略。如他面对曹操的征召便采用了“欲擒故纵”的策略。公元201年,曹操听说司马懿非常有才能,于是派人请司马懿出山当官。如果换了其他人,很可能乐呵呵跑到许都,抢着当官。然而司马懿却拒绝了,还找了一个非常牵强的理由,告诉曹操使者自己有风痹症,行动不便,不能应聘。

  曹操不相信“老狐狸”司马懿的话,派人去看司马懿是否真有毛病。曹操特使来到司马懿家里,看到司马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如同真染上风痹一般。司马懿不愧为出色的“表演家”,空城计的故事骗过了曹操,在七十多岁的时候,他又装病骗过了曹操之孙曹爽。

  

  司马懿不想当官吗?恐怕并非如此,他从内心来讲,非常想当官,但是却没有第一时间出山当官,而是“待价而沽”,想当更大的官。因此司马懿采用了欲擒故纵的策略,在曹操第二次征召后,他便乖乖上任了。

  从司马懿出仕的经历可以看出,司马懿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考虑周全,做事情不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理解了司马懿此人的为人处世原则,咱们再看看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空城计”的做法,一清二楚。

  当时,司马懿倍道行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干掉孟达,平息叛乱,杀奔军事要地街亭。诸葛亮也察觉到街亭的重要性,考虑再三,派出“得意弟子”马谡,带领两万大军守街亭。

  

  然而由于马谡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参谋,放弃了有利地形,被司马懿大军击溃。司马懿在夺取街亭后,已经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带领大军直奔西城。蜀军大都出去执行任务了,诸葛亮身边已无兵无将。在一般人看来,诸葛亮此时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投降司马懿,保住自己的小命,第二个选择是逃跑,很可能会被司马懿魏兵追上,死路一条。

  这两个选择,诸葛亮哪个也都没选,他选择了最不可能的第三个选择,“守西城”,并且还是城门大开,大摆“空城计”。诸葛亮带着两个童子在城楼上坐着,令二十个老百姓在城门口扫地。司马懿看后,表面上疑虑重重,不知道诸葛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下令撤退。

  

  司马懿次子司马昭询问父亲:诸葛亮很可能无兵无将,现在只是虚张声势,为何莫名其妙退兵?司马懿回答道:诸葛亮生平谨慎,是不会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的,现在城门大开,必有埋伏,必须多加小心,还下令紧急撤退。

  仔细推敲,司马懿的这番话站不住脚,诸葛亮的西城里面是十面埋伏,还是无兵无将,只要司马懿派一支部队入城看看,便知晓。然而司马懿却武断拒绝了司马昭的建议,不说派一支小分队入城,连一个士兵都没派。

  因为司马懿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如果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便被干掉,那么曹魏也就不需要司马懿了,轻则剥夺司马懿的军队,重则要司马懿的小命。因此,即使司马懿明知诸葛亮虚张声势,他也不会入城,看破不说破,留下诸葛亮,也就是保全自己。当然诸葛亮也心知肚明,算准了司马懿不会派士兵入城。

  

  结语

  司马懿是一个非常的老狐狸,面对曹操的第一次征召,他装病拒绝了,第二次乖乖上任。司马懿往往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面对曹操征召是这样的,面对诸葛亮空城计,他还是改不了“欺诈”的性格,对亲儿子司马昭也没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是推脱说诸葛亮生平谨慎,不会冒险之类的“谎话”。

  司马懿知晓西城是一座空城,但是他为了自己及司马家族长期掌握曹魏大权,连一个士兵都没派,故意放走诸葛亮,和诸葛亮达成“共赢”的局面。诸葛亮也算准了司马懿看懂了自己的布置,因此铤而走险,大摆空城计,转危为安。

  空城计,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都心知肚明,都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结果。

  (本文参考《三国演义》)

关于作者: 周易天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