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之子:胡刚毅
——为胡刚毅诗集《每个人都是一棵走动的树》说几句话
袁鹰
谁是井冈之子?
广义地说,凡是在井冈山出生、成长,凡是在井冈山地区生活、工作、战斗过的男儿,都能自己或被别人称作井冈之子,那是没有疑义的。
狭义地说,可能只有那些为井冈山流过血水、汗水和泪水的,那些将自己全部生命融入井冈山一草一木的人,才有资格担当这四个字而无愧色。
我以为,胡刚毅是属于后者。
胡刚毅生活照
他的双亲,是五十年代后期第一批响应党的号召从家乡湖南上山的青年建设者,把青春和一腔热血洒在这片红土地上。用现在的名词,就是青年志愿者。刚毅是迎着井冈山上绽开的红杜鹃诞生,喝着井冈山清清的溪水长大的。井冈山生他、养他、哺育他、磨炼他、充实他,催发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井冈山之子。
从1960年至今,我有幸四上井冈山。1991年第三次才同刚毅认识,从此结成忘年交。用“忘年交”这个词未免有点倚老卖老,却是实情。我1960年第一次上山,刚毅尚未出世。十年以来,每次想起井冈山,我立即想起一个清癯精干又热情如火的身影。在我的记忆里,他的形象,似乎应该嵌在满山苍松翠竹、淙淙瀑布和五彩杜鹃丛中,才是最合适、最贴切的位置。不时读到刚毅作为井冈山一个宣传工作者为报纸所写的通讯报道,又读到他写井冈山和其他内容的诗篇,这种印象就更加强烈。他的青春年华、他的喜怒哀乐、他的聪明才智,都化作一丝一缕诗情,全织进井冈山这幅绚丽斑斓的彩色画卷中,浑然一体,难以分开。没有井冈山就没有胡刚毅。刚毅若不是在井冈山,而是在衡阳故乡,在长沙、南昌、武汉或是别的地方,他也会发光,也会在诗歌或者其他方面体现自身的价值,但绝对写不出这本诗集。
刚毅的诗,充溢灵气,而其灵动正源于对大自然万物的爱的深沉和执着追求。读他的诗,无论是春风春景、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还是日月星辰、大河小溪、泥土枯树、飞花彩蝶,无不入境去俗,叫人魂逐飞蓬,长歌不已。我只想说,刚毅的诗是爱的心灵烛照,其思辩的感悟之语,即如小草吧,却也少不了那份清纯。
写到这里,窗外细雨绵绵,身上似乎有些寒意了。这时,刚毅的电话恰巧来了,听着他那熟悉的声音,忽又蒙上着一层亲切。与刚毅交往十多年了,论为人,他真诚纯乎自然,是属于远离世俗的淡然的那一种。谈起这一点,我想起他写的《牛》的诗句——
憨厚的朋友
诚实的伙伴
瞳仁永远映着
赭黄的泥土和人
又如他的诗《捷径》:
他因为他的聪明
失去了她
我因为我的笨傻
获得了爱
小溪穿山绕涧是他么
从悬崖上跌落下来成为瀑布
是我么?
胡刚毅生活照
然而,我的意思似乎还未完全表达,应该说,刚毅恰如一片红枫叶,虽然并非浑然通红,但是在心里,在深秋,繁霜降临,在树木多半凋零时,在黄与绿的斑驳中,这枫叶,以绯红的亮色而映照心界。十多年了,我只记着这位年轻朋友的真挚、热诚和刚正以及他那美好的心灵 。
刚毅的目光关注现实社会,他执着地追索人生的真谛。
你想甜蜜一生吗?
向甘蔗学习吧!
袁鹰的作品走一条向上的陡峭路
……
一颗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心跃然纸上。他也常陷入沉思的痛苦之中,刚正、耿直、嫉恶如仇的性格,使他被冷酷的现实撞得遍体鳞伤。从《小人像稗草躲在稻禾中间》等诗中,他对正义与邪恶交锋的胜者给予希望,又表达了忧虑:
稗草的生命力比稻草强二十倍
又如《荷花的故事》的诗句:
谣言啊
是一颗颗邪恶的种子
人们的心啊
是它肥沃的土壤么?
饱含悲愤之情,是血与泪的控诉。他诗情的灵感如满天繁星,对现实生活有失望、有遗憾,但更多的是热爱,是对真、美、善的追求。正是这些,使他的诗作处处闪烁着对大自然、对人类、对生命、对爱的深情。
刚毅第二本诗集由《诗刊》社编辑出版(第一本诗集为《生命与大海》),我为他高兴。刚毅诗如其人,清新自然、含蓄不露、朴实无华,却蕴藏着质朴、自然、深沉的美。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状物写人,设巧精构,雅意深笃。他摒弃那些内容和立意上脱离时代、脱离群众,语言和手法上晦涩离奇、故弄玄虚的诗,走一条清新、健康、明朗的创作道路。
这正是井冈山的风格,井冈山的气质,井冈山的美。
刚毅还年青,《每个人都是一棵走动的树》这是他风华岁月的一段心语。四十三岁后的他该会如何呢?他的情感,他的言语,他思辩的头脑还会采用什么方式去表达呢?这该是我大欢喜地等待的了。
胡刚毅生活照
刚毅将他这本诗集定名为《每个人都是一棵走动的树》,自有他的寓意,他的企盼,他的追求。他是一条小溪,百转千回,走出深山幽涧,流进波涛汹涌的江河,最后奔向广袤浩淼的大海。井冈山是他的故乡,大海是他的归宿。他有过这样的诗句:
思想泅入江河激流
化作一尾鱼
到深水里静静倾听涛声
踩着江河的脚印走去
大海就在前方
这里的思想感情是纯净的,语言是朴实的,没有壮志豪情、惊涛骇浪,有的是真诚和深邃。他只把自己“化作一尾鱼”,即使是小小一尾鱼,只要认定目标,一步一步往前游,一样可以游进进大海,不管大海有多远。即使小小的山泉,只要最终汇入大海,就得到了永恒的生命。
(注:袁鹰,著名作家,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人民文学》编委、《散文世界》主编等。)
左为江子,右为胡刚毅
山的歌者
江 子
初识刚毅以前,以为他人必如其名,是手拿铁板唱大风的山东大汉,表情必凛然而有力。及见面,却是一张年轮滚过的脸上,充满童话的光感,和少僧般的忧愁,像经年染黄的宣纸上的水墨画,走笔处,墨色新鲜如初,山水烟云,风土天色,灵光涌动。
那是诗歌的灵光。
刚毅写诗十余年了,是个虔诚的诗爱者。他生在井冈山,长在井冈山,工作在井冈山,他的身心饱受井冈山的濡染和滋润。他选择了诗歌与这座名闻遐迩的集历史风骨与自然妩媚于一身的山,进行生命和灵魂的对话。或者说,他是以井冈山为创作“母体”来展开他对历史、人生的思考和大美的追求的。他是井冈山的歌者。
五百里井冈山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雄峙于天地之间。她是历史的掌上托起的一块不朽的骨头。摇篮和圣地,是苦难的涅槃,中以血为墨泼写的宏章和华歌。
胡刚毅生活照
刚毅对井冈精神的传承和思索化为诗歌,就有了《井冈路》、《纪念碑》等篇什。他的朴素如柴垛的诗句,透示出诗人对井冈精神的热情讴歌和赞颂,以及对历史本身的追问,饱含了火焰的热量。同时,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井冈山,是一座充满灵气的自然生命体,山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蕴藏了生命的精气。生长在井冈山上的刚毅,如一个通体透明的孩子,以对大山的满腔热爱、敏锐多感的心灵和独特的诗眼去感悟井冈山,山上的一切在他眼中一如活物。在他的诗中,山上的“夏天是个稚童/整天拼写绿叶的字母”(《山中四季》),山妹子的“眼睛黑亮/黑漆漆如两枚山果/小伙都想去采摘/山泉也爱搂她的笑靥”(《钟情》),山汉子的“肩胛是岩石的兄弟/而他比岩石更年轻”(《他比岩石更年轻》),山中的小溪“偎着身旁的岩石/唧唧细语”(《小溪》)。字字似珍珠,句句如溪水,篇篇成水墨。他的诗,清新透明,不染纤尘。
刚毅的诗还描述自然、童年、亲情,如他的叙事诗《写给长眠九泉的妹妹》,写得情真意切,哀婉动人;他的《永远的辫子》,由一条辫子引发对少年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还有《荷花妹妹》,通过对荷花背景描摹,使一个山里女子的美和凄丽的命运跃然纸上,感人至深。刚毅通过井冈山写历史、写生命、写人生、写自然……
他是一个山的歌者,总是在星星密聚、残月斜挂的夜晚,用山泉洗润的嗓音,满含惆怅地歌唱。
刚毅的诗是山皱褶里的一朵山花,拂过山花上的一缕山风,是山风轻拂的山泉。泉水中,是宁静如处子的净石,是照过流水的月光,是月光在树叶上流泻的轻响,宛如竹笛在水边的独奏。他的诗几乎不经雕饰。他是那种没有化过妆的歌手,在宁静的山谷唱着心中的歌,如同天籁的歌声,在山间激起生命深处的回响。
当然,如果苛求刚毅,他的诗还存在不足:有的诗没有给我们的灵魂以撞击的隐痛,少了些雄浑大气……刚毅是个刻苦的写诗者和虔诚的诗爱者。只要爱诗,只要刻苦,是不难克服这些的。“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刚毅没有与人争胜的功利,也就没有挺住的艰难和悲愤。诗歌于他不是武器,而是横在嘴上的一支竹笛,他在诗中其乐陶陶。唯诗歌在他心中的不朽,一如烛照,一如他心中永远的辫子!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胡刚毅生活照
穿越峡谷的生命之流的歌吟
——读胡刚毅的诗
张细珍
君不见那穿山越谷的一道清流,如何流动飞扬成各色音符。它时而顺势而流,潺潺清唱;时而转入幽泉,低吟浅咏;时而化作飞瀑,豪情万丈;时而积水成潭,转入深沉,尔后又涌流开来。它沿途摄下山的巍峨和岩的峥嵘、树的风骨和竹的秀姿、草的葱茏和花的嫣红,还有那山中精灵般的生灵的各色剪影,而且一概融注在自己走经的岁月的且歌且吟中,直至奔向远方的苍茫大海。
早在80年代初,胡刚毅就开始了诗歌创作,已在诗歌的崎岖山道上攀援求索了二十多年。大学时代,他就迷上了诗,他常说:“诗使人灵巧,诗使人高尚。”常常揣一本笔记本到图书馆,在诗歌的百花园里,做一只辛勤的蜜蜂。他与本地诗友黄晓园、王俊杰、刘光明、夏斌斌、贺小林、罗启晁等先后成立“挹翠湖诗社”、“云杉”文学社、“星期六诗刊”,结交多方诗友,反复切磋诗艺,相互促进提高。他认为,生活中处处有诗,处处有艺术的金矿,“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诗歌创作中,他坚决摒 弃虚伪、轻佻、哗众取宠,他把诗看作是一种灵气的流动,是时空的抽象,多部主题的融合与意境的交汇,并努力追求诗的思想美、含蓄美、构思美、节奏美,坚定地走清新、明朗、健康的创作道路。
读胡刚毅的诗,总能于其诗中感到一股涌动流淌的蓬勃劲健而不乏内敛节制的生命激情与诗情,从而使人不由产生这样的印象与联想:犹似遥听那穿越峡谷的生命之流的歌吟。诗人在其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发表诗作800多篇,上了《诗刊》、入了《诗选刊》,并结集出版了诗集《生命与大海》。最近又有诗作入选《2007中国年度诗歌》、《2007中国诗歌精选》、《2007中国诗歌年选》、《中国新诗白皮书(1999—2002年)》和《中国诗选》,曾获江西省第五届谷雨文学奖等多种奖项,2007年,又光荣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并有散文入选《散文选刊》、《江西现当代散文选评》、《江西散文集(十周年)》等。他创作之势仍旺,还时有新作问世,只缘笔下心间自有那源头活水来……
通观细览其诗集《生命与大海》及其新作,似多为现代咏物诗。心怡自然或许与他生长于并热爱着的井冈山这“天地大块好文章”有着息息关联,但更多的应是诗人的天性使然。
胡刚毅生活照
诗人的心总是敏悟、灵逸的,他们惯于在自然山水中贴近并倾听生命,诗便恰似其心泉里流出的晃动着天光云影的一汪清水。自古以来,自然山水是诗人的灵魂所向、精神去所。山山水水、草木虫鱼等,在诗人笔下无不入诗入画:寄情山水者笔下的自然或豪情万丈,或愁云惨雾,或风淡云清,或幽峭超拔。陶渊明的无我之境,王维的诗画境界,柳宗元的山水美学,八大山人的兀然艺境,感物于灵府的诗美传统源远流长。然则,较之古典咏物诗的注重意境神韵美,胡刚毅的诗在承袭了传统的山水意象之外,又赋予自然以现代的意韵与格调。在其笔下自然是生命的诗性感召,生命是自然的活的语言。山水物象附着于生命意识,实现与现代感性的融合,泛出艺术的灵性之光。
自然唤醒了诗人的内在感觉,内在感觉随即又于自然中捕捉意象,意象的产生使得语言复活,这便成了诗。这一过程,即是自然以诗的名义赐给生命以语言的过程。胡氏的咏物诗便表现出这样的生成过程和表现特点。那蝉是“夏天小小的短笛/被一棵棵树/含在绿叶的口里/不歇气地吹”(《蝉》)。想像灵动自然,语言妙趣盎然,充满内在的乐感。某种意义上,自然就是感觉的天然氧吧,意象则是感觉的皮肤与姿势。你看那春雨中爆出的笋尖似“在地下关押了/仿佛一个世纪终于/尖尖的小嘴/噙住一滴春雨。霎时/解了一冬的渴。”(《笋》)而这憨态可掬的含露笋尖,也似给我们读者干渴已久的心解了渴。作者长于一组组意象的置换组合,以排比、对比、递比的句式群形成一种内蓄的势,在诗绪上逐层推进,总能于结尾处留一记回响、一阵悸动、一瓣馨香、一抹会意的笑。如“太阳里面隐藏乌云/……大海里面隐藏暗礁/我的爱里隐藏着一根刺。那是/一种一生也拔不出的揪心的疼痛。”(《疼痛》);《毛栗子》则将太阳与毛栗子这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意象并置,寻找出其中神秘的血缘关联,进行巧妙的联想对比,生出一种独特而陌生的况味。其实,意象本身就是在创造一种陌生语象的同时,又打破语言的隔阂而沟通人类共通的感觉。意象之意,于此存焉。在其诗中经常出现乌云和太阳这样一组意象,而乌云的阴沉与太阳的炙热对比暗示着黑暗与光明,这蕴含了生长于井冈山这块革命摇篮地的诗人的一颗充满理想激情的奔突的心魂,同时也蕴合着一种充满矛盾冲突的情绪、心理、性格,更喻示着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唐弢在评论艾青诗中的太阳意象时如是说:“每个人的一生,不论聪明还是愚蠢,不论是幸福还是不幸,只要他一离开母体,就睁着眼睛寻找光明。”我想对于胡刚毅的诗也可如是理解吧!
若说这类咏物诗主要停驻的是诗人的真性与真情,那另一些咏物诗则又透出了诗人对“象外之象”的智性的想像与构想之光,从而哲思也成其咏物诗的另一特征。向来,诗以情胜,情是诗的灵魂。其实,诗不仅是诗人生命情感、瞬间灵感的显现,也是其智性的思辩中体现出来的思维与形式妙合所闪射的神光。而以诗写理,便更多地需要一种理性或抽象的想像力,在幻想中追求一种思想的真实,同时思想又赋予语言以张力。如“一只蓝蜻蜓死了/死在透明的玻璃窗前/……撞在一堵比墙还坚硬冰冷的玻璃上/撞在一面比乌云还具有欺骗性的玻璃上/……/她死了,阖不上的大大的蓝眼睛/仍痴痴地望着蜜桃般甜美的天空……”(《一只蓝蜻蜒死了》)诗中流溢出一种明质而凝重的阴愁与凄哀。其实,人又往往何尝不像那只蓝蜻蜓,渴慕自由的心灵往往会被一种虚假的标榜自由的心狱禁锢了自由,只是这心狱不仅是外面的玻璃,更是自己心造的幻影。又如《秘诀》,由一根沿着笔直树干向上攀爬的藤蔓联想到那树顶挂着的一朵朵“喇叭花/向四下里/广播它成功的秘诀”,以此来隐喻嘲讽现实中走“捷径”的投机钻营者。作者咏物诗的抽象哲思性还表现在另一类“反弹琵琶”式的诗上。所谓“反弹琵琶”只不过是换位逆向思维的一种形象比喻。如反咏式的《翠鸟》,翠鸟是“美的精灵”,有着“独一无二的碧翠”,“胃囊里却装着饕餮,尖尖的长喙/一次次啄破鱼塘的平静/明镜碎了/堆一泓玻璃屑扎伤了谁?”感性的意象与理性的想象巧妙缝合。《象棋》则一反惯常的拥帅为主的说法,讥讽“整个棋盘上/至高无上的主帅活得最窝囊”,“它的生命成了大家的共同的负担/胜了不是它的功劳/输了许是一种解脱?”目光犀利,见解独到。其实,任何深层的真义都隐藏在浅层的表象之下,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洞察力。某种意义上,“反弹琵琶”是一种思维美学,可产生一种增殖的诗味。当然,这首先得弹得好。
我们这位诗人的咏物诗,与其它咏物诗的显著不同之处,还在于它是以革命历史名山——井冈山作背景,从而其作得这神奇红土地之感应而作品内容、风格与情致“皆象其气,皆应其类”。诗中总映衬出红色的底色,点染着历史的烟云,总会流露出革命的豪情激情、历史的沧桑变幻及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山民的悠悠深情。这集中表现在《井冈路》一辑中,如《井冈路》、《一棵青松》、《石磨》、《井》以及《山中岁月》、《山里人》等系列组诗。诗人似这土地上的一个行吟歌手,用略带岁月磨砂的嗓音唱着心中不息的祈盼与真情,随着那《山里人的目光》,延伸如一弯溪水,穿越群山峡谷,“走出山外/成为了河/成为了江/成为了大海的一片碧绿的/奔涌不息的浪波。”
不仅咏物诗,胡刚毅的叙事诗、口语诗也写得别有韵味。从诗人的创作自白中,我们知道他开始写诗时就对叙事诗感到兴趣,并饶有兴味的作了些尝试,后部分近作中更自觉地实现着由纯粹的抒情向叙述、描述的转向。这与九十年代先锋诗歌中出现的一种“叙事诗学”、“口语诗学”遥相呼应:改变诗人的身份功能,使其抒情者身份与叙述者身份间离错开,从而在更广阔的精神空间延伸着探索的触角;修正诗歌与现实、自我的关系,将叙事楔入诗歌,使诗歌由私人的独语走向外在的公众话语成为可能。
叙事诗模糊诗歌边界,拓展了诗歌创作的更多维度。这是诗歌文体上的一次自由的舒展,也为诗歌的语言争取了更多言说空间,而此种言说方式本身便具有一种美学意义,是另一种诗性空间的构筑。胡刚毅的叙事诗或回忆旧事,或素描人物,叙事是其形式,骨子里仍是抒情,叙事也是诗性的叙事。诗人的心对生命时间的流逝较常人总是多一些情感的逗留,对初恋的留念永远是诗人心中的那块绿茵地。纯真年代的记忆便是心中不熄的梦想,而诗便是梦的足音,你总能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与它温柔的相遇。《赴梅子之约》也即赴爱情之约,“青青的梅子酸麻了牙酸透了心/对你的痴情谁念起/口中生津不再干渴?”清丽欢快的拍子叙述了一个略带羞怯、又含有渴盼与梦想的初恋故事。羞涩是美的,在其底下的柔情更美。诗人从个人私语的情感场域中退出,进入生活中他人的故事,并由此发觉其中温馨朴素的诗意。那《夏日的女孩》“萌生了一个单纯的梦/去小河边洗一次澡/而她的足迹/不敢烙上河岸/一个脚窝/盛一汪盈盈的委屈/望着河中鸭子/泥鳅般的男孩/小女孩夜夜闷得睡不着/转过来转过去”。少男少女初次萌动时的羞怯、忸怩与惶惑、迷乱的心情被描述得乖巧伶俐、动人可爱。或沉入记忆的深处,打捞岁月的碎片。曾为了心中那条剪去的长辫子,“我的心里下了一场雪/下了一场人生最大的雪”,初恋的种子如深埋心底的青果没敢摘,多年以后,这“金镂玉刻了我的记忆!/可你忘了……”诗人以其平静而透明的叙述语调于记忆的皱褶处咀嚼着心灵的忧伤与惆怅。那《永远的辫子》是一个人记忆深处古老而怀旧的梦,因隔着一段时间的距离而显得美幻迷朦,又因其易醒易逝,更让人心生凄哀。想必,梦终究是梦,做得多了难免伤怀。另外,以诗歌的形式进行人物素描也是其写作的另一可贵尝试。诗歌转入口语的、日常的、生活化的、细节的、人性叙述,由对日常生活的感触出发,将诗性的笔触深入到平凡的小人小物中,如《王三根,孤独的人》、《一个村民的死》,在他们身上发掘生命的温情与存在的诗意。或将悲悯的笔触深入生活的暗区,如《荷花的故事》以诗之温情的微光照彻死亡的阴影。
胡刚毅生活照
诗人近作中还有些“口语诗”,以其口语化的日常写作为特点,语言较抒情咏物诗更显轻松、简洁、平实而未遭重负。它褪去了激情理想的色彩,从身边的事物中去发现诗句。它拒绝隐喻、象征与意象化,而不惜用琐屑的叙说关注零碎的生活。如由《一辆货车突然坏在路上》所引起的冗长的堵车,联想到“一条路像被打中了七寸的蛇瘫了”,通过聚焦于司机内心的抱怨、愤怒、无奈、失望,表达了诗人对烦闷、平庸、无聊生活的反讽与嘲笑。有时,一次偶然的事件便可引发诗人的联想与感慨,如《冷不防被溅一身污水》由日常行路中一个不经意的小意外,联想到”生活中/我也常常被人冷不防被溅一身污水/而大笑的司机、小姐常常不是陌路人。”表达了诗人在生活中的一种尴尬懊恼之情,转而又反观反思之意。《周末,我能给谁打电话》则以自言自语的方式抒发了周末无人要陪消遣的无聊烦闷,深层是对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隔膜乃至封闭的感慨。其实,不仅人与人之间隔着一堵墙,人与自然之间又何尝不是?而这堵墙是由于人对自然的肆意践踏造成的,《我要拨打一些被人遗忘的电话号码》一诗,便体现了诗人现代性的生态意识及对整个人类家园的守护关切之情。
如果说诗是人类心灵共振的舞蹈,那只是其中的一面;另一面,诗与现实存在着“不协调”的关系,即诗歌使生活的真相败露,使现实在它面前相形见绌,而口语诗便是以其口语化的写作方式介入生活,逆向反衬诗性之光。只是口语诗也易因其过于贴近现实的地表而滑人情感缺失的歧路,由此导致飘忽灵动诗意与丰富细腻诗感的淡漠,甚至背离诗的本义,陷入日常“絮叨”的泥淖中,作无聊的词语堆砌。想必,我们的诗人不只有着对前者的重视,也有着对后者的警觉。
著名作家、诗人袁鹰称刚毅同志:“文如其人,朴实无华,含蓄不露、精构巧设、雅意深笃。”他正朝着这一目标和创作风格不懈追求。他把青春韶华和卓越才智,化作缕缕诗情,整个融入圣地井冈的宏伟画卷。2001年元月他走下井冈山,来到井冈山脚下新设立的青原区,又开始了新的征程。诗人常常以一条从山里淌出的小溪自许,这是一条不甘寂寞、酷爱奔流、脚步永不停息的山溪,它的最终追求与归宿,是奔向浩淼壮观的永恒的大海,只有不停地奔流,生命才能溅出一朵朵绚丽的浪花。他在诗作《沉思》中写道:“思想泅入江河/化作一尾鱼/到水里静静倾听涛声/踩着江河的脚印走去/大海就在前方……”
(发表于《诗刊》主编的“品牌图书”、“金马车文库”诗集,长征出版社)
右一为龚奎林
日常生活的诗性追求
——胡刚毅诗歌论
龚奎林
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认为当下社会正进入视觉文化的读图时代,詹姆逊也认为整个文化正在经历从以语言为中心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的革命性的变化,以视觉为中心的大众文化开始改变人们的经验感受和思维想象方式。而这种读图时代下的大众文化又和世俗生活的生存焦虑合谋,共同消解我们的激情,改变着个体对世界、对生活、对经验的认知和理解。于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的我们不得不经受生存体验的磨砺和意义激情的消解,在日常生活中寻求世俗的粗鄙性和人生艰难的挣扎性,精致的抒情在现代性图景的植入下早已成为历史的碎片。但是,在缺少抒情与诗意的当下,却依然有许多作家诗人用自己的独立文体穿透生活的睫毛,抒发着早已久违的诗意情感和诗性想像。而江西诗人胡刚毅无疑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用健朗俊爽的语言、纯净拙朴的意象唱出了优美抒情的歌,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诗选刊》等报刊发表诗歌多首,出版诗集《生命与大海》、《每个人都是一棵走动的树》等。总体而言,其诗灵动清纯、清新俊逸,富有哲理和意趣,呈现出诗人对人生、对生活、对自然万物、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
刘勰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人受到外物的刺激,便产生情感,于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大序》),通过诗歌语言歌咏出这种情感。胡刚毅就是在井冈山这块红土绿山碧水下成长,红土的坚韧、绿山的盈翠、碧水的柔美培养了他的诗情,仁者乐山、智者乐山,在山水与大地的庇荫下,他把自然万物、春夏秋冬的性格糅合在诗歌的主体情绪和叙述对象中,写了不少美丽的抒情诗,蜜蜂、树木、江河、春天、星星、菊花、鸟鸣、河流、大地、太阳、风、种子等宇宙万物成为诗人五光十色的诗歌意象元素。可以说,诗人胡刚毅把时间、空间、生活、物质、情绪等以诗性的语言调动起来,以凝炼的诗行呈现出含蓄、朴实、委婉而又千姿百态的优美情感和瞬间感受。于是,诗中的自然万物也成为人格化的爱的心灵烛照,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在诗性追求中则变得更加灵性,凸显出哲思的智慧。《一棵树的故事》表面上以拟人、象征手法描写一棵树的成长,实质上则是对几千年繁衍传承的中华民族的抒写,无论血雨风霜,无论严寒酷暑,树都坚强的生存在旷野之中:“树皮封存的圈圈密纹的年轮里/记载了家庭一部沉重的编年史”,它一种哲理的暗示表达了诗人追寻民族之根的虔诚。诗人以自己细腻的笔触、诗性的语言攫取日常生活每一个细节,《云》、《一声鸟鸣》、《丈量》、《掏出》、《呼吸》、《芦苇扫帚》、《炊烟》、等诗都通过具象化的动作呈现戏剧性处境,进而在日常生活的卑微处呈现诗意的哲思。《每个人都是一棵走动的树》更是尽情地抒发灵动飞扬、充满个性的个体,以一种青春的激情歌唱爱情的坚贞和人生的欢畅:“每棵树都是歌唱家,当爱之唇如唱针/吻上内心的唱片,春天就来临了”,读着此诗总让人想起舒婷的《致橡树》。而作者也在《小人像稗草躲在稻禾中间》、《荷花的故事》等诗中把人性的丑恶暴露的一览无遗,尤其是对“小人”与“谣言”进行了控诉,呈现出诗歌主体刚正、耿直、嫉恶如仇的性格。因此,《水啊水》、《菊》、《牛》、《会飞的花》、《在花的河流上》、《梅》等诗歌中诗人既对那种懦弱与不屑进行了批判,也对那憨厚负重的牛与蜜蜂、那挺拔的不畏寒潮的水意象以及梅花等进行了赞颂,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吗?可以说,胡刚毅热爱自己的生活和诗歌,以诗歌的形式去建构现实生活和世俗人生中的喜怒哀乐等,并把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融入诗歌的创作中,并在思维的转化中进行意象和细节的黏合,进而在事物、景象与人性的类比中穿透哲理意识和悟道韵味,使文本成为传载诗人自身感情的理想寄托。
胡刚毅生活照
对爱恋的赞颂和对朋友的思念是诗人创作的一个主要方向。诚然,中国几千年来的的诗歌创作核心就是爱恋,无论是上古的《诗经》还是当代舒婷的《致橡树》,爱情作为人类最为幸福的核心,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与图腾,而且还形成了一种爱情书写的模式,那就是以一种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爱情。诗人胡刚毅也喜欢抒写爱情,但他的抒写与直抒胸臆的传统书写不一样,他往往通过具象化的固态方式和活泼灵动的细节描写作为载体来传递、来类比爱情的美和恋爱的微妙心态。例如《搭乘一辆春天的滑滑车》“驶向雪花飘飞的爱情终点站”,而《土拨鼠》则以一种比喻的修辞传递出爱情的羞涩与颤动,诗人通过具象化的土拨鼠的细节描绘,栩栩如生般的表达了爱情甜蜜时的微妙的复杂心境。而他的《冰》、《打铁》、《小植物要破土而出》等都是通过如此细腻之笔传递出爱情的微妙之态。《一种火》(《诗刊》2009年1期)更是传递出一种艰辛的责任与爱的承诺,诗人首先亮出观点:“爱,真累真苦真难啊!”接着通过煤矿工人艰辛的挖煤过程向读者展示出这些工人为了家人的美好生活及对家人的爱而努力工作的执着:“拖上一筐黑黑的煤/交给一双黑黑的眼睛/去点燃一种火/取暖一辈子/这种火熄灭的灰烬里/就诞生了哎的果!”这种“火”无疑就是“爱”之火,对亲人的爱、对家人的爱、对妻子的爱,这就是煤矿工人冒着危险辛苦工作的一种责任与义务,诗人表达出对挖煤工人坚守爱的责任的赞颂之情。而《日夜抚摸我心跳的一位知已》则以小见大,通过电话磁卡的抒写表达主体“我”对亲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磁卡的感激之情:“出门在外她是我遥望家乡炊烟的窗口,/是我与父母妻女心与心的桥梁”,“多少云的问候、风的絮语,/雷电的消息、大海的潮汐,/是她在传递,如一位不知劳累的,/马拉松选手奔跑在关山迢遥的线路上。”《街上巧遇老友阿书》则表达了“我”巧遇老友的激动之情:“紧紧抓住老友不愿松手/生怕他再一次神秘走失/云深不知处的岁月”。生命存在于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此在之间,作为一个挥之不去的真实存在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阴影,在故乡的嘱托中我们延伸自己的未来,独行于异乡之中,但我们的根永远在故土、亲人、朋友那明媚的蓝天下翱翔。
而且,诗歌往往是作者把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知糅到穿透现实经验自觉和文化想像的镜像语言中,成为诗性与灵魂对话的载体,以传递主体自觉的现代经验和情绪感觉,也就有了托物言志的抒情。于是,抒情的情绪渲染、视觉的愉悦与阅读的快感在经验中获得一种丰腴的交融和自洽,使得胡刚毅的诗执着的建构起一种韵味十足的诗意境界,进而获得主体性的顿悟与宁静,诗意的栖居与大地之上。而语言也极为质朴简练,常以白描、类比的修辞方式表达万物与人的灵性相通。《春天》写的极富灵动快乐,雪莱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古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万物复苏、宇宙同乐的脚步让春天降临到我们这个世界中,春雨、冰冻的融化就是见证,而蜜蜂、蝴蝶、野花、春风、雁阵、种子等则是春潮的暗示,他们都拉开了人生的旅程,从蛰伏的冬季进入到温暖如春的明媚风情,无不欢欣鼓舞。最后一句更是神来之笔,把诗歌推向了高潮:“春潮/春潮正在我们每个人的心海波澜起伏,激情澎湃”,以大自然的直抒胸臆来暗示作为自然主体的人面对春天时的心理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以极为细腻的笔触书写出灿烂阳光的春天世界。该诗通过日常经验的诗意传递,从而使得“春”在诗人的笔下逐渐拟人化、隐喻化,最终成为人格化的独立主体。《秋》写的最为冲淡空灵,秋的世界是温柔而美丽、宁静而略带感伤的,枫叶泼红、秋果落下虽然是成熟的表达,但也是秋天行间结束的预兆:“大山的一叠叠寂寞/平息处 已静卧成冬的手心/捂着轮回的冷暖”,读着这首诗,总让我想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宇宙物像在诗中拟人化和动作化,充满了宿命般的生命观照,而人化了的动作是如此的温柔与细致,意境又是如此的柔美,全诗诗意盎然,宁静而又美丽。正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有云:“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情与景、意与象、隐与秀在诗中走向交融与统一。
同时,诗人善于挖掘万物身上藏蕴的灵性,将大地、河流、山川、草木、花鸟等人格化,讴歌它们的纯真、善良、质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歌颂与赞美之情,进而营造出一片片绿叶般的诗情画意,进而提升了诗人的品格。陆机在《文赋》中强调“诗缘情而绮靡”,正是诗人对祖国河山和大自然的热爱,其抒情诗显得清新优美、诗意盎然。《一座大山的春天》、《永远的井冈山》和《井冈山主峰》从革命历史长河的视角呈现出一幅幅革命细节,“无数红军战士在烈火中涅槃,与土地融为一体/厚厚的冰雪湮不没他们的歌吟与绚丽的梦”,正是在毛泽东等一代伟人的领导下,红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天下苍生的幸福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他们的血和泪与这块红色的土地融为一体,他们的光辉事迹和创造的井冈山精神永远是我们后来者学习的地方,诗歌寄托了诗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对井冈山这块红色土地的热爱之情。胡刚毅的组诗《我的诗,做一回鼓槌吧》获《诗刊》等举办的2009年全国大赛二等奖。该诗共四首、200余行,感情真挚充沛:“一个个游客是鼓槌/把神农山的高幽奇崛之美/和它响当当的名声敲得震天响”,歌颂了神农山美丽,通过壮丽河山的抒写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全诗语言舒展自如,想像丰富,韵味无穷。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这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坚定足迹,这是承受生命之重与生命之轻的独唱者的夜莺。
总之,胡刚毅在诗中讴歌自然、抒发自我情感,通过诗性的语言和情感营造着一片片诗意,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无论是故友之情抑或对故乡家园的赞誉之情,都在这诗意的情感创造中浇灌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灵动的情感意象和抒情风格。其语言的使用也非常富有古典美,运用通感、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用美丽、干净的语言把这种古典美和哲思意蕴串联起来。因此,其诗艺术上也就较为意境空灵,清新淡远,悠扬缠绵,有效弥补了1980年代已降诗歌的审美缺憾。海德格尔解读荷尔德林诗的时候,认为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是的,用文字照亮生活,在生活中追求诗性的抒情,这正是诗人胡刚毅所寻找的目标,也正如他自己在电视采访中所说:“诗歌能使人灵秀能使人高尚”,写诗“能寻找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
作者:龚奎林,男,文学博士,在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任教,已在《诗刊》《文艺报》、《诗探索》、《当代文坛》、《甘肃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山花》、《名作欣赏》、《莽原》、《西湖》、《诗歌月刊》、《星星诗歌》、《中西诗歌》等刊物发表论文和评论四十余篇,主要从事当代小说、诗歌和电影研究。
胡刚毅生活照
纯净的诗意呈现
刘理海
吉安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名士荟萃,“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民族英雄文天祥、宋代文豪杨万里便是诞生于此,留下一篇篇佳作。诗人胡刚毅便是在庐陵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下走上诗歌创作道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诗人便开始创作诗歌,在大学时代,他与当地诗友成立了挹翠湖诗社、云杉文学社,并创办《星期六诗刊》。他们披荆斩棘,一路求索,提高诗艺。后来大部分诗友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坚持下来,而诗人胡刚毅却一路坚持了下来,于是他有大量优秀诗歌作品发表于《诗刊》、《诗选刊》、《绿风》、《星星》等大刊,并出版诗集《生命与大海》、《每个人都是一棵走动的树》。这种创作成绩在江西诗人当中是为数不多的。
阅读诗人胡刚毅的诗,一个纯净的诗意空间立马呈现眼前,给人一种置身大自然的清新感。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诗人胡刚毅则拥有这种敏锐的审美眼光,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在他诗意笔下活了起来。他总是能在日常生活中凝练诗歌的气质,并让其灵气自然地在诗行中流动。他的诗歌语言优美、灵动,韵味悠长;他的诗歌意象新颖、奇特、生动形象;他的诗歌情感含蓄、真实,打动人心。不论是对大自然的钟爱,对爱情的抒写还是对日常生活诗意的呈现,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仅凭这些,诗人胡刚毅的诗歌值得我们研读的。
一、对大自然的钟爱
诗人笔下出美景,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人人共有之意,共见之景,一经说出,便妙。”如沈大成《登净慈寺》云:“花气随双屐,湖光纳一窗。”短短两句诗,便把净慈寺整体风貌呈现了出来,诗人双屐踏上花径,香气缭绕。推开窗户湖光山色尽映入眼睑,甚是妙哉!
在诗人胡刚毅的诗中,那些大自然中常见的事物色彩缤纷,生趣盎然,构成了他诗歌中清新自然的意象。“青山掏出一条清亮的小溪/石头掏出心中沉睡的火星/乌云掏出体内积郁的泪水/森林掏出虎、豹、狼、兔、麂子/春天掏出蜜蜂、蝴蝶、花朵……”《掏出》这首诗短小精悍,但自然之物:青山、小溪、森林、花朵以及在自然界生存的动物:虎、豹、狼、兔、麂子、蜜蜂、蝴蝶等一系列意象却有包罗万象之势,使整首诗歌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云朵》这首诗歌和《掏出》也有同工异曲之妙,“云朵从灰暗的行囊中/掏出千万朵雪花,一只只/白蝶翔舞天空的广阔和虚无/着陆于田野、果园、屋顶、马路……/层层迭迭铺成一床厚实锦被/给寒冷的心以温暖,给天地以纯净/梦见明年的虫鸣、鸟啼、风声、月光?/与山里的丁香、杜鹃、芍药、菊花拥吻?/等待春花的信号弹划过的时空”诗人像魔术师一样,能变出无数的惊喜,他让云朵掏出千万朵雪花,又把雪花比喻成翩翩起舞的白蝴蝶。“田野、果园、屋顶、马路”等意象营造了整首诗歌的诗意空间,使诗歌的意境变得旷远。如厚棉被的雪给天地以纯净,给诗人一个童话般的梦境,虫鸣、鸟啼、风声、月光与山里的丁香、杜鹃、芍药、菊花拥吻,这是春天的脉搏在诗人的心中跳动。诗人对春天向往的愿望很快就得以实现,冰雪融化,整个天地便生机勃勃,“春天,打开蜜蜂、蝴蝶的翅膀和酣梦/让山野每朵花从冬眠里睁开惺忪的眼”(《春之鸣》),诗人胡刚毅非常擅长使用动词,如前面提到《掏出》一诗中的“掏出”,还有这首诗中的“打开”,“打开”一词的妙处在于把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始写出了神。蜜蜂、蝴蝶、花是诗人常用的意象,翻开诗集,阅读一首首优美的诗作,似乎春天便来临,蜜蜂、蝴蝶展开双翅飞向窗外,花从冬眠中睁开眼,绽放山野,一派生机盎然。
诗人不仅仅写春,一年四季在他的笔下相互交替。自然界中很多事物在诗人笔下都出现过,如江河、山脉、小溪、竹、向日葵、笋、树根、蚯蚓、鹰等等,这些从自然界中随手可取的诗歌意象在诗人的笔下都充满了生命力。诗人有一颗草木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沉浸在大自然中,而草木本无心,却在诗人纯净的诗意空间里变得灵动起来,所以他的诗歌总是给人一种清新之感。随意抽取一首,都可以看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钟爱。请看《呼吸》:
大地深处,是种子萌芽急促的呼吸
山野里,是花蕾绽放悄悄的呼吸
河流底,是鱼儿与浪花嬉戏时缓时疾的呼吸
书桌上,是字与词连成行的汩汩山溪的呼吸
稿纸上,是一片皑皑白雪留下一行足迹的呼吸
诗人的心是敏感的,是纯净的。大自然让诗人的精神找到了寄托和归宿,而诗人回报给自然的便是无限的爱。只有自身融入自然,才能在大山深处听到种子萌芽的呼吸,才能在山野闻到花蕾绽放的呼吸,才能在河底触摸到鱼儿与浪花嬉戏的呼吸,才能在书桌上领会到诗行如汩汩山溪的呼吸,才能在稿纸上抒写一片皑皑白雪呼吸。
胡刚毅生活照
二、对爱情的另类抒写
写景容易,写情难。景是外在的,目之所及,留于心,景便能很好地写出。但情是内在的、隐秘的、细腻的、私人的。在诗歌中,对情感的把握可以看出一个诗人诗歌写作的功底,诗人胡刚毅在抒情的时候非常冷静,如微风细雨般,不会给人腻烦之嫌。爱情是古今中外诗人必写的一种情感,早在《诗经》的《蒹葭》中就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对爱情的抒写。诗人郑愁予的《错误》,叶芝的《当你老了》《库尔湖的野天鹅》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对爱情进行阐述。出生在井冈山这片“一群走进太阳神圣光环的共和国的先驱们”“沃血的土地上”的诗人,有着如他名字一般刚毅的胸怀,“在奇寒面前/站直了 别趴下/这是水骤然挺立的形象/逆境中/呈现铮铮硬骨/握着冰凌银剑/不对凛冽北风流一滴泪”(《水啊水》),“我不轻弹的泪珠是一颗颗坚毅的种子/是可以撑开盖骨的力大无比的种子”(《他对一只羔羊说》),这俨然是诗人自身的一个高大刚烈的形象。但这刚毅之中却有一股隐秘的柔情,诗人的柔软内心深处一直隐藏着一只“怪异神秘的小动物”——土拨鼠。土拨鼠手脚又短又胖,尾巴可爱,模样呆呆傻傻却甚是迷人。这从另一侧面便可以看出诗人敏感,柔情的一面。且看他的诗歌《土拨鼠》:
当爱情像土拨鼠
春天醒来时,你不要惊讶
在青春的地底下竟偷偷蛰伏一只
怪异神秘的小动物
它是盲目的,习惯了黑暗习惯了夜
一下子来到阳光下,睁不开眼睛
它小眼睛眯眯,探头探脑
要偷谁的心?它羞答答,手足无措
憨态可爱。请你赐给它一片
水草丰茂、竹篁翠绿的自由天地
这位擅长打洞的高手,在泥土里
安眠、生活,不食果叶,嗜好大自然
植物的根块,汲芦苇根、竹根为
体内丰盈的汁水。它样子笨拙
动作迟缓,其实敏感得很,一有
风吹草动,眨眼间逃得无影无踪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诗歌,诗人胡刚毅在抒写爱情的时候能把情感节奏把握地相当到位,而且在手法上一反传统,他善于把情感具象化,总是能为要抒写的情怀找到一个具象的附体。本诗便是如此,他把爱情比作“偷偷蛰伏”在“青春的地底下”的一只“怪异神秘的小动物”。 “它羞答答,手足无措/憨态可爱”,这是土拨鼠的神态,同时也是年轻人在恋爱中盲目的写照。这首诗还有一个出色的地方就是,在写爱情的同时,他把这种情感化解在自然景物当中,“请你赐给它一片/水草丰茂、竹篁翠绿的自由天地/这位擅长打洞的高手,在泥土里/安眠、生活,不食果叶,嗜好大自然/植物的根块,汲芦苇根、竹根为/体内丰盈的汁水。”
《小植物要破土而出》表面上在写春笋破土之势,但却借助春笋这一意象,生动地勾勒出初恋女孩“亭亭玉立”,“不胜娇羞”的形象。在《和谐》一诗中,诗人把爱情中男女细微的心理变化描写地相当传神,“你穿越山脉、河流、云霓、烈风/和无数日月镀亮的日子/在荆条上与我相看两不厌/我受宠若惊/冥冥中哪尊神巧妙安排?/相对无语味最长/你我心间的风云激荡、交织着/忍不住想吻你一口,凑上去——/我突如其来的爱吓跑了你”。《我已把心掏给你,小巫女》写的是男主人公在追求女孩时的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我已把心掏给你,小巫女!/如地平线把朝阳掏给夜、掏给早晨”,而“她”却把“我”拒于千里之外,“我”“草莓般的心”碎了,“我”的痛苦无人能懂,“但余下坚硬的核,来年春天/吐出绿叶的语言轻颤煦风里:/我爱你,小巫女!”,写的甚是妙啊,这首诗歌表达出了诗人对爱情不屈不挠的态度,虽然一再被拒绝,却依然爱着,追求着。诗人在《一只蓝蜻蜓死了》中也通过蓝蜻蜓悲壮的死来表达了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当爱遥遥无期时,/相思就成了刻骨铭心永远的痛/痛啊,光芒四射!”(《月,黑夜的伤口》),在这首诗中诗人一反常态的清新、舒缓的抒情,写的是爱情中的痛。诗人胡刚毅在写爱情的时候,没有落入俗套,没有直白地大肆宣泄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写作手法控制着抒情节奏,并把浓烈的抒情淡化在一些具体的自然事物上,流露出来的便是淡淡的而且雅致的情感。
胡刚毅生活照
三、对日常生活诗意的提升
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的时代,很多人迷失自我。能坚守那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独自吟唱是难能可贵的。诗人胡刚毅在诗歌创作上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方向,在忙碌的生活中发掘诗意。每个作家、诗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具有一种地域性背景,如鲁迅的笔下的汉文化古城绍兴,沈从文笔下充满乡土风情的边城。诗人胡刚毅很多诗歌涉及到日常写作,那些诗歌的写作背景大部分都是在吉安。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吉安赣江旁的沿江路,可以聆听到庐陵文人的历史声音。
诗人一直是怀着一颗诗意的心去关照周边的事物,但在生活的洪流中,诗人也有他的忧虑。如诗歌《一声鸟鸣》中写道:
一声鸟鸣,啄醒清晨的我
一扭头目光逮住这个精灵
多么巧!多么幸运!
在高楼林立、汽车轰鸣的城市
还有一声如露珠新鲜的鸟鸣
可她歇脚的阳台不是深山密林
是栅栏是瘦骨嶙峋的手臂
没有花香没有绿叶也没有山涧
多希望我伸向它的手是一青枝柯
让惊恐小鸟栖息片刻
胡刚毅出版的部分书籍
拥有敏锐的诗意目光的诗人是幸运的,他一扭头便在“高楼林立、汽车轰鸣的城市”中扑捉到了“一声如露珠新鲜的鸟鸣”,诗人把鸟停留的“栅栏”比作“瘦骨嶙峋的手臂”,暗示当下是缺乏诗意的时代,“多希望我伸向它的手是一青枝柯/让惊恐小鸟栖息片刻”诗人在这里也流露出了他的忧虑。但在忧虑的同时,诗人会积极去创造诗意,即使是在等车这一平常的生活细节中,诗人也能发掘它的诗意,《秋天的诗》这首诗在前面大半节都是用口语式的语言叙述在等车时和售票员的对话过程,如果诗人只停留在此,那么这首诗歌就没有任何意义。但这只是一个铺垫,“‘我不坐这趟车!’我的目光/在云深不知处的远山/我的天空里压着一颗焦急的心:/我要等一辆驶往秋天的车!/驶往果子燃红秋天的金色码头!”诗人没有停留在苍白的描写当中,而是笔锋一转,把书写对象转向自然景物,让整首诗歌的诗意提升了,再回过头来看前面的叙述语言,就会发现每句都是必不可少的。《王大老板发财的秘决》这首诗歌的语言也比较趋近口语,诗人运用戏剧化的写作手法把王老板的发财过程写的跌宕起伏,“王老板在数钞票数得头昏眼花”,但“农民一车车生姜/送往外贸公司,源源不断如条河流/每斤降到一毛钱,公司仍拒收”,这里形成了戏剧冲突,把人生无常的辛酸岁月表现的淋漓尽致。《赣江边漫步》写得更是诗意,诗人傍晚时分走在沿江路上,眺望着“赣江大桥上的车流汇成另一种江水”,不禁怀念起流逝的岁月,聆听历史的涛声,怀想庐陵的先人。诗人总是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提炼出无限的诗意,在自己的世界里诗意地栖息。
胡刚毅生活照
四、结语
语言是诗歌的桂冠,诗歌之所以为诗歌,主要是诗歌的语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语言。诗人胡刚毅追求诗歌的语言美,用美的语言构思美的意境,升华美的思想,把握美的节奏。他的诗歌总是多主题融合,在赞美大自然的同时,又会歌颂一种美的情感;在抒写爱情的同时,又把情感消融在自然意境中;在叙述日常生活的同时,又能深化诗意的追求。因此,读他的诗歌,犹如聆听一部交响曲,一些含蓄的情感自然流露,生动的形象跃然眼前,让人身临其中,回味无穷。
【个人简介】刘理海,1990年生于江西南康。毕业于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诗歌作品发表于《诗选刊》、《绿风》、《散文诗》、《中国诗歌》等刊物,入选《诗选刊》2010?中国诗歌年代大展特别专号、《中国新诗年鉴》、《21世纪中国最佳诗歌》、《21世纪江西诗歌精选》等专辑、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