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美的爱情故事
有一个名叫《工作细胞》的新番引起了不少关注,这个动画主要讲的就是人体内各种细胞(主要是血细胞)工作与战斗的日常。
今天这里想和大家分享的一组动图展现的就是工作细胞片中角色的原型,一起来看一看它们平时在体内工作的样子吧~
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
来源:stephentaylor1954
毛细血管的直径是相当小的,红细胞可能必须要排好队一个一个通过才行。在《工作细胞》中也有女主角红细胞挤过狭窄小巷的画面。红细胞的样子大家可能生物课上都已经看到过很多次了,是一个两边向内凹的圆盘形,很有辨识度。
动画《工作细胞》中认真工作的红细胞。图片来源:《工作细胞》
而现实中,中性粒细胞的一生其实显得更加悲壮。这些细胞的寿命非常短,只有短短几天时间,而且杀灭病原体的同时又经常牺牲自己。
中性粒细胞追逐细菌
来源:David Rogers
一段非常经典的素材(原片拍摄时间是1950年代,所以画质也没办法要求了……),展现了中性粒细胞通过化学信号追赶细菌(前面的小黑点)的样子。
工作细胞这个片子的男主角就是一个中性粒细胞。在中学阶段,老师对“白细胞”的讲解是相对粗略的,而白细胞中其实还可以细分出很多种类,在其中中性粒细胞是数量最多的一种。
与病菌英勇厮杀的白细胞。图片来源:《工作细胞》
在我们体内,每天都有10的11次方数量级(千亿)新的中性粒细胞诞生。这些细胞是在白细胞中占比最多的一种,当感染发生时,中性粒细胞通常是最早到达战场追捕细菌的。它们能够进行(和其他细胞相比)非常灵活快速的变形运动,穿过血管钻进受感染的组织。这个图着重展现的就是中性粒细胞变形运动的样子(感觉可萌了)。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大约有120天,相比之下要长寿得多。因此看到女主角问男主角“我们还能再见吗”的时候,总觉得这是个相当悲伤的问题……
中性粒细胞杀灭细菌的常规方法是把细菌吞噬,它们也可以通过“脱颗粒”作用释放抗菌物质,对细菌进行“远程杀伤”。而最令人震撼的则是它们的第三种终极攻击方式: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组成一张“网”。
这种不寻常的自杀式攻击被称为“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直到2004年,科学家们才发现了它。
2004年,《科学》的一篇封面文章揭示了中性粒细胞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图片来源:Science
实行这种攻击时,中性粒细胞会像“自爆”一样把自身结构完全破坏,释放出大量DNA、蛋白质等成分,用它们困住细菌。
当我看到显微镜下的这张“抗菌天网”时,我只想说:
这些小细胞们是真正的英雄。
本文重点讲:恋爱新手吉他谱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