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QQ昵称

励志图书 两代人的高考梦,我偏要拿着刚过及格线的差卷活出满分的人生

撰文/深海里的星

(点击右上角关注,可欣赏更多文章)

头条最近推出了#降噪同写高考题#的征文活动,突然就想起了曾经面对高考的自己,恍惚中仿佛不过昨天,其实也已经四年过去了。

2016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是由一副漫画作出延伸。


有的家长一味追求孩子分数,这是家庭教育的失格,有的人承受不了落差和改变,这是在对比视角下,关于“标准”的权衡。

尤记得那时候的我,听从老师的教诲,对于行文技巧也不敢有太开“脑洞”的地方,所以当时选取的角度不过是中规中矩,当然,最后的分数也很难脱颖而出。

而如今当我回过头来再次审视这个题目,却发现当我们步入社会,也才能看到那些曾经看不到的角度。

所以,纵使现在的我再也写不出那种能应对考试的高分作文,却能将视线放的更遥远,以“人生”为主题,重新来谈一谈这个选题。

回忆——父亲的“高考梦”,是五十五分到六十一分的逆袭:梦想是奢望,现实却不是

父亲生于1964年,正是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一个大家庭,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他是很喜欢读书的,那个四四方方的小记事本上,他保存了二十多年,前几天翻出来依然能看到上面清秀的笔记,也代表了他始终有对读书留有最不甘心的遗憾。

比起我出生的年代就可以给我一个满分的剧本,那时的他却并没有那么好的条件,要读书,几块钱的学费都是拿不出来的,每天早上起来,先要去砍一个柴,然后背去学校抵换一天的“热饭费”,一学期需要五六百斤,而所谓的口粮,最多的也就是产量比较高的土豆,要自己带学校去,中午热一下,就是一顿饭了,下午回来还得去赶工,也才能有顿饱饭吃。


那时还是集体制,一个劳动力一天的工钱,只有一角二分,光是吃饭都难以满足,更别提能给孩子提供学费了,所以父亲要想读书,就得自己赚钱。

学校也有校田,学生可以以此换取福利,但对于一个小孩来说,这也是如今的我们始终无法想象出画面感的艰难。

每每说起这些,父亲眼里总是闪着光的,并不是因为苦的那一部分,而是那份被生活赋予的信仰,让他即使无法想象未来的生活,却觉得当下的日子是满足的。

但那时也有很多真正的“文盲”,没有读过一天书,所以是完全不识字的,比如我的姑妈,也就是父亲的大姐就是如此。

作为女孩,那时她唯一的任务就是照顾家里的弟弟妹妹,父母的生育是欲望的宣泄,背后的代价却是让一个十几岁的女娃娃就被动当起了“妈”。

她试过一次去学校旁听,但因为父母都在忙,还不能走路的幺弟就是挂在她背上的,别人上课,她还要哄小孩,那份慌乱也是让她明白这不仅是她自己学不进去,同样还会影响其他人, 所以后来的她每天待在家里做饭,也就再没有提过上学的事。

父亲和兄弟姊妹之间,彼此年龄的间隔非常小,大概就在两岁左右,也可想而知,差不多就是一个孩子刚生出来另一个就怀上了, 那时的孩子命也不值钱,光是夭折的就已经不计其数,能养活大其实也是自己的命。

也可以说那时候一个家庭的母亲总是最艰难的,既要保证吃了上顿有下顿,又要不断的去承受生育的风险,有时候坐月子没注意好,最终也只是老来一身病缠身,换来属于一个时代最残忍的烙印。


可那时候对于家庭成员彼此间的责任感,也是如今的我们再无法重现的,父亲读完小学就没读了,当他的年纪也有了赡养家庭的能力时,他无权反抗,十二岁开始做工,当时家家户户屋顶盖的瓦还是那种人工土坯的,他就跟着一个老师傅学手艺,等到终于有所成的时候,自个儿开了个土窑厂,就这样没日没夜的干了起来。

高考是1977年恢复的,那一年的他刚好十三岁,从一个苦年代走来的孩子,那时的大山没有电视,没有汽车,也从来没有人能告诉他,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可他骨子里对于知识的渴望,也因此注定了他一生的羁绊。

他本想一直做着他的瓦匠,却因为市场需求的降低,让他慢慢也不能凭借这份工作糊口,于是决定出去闯一闯的他只带了一包口粮,就朝着未知的远方去了。

而那时出门的难度和风险是很大的,交通不便,通讯闭塞,让他需要花十天半个月去到一个目的地,却并不能保证一定能有收获。

十七岁那年,他在一片老林里迷了路,兜兜转转走了几天几夜才看见人烟,这也是在他记忆里占据非常重要位置的一段往事。

他总说,那时本来只是向一户人家讨来一碗水喝,但他们看着他虚脱的模样,还立马给他煎了一个鸡蛋,也让他到现在都记得这份恩情。

父亲那个年代总是把“情”字看得很重很重,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十岁,父亲回来了,说是出去闯荡,却发现连跨省都是难以实现的,他识字不够,却总有份骨子里的自尊,害怕被嫌弃,也不想让人看见他难堪的那一面。

回来的他刚好碰上了另一个转机,就在老家附近有了好几处煤矿开发,不是什么大厂,但工人工资开的相当可观,他便再次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这种具有未知性的行业,其实对当时来说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所以在开矿之前,煤老板专门组织人培训,告诉他们那些雷管火药的使用方法以及进入矿洞之后的一系列硬性规定。

这时的他也慢慢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的去接触各个行业的专业知识,虽然以他的学习速度非常缓慢,但却从来没有过停止。

说来也巧,他还是村里第一个将电视扛回家的人,比较老的型号,小小的屏幕,黑白的画面,还有一个笨拙的体格,以及需要用天线锅到处找信号,却代表了在我们这个小小山脚里,终于有了“新机”。

而父亲原本作为一个普通的挖煤工,没过几年就升上了小组组长,那时几班人轮班,却只有他们这一组是最有效率的,也一度让他作为领班交流过几次经验。

他在煤厂一共干了二十多年,对于后来被广泛讨论的尘肺病,他很早的时候就知晓了,每年矿里会组织体检,但凡有问题的,也是一定不会再被任用的。


母亲生我那年,父亲已经三十三岁了,年轮的差距所带来的结果,也就是我与他之间横跨了一整个时代的变迁。

小时候总觉得他并没有足够的时间陪在我身边,他上班的规律七天一轮换,早班是从八点到下午四点,中班是四点到晚上十二点,而晚班是晚上十二点到第二天八点。

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是作为煤老板来说,最大化利用工作效率,每到父亲轮到晚班的时候,也是他陪我最少的时候,我睡觉的时候他在工作,而我醒来的时候他却要在白天补觉。

那时母亲总告诉我,做什么都要小声一点,他很辛苦,母亲眼里流露出的担忧是年幼的我还看不懂的,也不知熬夜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

在我的印象中,煤矿出过好几次事故,大多是因为工人时差没有调整过来,不小心走错了洞道,最后窒息而亡的,每每这样的事情发生,煤老板都是拿钱了事儿,一条人命六十万,大多家庭都会接受这样的赔偿结果,人死不能复生,而钱却可以改变一整个家庭。

但出事的风险,还是让父亲开始愿意考虑母亲曾提过无数次的建议,母亲所在的村子是高山蔬菜种植区,看着很多靠着种田实现财富累计,母亲也想试试。

02年的时候,父亲从煤矿辞职,包了几大块农田,用手里这几年存下的积蓄,打算试一试这一领域,但我们常说,庄稼是靠上天赏饭吃,那一年天气的反常让父亲所有的投资付诸东流,也没有收回一分钱。

不愿妥协的他又接着种了两三年,却是一年比一年差,终究也只是消耗完了所有的积蓄。


05年上小学的我,就能明显感受到家里的难关,后来老爸给我讲起那一时期,说是过年的时候,出门想要借点钱置办的年货,却是问了一圈儿连50块都没有借到,一丝一毫没有了风光之时的体面。

第二年父亲又回到了煤矿,所谓从哪里跌倒就该从哪里站起来,父亲用行动告诉了我一个最重要的人生道理,钱没了可以赚,但人心不可以垮。

就这样又过了很多年,直到父亲48岁那年,在矿里组织的体检中查出了一点小问题,便被煤厂劝回了家,一个二十多年的老工人,一个不甘愿的结束,父亲曾难以接受,但内心其实也理解,矿里拒绝承担风险,本质也是以每个人的健康考虑。

如今的父亲依然闲不下来,会去农户里做帮工赚钱,也会自己种点小蔬菜,普通的家庭没有那些高尚的美梦,一切只是为了生活,却能在其中的片段中,看清一个人的努力是多么闪耀。

想来对他而言,他的“高考梦”从来不是一场考试,而是一种理念,他不断去突破自身的局限,也只是为了离自己期待的远方更近一点,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好一点。

他的出身,代表了他只能拿着五十五分的差卷,而普通人的逆袭,也很难是风光体面而一步登天的。

对于生于农村的人来说,就是需要好几代的努力,才能实现阶层的跨越,但他用他的竭尽全力,最后实现了及格线上的人生,而这,或许依然代表了在他的世界里那个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是奢望的,却在他将这个接力棒放在我手里的时候,多了如此神圣的仪式感。


变迁——从一百到九十八,是选择的第一个分水岭:高考是淘汰制的,但人生却不是。

暮春四月是我的生日,也代表了我从出生起,就是与父亲的及格线人生相比,拿了一张满分的牌。

九零末端的我生在一个很好的时代,不再去愁苦温饱,也能更容易的去拥有想要拥有的一切,但同样,我们也一直被定义为叛逆的一代,因为处于新旧社会的完全交替,我们也承受了最大的矛盾争议。

很多东西改变了,很多却依然没有变,家乡条件依然并不优渥,质朴的民风,不会以一个人的眼界和地位拉开多大的差距,却可以因为一个人的成绩沾沾自喜。

这时人们的认知,会有更多人意识到关于读书的重要性,却只是希望孩子未来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

很幸运,曾经的我是一个成绩还不错的人,至少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不会成为别人口中因为成绩差而走上另一条“歪路 ”。

我们的中考会划分出四个等级,掐尖儿的一部分,进入重点高中,中等水平的会进入第二高中,中下水平的进入第三高中,而最后数量占据很大一部分的差生,会直接进入职业高中,前三者会在三年后迎来人生的第二个分水岭:高考 ,而进入职高的就会以一项技术傍身,然后涌入打工大军 。

人生的方向其实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分割的,也是自那开始,不再仅仅因为一张成绩单而让我们能在同龄人眼里抬得起头,父母一边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多读书,一边又在议论声声的质疑中,以为早点打工挣钱也是好的。


穷苦人大多想象不到关于精神世界的构筑,只知道为了生活,就需要有活下去的基础,加上从那样一个贫苦的年代走来,对于金钱利益的追求也始终是他们的执念。

所以,即使一个时代的变迁让如今的生活越来越滋润,你也会发现那一层人依然节俭到吝啬的地步,因为苦过了头,也就不敢轻易享受。

而当我高中还没有毕业的时候,那些职高的同学已经实现了能养活自己的跳跃,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关于“读书无用论”的声音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身边。

可知识上的累积让我清醒的意识到人生是可以有另一个方向的 ,又怎甘心成为“庸碌”的一员呢?

职高的同学,他们的人生同样是一步步前行的,而不是一个大的跳跃或是一个大的落差。

而真天才和假天才的区别也就在于一个人的天分和才华,是不可能仅靠后天的努力就能实现逆袭的,正如蒋方舟曾说的那样:

这个世界对于小有才华的人是最残酷的,因为一方面他小有才华,他接受不了现实生活。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那个月亮的一点点光芒。他觉得现实太难以忍受了,所以他要向月亮的方向去,但是他的才华又不足以让他够到月亮。所以他其实两边都不沾,他没有办法去享受生活的乐趣,但是也永远够不到他心中的艺术理想。


能力配不上野心,是一个普通人需要倾尽全力的真相,而高考,成了很多人唯一能握在手里的东西,但在一个能批量生产“考试机器”的人群当中,普通也才是大多数。

寒门再难出贵子,并非苦难磨灭了一个人的意志,而是那份从出生就开始拉大的距离,让一个“假天才”的陨落只需要一瞬间。

所以,进入重点高中的我,即使是最刻苦,最努力的那一个,却依然失去了曾经那份耀眼的光芒,彻彻底底沦为了一个“差生”。

更可怕的是,一百分到九十八分的距离,就足以让一个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因为那一巴掌从此一蹶不振……

而这个社会似乎一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六十一分和九十八分相比较可能不值一提,但若是有五十五分做对比,反而可以得到褒奖,这种进步和退步的绝对性,也正是应试教育下最不可动摇的权威。

后来的我成了那个被抛弃的工具,高考是淘汰制的,他并不允许一个人“无能”,万人共闯独木桥,竭尽全力背后的认可,也终会有独自承受的代价。

没有人会觉得你的委屈有多了不起,可我确确实实成为了“失败者”。

复读还是接受?这是一个只有自己才能决定的问题,可对于十八岁的人生意义,我依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从一百到九十八的退步,代表了一个天才的陨落的那一瞬间,而从五十五到六十一,却是一个普通人需要竭尽全力才能实现的逆袭。

最后的答案,我选择了放弃,心态的压抑让我面对考试发挥不出平常50%的实力,即使重来千次万次,结果也还是一样的。


“知识改变命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命题?他从来不是一场场考试的筛选,而是如何实现了自己心中的向往,和那个无论如何一定要走的方向。

我想,如今回过头来,看着属于父亲和我两代人的“高考梦”变迁史,会发现考试他是淘汰制的,但人生却从来不是,除了我们自己,也没有人能去否定我们的价值和选择。

应试教育唯一留给我的,可能也就是这份对于“感受”一如既往的敬意,我们不该吝啬,正如电影《返老还童》有一句台词:

只要是有意义的事,再晚去做都是有意义的,做你想做的人,这件事,没有时间限制,只要你愿意,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你能从现在开始改变,也可以一成不变。

如今的我依然在追寻人生的道路上奔袭,却终于知道了读书的意义,也在不断汲取中希望能让自己离想象中的远方更近一点。

那么我们再来看这副漫画的命题,“求学不是求分数,读书不是读死书”,我们需要一种更加客观的态度来定义应试教育,这是一场人才筛选机制,却从来定义不了你的价值。

我们需要以最大的敬意去相信他的公正性,也需要竭尽全力,才能离那个象牙塔的顶尖更近一点,成功了,你值得炫耀,却不该存有侥幸心理,因为高考过后才是真正的的战场,也是你一生要经历的底卷。

失败了,也不必沮丧,世间有千千万万类别的人,如何让能力配得上野心,不在于你拿了一张多少分的试卷,而在于你是否有过满分人生的渴望。

最后,我对高考的祝福,是希望这场比赛成为每个人“感受”的一部分,然后怀抱最大的热情去释放无尽的想象空间,只管向前走,别回头。

感谢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侵即删。

本文重点讲:励志图书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

关于作者: mmq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