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夏天的陈小舒
暑假到了,亲子矛盾的高发期也来了。
前两天有条上热搜的新闻,一对夫妻把10岁儿子揪进了派出所,请警察把孩子抓起来,因为孩子偷了父母100元钱给同学买礼物。
绝大多数人站这对父母,认为这是合理的教育:
关于这个话题,我想到了另一件新闻,某小学生不写作业,被亲爸丢到太公坟地里反省,结果孩子真丢了:
这件事大家的观点很一致,都认为这绝对算“极端教育”:
但进警察局反省和去坟地反省,这两件事有本质的区别吗?其实并没有,它们大概率都会成为孩子的童年阴影。
而舆论觉得前者合理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被对待的呀!
“童年四大阴影”不就是:拿针管扎孩子的医生、收废品顺便拐孩子的老人、藏在黑暗角落里吃孩子的妖怪,再加上专抓不听话孩子的警察叔叔吗?
对于被“打大、吓唬大”的80/90后,规则和惩戒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
然而“看父母的脸色”乖巧行事,仅仅是一种不费力的成长方式罢了。孩子的世界非黑即白,太单纯,高压下孩子被磨平的安全感,一定会在以后的某个时刻显现、放大。
侥幸平安长大的我们,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拥有足够安全感的人吗?关于童年创伤,我很喜欢这段话:
“我们人类真的是一种适应能力超强的物种。自从有历史记录以来,我们就在不间断的战争,无数的天灾人祸,以及个人生活的暴力与背叛中,不断振作。
但创伤总会留下或大或小的痕迹,上至历史或文化上的伤痕,小至家族中世代相传的阴暗秘密。它们会在我们的心智和情感,我们体会愉快和亲密的能力,甚至在我们的身体和免疫系统中留下痕迹。”
——《身体从未忘记》
90年代中期,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防中心(CDC)曾开展过一项针对17500名成年人的“童年不良经历调查”(the ACE study),研究人员得到了两个令人震惊的结论。
第一点是,童年创伤非常非常普遍。
大多数受访者都是中产、受过大学教育(70%)、经济收入稳定的白人,然而只有1/3的受访者完全没有不良的童年经历,而28%的受访者在儿童时期受过身体虐待,而高达1/8的人在儿童时期,遭受过4种及以上的不良经历。
这项研究很好地证明了,原生家庭的“负面效应”,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深远。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最近上了多次热搜的“恐吓教育”,它是语言暴力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甚至有时是我们无心的语言习惯:
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来抓你了!
你要是不好好吃饭,下一顿就别吃了。
你如果不好好看书,我就去和幼儿园老师告状!
我妈妈经常对酒酒说,你再(怎么样),你妈妈不爱你了。每次我听到就会补充说,无论你怎么样,妈妈都爱你?。
我想“对事不对人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但是在孩子不听话,大人不知道该怎么说理的时候,还是会和习惯性地,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压制住ta。
确实,恐吓很管用。
不过,即便有家人会用这种“恐吓育儿”,只要我们不断向孩子强调,妈妈不喜欢的是这种行为,不是你,我相信孩子会选择向阳生长。每一个家庭里,总需要有一个能够给孩子坚定的爱和正确的导向的人。
恐吓会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各造成什么影响?吓唬孩子,真的管用吗?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你一些新思路。
先说说孩子在被吓唬、被恐吓、感到压力山大时,大脑会发生哪些变化。
别吓唬孩子了
这样做真的会让ta变傻!
你知道心惊胆战、伤痕累累的童年会让孩子发生什么变化吗?
简单来说就是,变傻、变得行为不端、变得不健康。
想象你是小李子,本来在森林里悠闲地散步,结果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头咆哮的黑熊!这时你大脑预设的“逃跑程序”就会瞬间开启——心脏开始砰砰跳、瞳孔扩张、大口喘气, 这时你的身体已经准备好了,要么和熊正面刚,进入战斗状态,要么跑回家藏起来。
可问题是,如果每个晚上你都会碰到熊,那会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呢?这套“逃跑程序”就会被一遍又一遍地激活, 你的身体会逐渐从“适应”,转变到“疲惫”状态; 它的功能会从“救命”转变到“损害健康”。
而这种反复的应激反应对孩子来说,更加敏感、效果更持久。因为孩子的的“逃跑程序”已经完全成熟了,但处理压力的“高速神经通路”额叶皮层还没“通车”呢(要等25岁左右才会完全发育成熟)。
所以孩子在害怕时,更容易被吓坏、吓哭、尖叫,他们会感到和成年人同等程度的压力,却不能像我们一样纾解压力。
童年时期持续的不良经历,不仅会影响孩子大脑结构和功能,还会影响他们正在发育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甚至还会影响基因的正常表达。
在童年不良经历调查中,有一半以上ACE得分﹥4的受试者(每获得一个关于创伤的肯定答案,记1分,得分范围为0-10分),在学生时代存在多项学习和行为问题,而童年没有经历过创伤的受试者,只有3%的人存在此类问题。
这项研究揭露了童年创伤更加残忍的一面——时间并不是解药。高ACE分数还与成年后更严重的工作失职、经济问题和更低的收入有关。
不仅如此,创伤还会影响人的精神和身体健康方面。ACE分数≥4的人,有66%的女性和35%的男性患有长期抑郁,相比之下,ACE得分为0的人这一比例仅为12%。
ACE分数还与一系列高危行为,如抽烟、酗酒、肥胖等,以及高危致死疾病,如心脏病、癌症等有关,持续的压力让身体付出了承重的代价,从童年持续到成年。
神经科学揭露了童年创伤的威力如此庞大的原因。童年时期遭受的不幸会影响大脑中负责快乐和奖赏的处理的区域伏隔膜, 它与”物质依赖”相关。
而被抑制的前额叶皮质,除了是控制及执行神经冲动的关键区域,它还会影响人的学习能力。
the ACE Study
一个需要减重的受试者解释了他肥胖的心理成因用:“我完全不是因为觉得饿、吃太多才变成大胖子的,只是肥胖的身体让我感到安全而已。从幼儿园起,我就经常被别的小朋友打,在我变胖后,就没有人敢打我了。”
让孩子尽可能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让孩子远离语言和身体暴力,真不是鸡汤。
但好消息是,即使经历创伤,爱依然是治愈一切的良药。ACE实验中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一位5岁的男孩是911事件的目击者,他亲眼看见一架客机撞向世贸双子塔,大火、消防员、从塔楼窗户掉落的人……然而这件惨烈的事件完全没有对他造成“心理创伤”,这是为什么呢?
看看他还原911场景的画:
塔楼周围,那个黑色的圆圈,是蹦床。他说:“这样人们从楼上跳下来的时候,就安全了。”
这个5岁的男孩,见证了恐怖的灾难,然而仅仅过了24小时,他就用想象力处理了悲剧,不可思议。
他的整个家庭幸运地在事件中毫发无损,他得以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继续成长,因此他能理解,目睹的灾难已经过去。
孩子应对灾难、创伤的方式通常取决于父母,父母保持平静镇定,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那么即使孩子经历了可怕的事,也大概率能够健康成长。
这就是父母情绪稳定的意义所在。父母不需要在某方面做得多么好,或者要为孩子做多少事,才称得上合格,更重要的是,不要做毁掉孩子而不自知的事,比如吓唬孩子,就已经是不给ta的未来添堵了。
为什么恐吓孩子
管用,但别用?
分两类来讨论。
// 童话故事:无限放大孩子的过失
有一本19世纪的绘本,叫《蓬头彼得Der Struwwelpeter》,它是副本量仅次于《格林童话》的德语儿童读物,被风靡地改编成电影、电视、音乐剧和漫画。书由心理医生Hoffmann创作,作为送给3岁儿子的圣诞礼物,马克·吐温还是这套书的译者之一。
《蓬头彼得》由10个关于习惯养成的警戒故事组成,可以说是恐吓教育的鼻祖,熊孩子启示录。
父母的爱作文100字
书的内容是这样的:小男孩喜欢啃大拇指,屡教不改,后来被剪刀手裁缝咔嚓!剪掉了他的拇指(剪刀手爱德华的原型)。
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告诉大人,他不想再喝难喝的汤了。五天后,他逐渐变得消瘦,最后饿死了。
下雨天不呆在家的孩子会被风吹走、虐待小狗会被咬到残疾、嘲笑小伙伴皮肤黑,会被丢墨水坛子里……故事的主角都是调皮的熊孩子,结局非死即伤,都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然而这些有年代感的,大人读了都瑟瑟发抖的故事,不就和“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来抓你了”是一个意思吗?
恐吓教育的精髓是,无限放大孩子的过失,“不吃饭就会饿死”、“啃手指头骨头会断”,用恐惧感代替惩戒,起到杀鸡儆猴、“忘不了”的心理威慑,来让孩子品行端正。
就像《蓬头彼得》的中文介绍词说的,“一本书换个好孩子”,恐吓故事确实是最短、平、快的育儿猛药了。
恐吓教育
问题在于这些故事,真的会成为孩子的童年阴影,这些也是我们曾经历过的,挥之不去的梦魇。
我小时候特别怕黑,一定要把被子捂得紧紧的,热得出汗也不把脚露出来,大半夜还会挤到隔壁爸妈床的中间去睡。原因是,我老觉得长发女怪会把我从床上拖走,是我在一部动画片里看到的,忘不了。
我们都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自信的人,但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第一步,应该是别随便制造恐惧呀。
// 特定职业:一种巧妙的“心理控制”
在很多孩子心里,威严的警察形象可怕极了,如果警察叔叔把我抓走了,他一定会对我“言行逼供”,打我骂我的,就像对待坏人一样。
说到底,这种臆想中的警察形象,是对孩子的威胁和心理控制,和抖音里凶神恶煞的坏叔叔没区别,虽然警察不会这样做。
在那些“送孩子进派出所”的视频里,我看见的是一个个哭得很惨,觉得天塌了,然后向父母乖乖认错误,保证不会“再干坏事”的孩子,以及欣慰的父母们。
偷窃当然不对,但送派出所难道不是一种过度教育吗?
就拿偷家里的钱这件事来说,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小时候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当时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我们现在“变好了”?
在不流行把娃送派出所介绍深刻教育的二三十年前,最有代表性的做法是:把孩子暴打一段,说ta是小偷,打了就长记性了。
“送孩子去派出所”这件事,其实是一种推卸责任,归咎给孩子,让孩子去补救的做法,和“你成绩不好,让妈妈伤透了心”是一个道理,孩子此时此刻会调整行为,迎合父母,但并不是处于本意,只是强权下的妥协罢了,“不认错是要被关小黑屋的!”。
同时,童年时不被理解的需求,被父母“推出去”,学认错,一个人去面对困难的无助感,孩子们会深深记住,并内化为“我不够好、父母不爱我”,而这一切并不能用“爸爸妈妈是为了你好”来弥补。
恐吓教育
孩子还很有可能“记仇”。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在回忆童年时,经常是能轻松想起一些不愉快的片段,比如一次大庭广众下的暴打,一次冰冷严厉的责备?
有次我爸想“治”我怕毛毛虫的毛病,居然说要抓一只虫子放我手上!我只记得,那时我哭得很惨,几乎是瑟瑟发抖的程度,然后很长时间都没原谅他。而长大再讲给他听时,我爸说完全不记得了……
原因是,记住一段糟糕的回忆,让它挥之不去,是人类的进化本能。恐惧和悲伤等“负面情绪”会引发大脑中与记忆相关的部分活动增加,身体会记住这种感觉,希望它别再发生。
所以这类记忆会比“快乐或中性的回忆”保存得更详细、更持久。
一些吓唬孩子的“小事”,对孩子而言,就是天大的事。
但即使是我们这一辈的父母,也有模范例子,不上纲上线,蹲下身来,就事论事地谈物权,和孩子讨论偷钱的后果是什么?谈解决方法:
看上去结果都一样,但经历暴打、或者被送进派出所的孩子,内心一定绝望的,还有可能演变成“狼来了”的故事——孩子下一次犯错又怎么办呢?送法院吗?
“送孩子进派出所”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弊端是,破坏了孩子对警察、医生等重要职业的信任。
“以后遇到危险千万别去找警察叔叔,他会把我抓起来的”,“医生好可怕,会用尖尖的针头扎我,好痛!”。包括很多大人直到现在去警察局办事,“还是会有一点恐惧和紧张”。
之前有个新闻,一个民警碰到了个走丢了的小朋友,孩子把警察推开,不停地念叨着“不要,不要”,哭了半小时,根本不相信警察是“好人”。
这种失去信任的结果,就是对“再哭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起来”最好的回怼。
△警察叔叔很忙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安全,别再用警察叔叔/医生/坏叔叔吓唬孩子了。
写这篇文章,不是要上纲上线,夸大“吓唬孩子”的负作用,只是希望带来一些思考,作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可以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一点点地做得更好?
前几天有个话题很火,做父母需不需要资格考试?我很赞同杨千嬅的观点:
父母对子女最重要的是爱,而非资格。怎么冲奶粉、什么时候该吃辅食,这些“知识储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点是,对孩子持之以恒的爱和责任心。
和孩子一起犯错,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不居高临下地谈共情,这才是对父母最宝贵的品质,也是孩子经历挫折时,那个“蹦床”的存在。
吓唬孩子管用,但请别用了。
参考资料:
[1]童年创伤如何影响一生健康,https://www.ted.com/talks/nadine_burke_harris_how_childhood_trauma_affects_health_across_a_lifetime/transcript?language=zh-TW#t-617842
[2] 身体从未忘记,Bessel van der Kolk MD,2016.
[3] Why Are Kids Easily Scared: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