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蛋生、哪吒……随着一个个国产动画片中经典人物的轮番亮相,这几天,一条为北京冬奥会助力的国漫动画短片,引来80后、90后们一阵追忆童年的热泪。
如今,再打开小时候看过又忘记的动画,会惊愕于童年影视作品里对生活的写实和感情的细腻,脱离了实拍剧里的现实风景,动画以非常幻想的表达方式,在生命之初向我们打开了无数种世界观和理想主义的可能性。
1980年,中国的动画片就有过大白。《雪孩子》讲述了一个爱和死亡的故事。兔妈妈害怕小兔独自在家孤独,做了一个雪孩子陪伴小兔,雪孩子和小兔一起跳舞,手拉手滑过森林,建立了难分难舍的友谊。
小兔家突然着火,雪孩子冒险从火中救出小兔,自己却融成一滩水。小兔醒来后找不到雪孩子哭泣不止。一个孩子不愿和朋友分离的情感是那么动人。
小兔看见雪孩子最后变成了云,在天上飘浮。回忆起过往两人一起玩耍的场景,雪孩子的融化消失显得格外伤感。但这种感伤不是消极无意义的,它来源于每个孩子内心感知到最初的依恋和爱。
再次回看,我们会回忆起生命之初对伙伴依依不舍的情感,更看到了过去没看懂的那份宽阔的顺应自然的生死观,并把最初的悲伤升华成一种内在的祝福。我们的情感教育,就是在这种对人世的聚散分离的体会中一点一点完整起来。
《天书奇谭》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3年生产的手绘动画长片,整个故事在罗贯中《平妖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有中国古典侠义为民惩恶扬善的朴素价值观,又带着20世纪80年代蓬勃的理想主义和奉献精神。
袁公是天上看管天书小小的官吏,他看见民间多疾苦,而天书里记载了108种法术,能治病,能变出各种东西,于是他如普罗米修斯般下凡,将天书刻在白云洞的石壁上,因此受到了玉帝的问罪。
袁公受到了惩罚,却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他明白很多遵从大道的事情,功成不必在我,他找到了蛋生,让蛋生拿纸去洞里拓下天书,传至人间,去遂未竟的事业。袁公学会了转变方式,在规则里面寻得了一个空间。
蛋生是一个纯洁的孩子,袁公第一次和蛋生相遇,问他:“你是蛋生的,所以叫蛋生是吗?”师徒俩的语言何其朴素可爱。
蛋生出身无牵无挂,没有人身上的贪嗔痴。蛋生勤学苦练学会了法术,帮助百姓,民间有蝗虫,蛋生就变出了小鸟吃掉蝗虫,县令把老百姓的财产都掠夺一空,蛋生就变出大缸把老百姓被搜刮的财产都变回来。
蛋生开始只是对百姓感同身受,最后却一步一步成长为对抗强大的剥削者的小英雄。
而三只吃了仙丹成人偷走天书的狐狸,则是一面镜子,照出凡人的贪欲。狐狸们因为会法术,成为了县令、府尹和小皇帝席间的座上客。小皇帝从开始看见一只鸟就开心,到后来看见凤凰也不满足,欲望被法术无限地撑大。
在人间,法术是永远有人相信的,因为人们总有说不完的欲求。
学会法术的三只狐狸,在人间的作为越来越荒唐。袁公击毁云梦山,将三只狐狸压在山下,让蛋生把天书记在脑中,随后烧毁了它。袁公平息了灾难,平静地等待被天庭抓走,师徒挥泪告别,人间还笼罩在黑暗中。
天书代表着真理,真理总是会流传到人间,袁公是真理的一部分。但是天庭希望把法术独享,严加看守。电影给了这个舍身求仁的悲剧结尾一个克制的处理,袁公被铁链绑回天庭后的遭遇可想而知。我们不知道蛋生还能不能再上天救师父,却被这对师徒心怀大义的胸怀感动。
戏无根,情不深,《天书奇谭》的根就是良知本身。袁公身为神仙,却没有维护自身群体的利益,只是因为看见了人间疾苦,决定做一些事情去改变,这种发心源头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蛋生是袁公的传承和延伸,袁公已离开,而大道将继续留在人间。
《哪吒传奇》的故事从哪吒出世在纣王统治下的乱世开始,刚出生的哪吒带着极具破坏力的全能自恋,四岁时就能拉满弓让一支轩辕箭射向纣王床头,水淹钱塘镇,无知即是勇地闯下一件件祸事。
伴随着对世界探索的扩展,规训一件件地压在哪吒身上,他一边反抗,却也一边开始真正看见他人。理解母亲和太乙真人的苦心,体会朝歌城百姓的疾苦。
母亲教给了哪吒善,而姬发带给了哪吒信仰,小猪熊教会哪吒如何关怀弱小。
父亲和宝塔代表着成长过程中的规训和限制,从什么时候我们看见哪吒的成熟?是哪吒过去与父亲的宝塔对抗,到被黑暗能量附身害怕自己伤害百姓自愿进入宝塔的时候。
在《哪吒传奇》的尾声中,哪吒打死了石矶,却被石矶的残存黑暗能量附了身,心智混乱,变得暴躁无常,遁入无明的境地中,母亲进入黑暗之谷,牵着哪吒说:“心里想着光明,你就能冲出去,妈妈会为你照亮出去的路。”
决战朝歌,纣灭商亡,武王登基,哪吒一路走来打败完妖魔鬼怪,最后一关是要战胜被黑暗附体的自己。我们长大后才发现哪吒不是一个神话,他概括了我们一路走来和真实世界发生的碰撞。
长大之后,我们还看懂了纣王和妲己的爱情。妲己爱上了只有一面之缘的纣王,为了寻找仙草变成绝世美女,即使损失了六条命也心甘情愿。她在镜前喃喃自语:“但愿他看到我,一定会喜欢我。他会的,他一定会的。”妲己的感情在这里是这样炽热而纯粹。
纣王和妲己最终葬身摘星楼的火海,到山穷水尽那刻,妲己不愿独善其身,纣王才说他一开始就知道妲己是狐狸变的,伤害了天下人的纣王,也有他不愿辜负的爱。
这是过去孩童时期没来得及看清楚的部分。纣王一生昏庸,创作者却在他生命终结的那刻赋予了浪漫和悲壮的表达,在这部动画片中,即使反派角色,我们也能看见人性里动人的那部分。
除了雪孩子、蛋生、哪吒这些经典国产动画人物之外,还有两部国产动画片的故事颇为“不简单”。
《三毛流浪记》不是一部童话,而是旧社会真实的日子。三毛是一个最懂活在当下的孩子,他在最繁华的上海街头承受欺凌,却从不怨天尤人,仍然保持着善良乐观的品性。三毛一次次以为自己找到了归宿,以为快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又一次次被命运抛弃。
最后一场三毛被富翁吴子福当作亲儿子收养,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亲情的时候,转眼一场大火把他的亲人们都夺走了,从富家少爷重新沦为流浪儿。三毛从火灾废墟中挖出带着新爸爸照片的怀表,哭声飘荡在上空,响彻偌大的上海。
没有人知道大悲大喜之后,三毛心中还剩下什么,当结尾和小癞痢手拉着手走向远方继续流浪,他们依然相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老上海,留在我们印象里的都是灯红酒绿的繁华,而实际却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洋货的大量冲击,江浙地区农村普遍破产,城市畸形繁荣,经济崩溃,米价一日三涨,穷人活不下去,富人纷纷逃难。张乐平的漫画却还原出一种真实被承受过的苦难。
小时候我们看懂的是故事,长大后我们回看的是有具体的人在承受的一段历史。《三毛流浪记》展现的是黑暗面,但是却并没有宣扬这种黑暗。悲剧引起的恐惧与怜悯,它真正的意义是求善。人性的恶越是被展露,孩子们心中对善的追求越能被激发。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带给孩子们对复杂世界的苦难更多层次的理解力。
长大后,我们发觉《小虎还乡》是一部隐忍的悲剧,小虎回家的路很艰难,草原、沙漠、高原、雪山……从北到南,小虎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所有的地形地貌,每一次都差点与帮助他回家的人类朋友相聚,每一次又都错过。
《小虎还乡》有多好哭?无论是在B站的完整剧集,还是在网易云的片尾曲《全力以赴》底下,一群回忆童年的成年人不约而同哭出声音。
小虎和妈妈分开的情节总能唤起哺乳动物天性里的分离恐惧,虐哭了一代孩子,后面慢慢长大才懂得创作者让小虎最后没有寻回妈妈的深意。人一生当中会留恋的东西有很多,但是需要去追寻或者建立的东西同样不少。小虎回家的路,其实是长大独立走向远方的路。
好朋友们在一路上都陆陆续续地找回了自己的家,唯独小虎还在孤独前行。小虎永远找不回妈妈了,可是他却历练出坚毅刚强的品格、同情心与友爱之情,孤独地跋涉自己的人生,成为真正的森林之王。
长大后,我们回头再看小虎的故事,会发现动画片把要经历的成长和孤独都提前告诉了我们。
《小虎还乡》给了孩子们一个在动物内部的视角,雪豹因为和被猎人打下山的妻子分离而终日消沉悲伤,退休首领老岩羊为了救族群不惜舍身与猎人对抗,孩子们对大自然中不同动物的理解和共情,就在这种观看中积累起来了。对大自然有理解,就会有爱,有珍惜。
很多曾经跟随动画片情真意切的感知,我们长大了、遗忘了,最初的触动被封存在不会更改的动画世界里。在成年后的重读中,我们才后觉创作者原来提前告诉过我们人世的秘密。
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里,一个个故事拓展了我们生命延展的层次,以一种温柔不说教的方式,完成了我们生命的真善美教育。
而正是这种善良,成为了我们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底色。
编辑 / 欠浪
撰文 / 及格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重点讲:恋爱排班表 电影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