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QQ昵称

励志音乐背景 用有限的生命,闯出一片天地——读《不如去闯》有感

谁是你身边“邻居家的小孩”?

从小,你的身边是不时常会出现一个“邻居家的小孩”?

他聪明、孝顺、帅气、成绩优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是你母亲一直唠叨在嘴边的榜样。但他却常成为让你非常讨厌的对象,甚至是梦魇般的存在。是啊,谁愿意身边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常常被家长念叨在嘴边,去映衬出自己的不足呢?

只是,我们在“恼羞成怒”的同时,有没有去问过自己:“为什么他会成为你母亲口中的榜样,而不是你成为你母亲眼中的骄傲呢?”是不是,也许他的身上,真的有你值得学习的特征呢?

这个问题,“邻居家的小孩”没空去回答,而我们也不愿真的去思考。直到在这个夏日的时候,我读到了一本书:《不如去闯》,作者是李柘远。他生于1991年的厦门,今年还不到30岁。


李柘远

当我读完他写的这本书,发现他就是我们口中常常提到的那个“邻居家的小孩”——优秀、成功、自律、成熟、目标明确。所有的优点,在他29岁的生命里都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但作者并不是用一种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也不是用一种沾沾自喜炫耀的口气,他只是用非常朴实的话语,将发生在他生命中的一件件事,娓娓道来,告诉我们。在这些事件中,就包含着他为什么成功的原因。

那他的人生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

全书经历了作者人生中三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让我们从中一起找寻下,作者他成功的原因。

第一阶段:高中的目标——耶鲁大学

李柘远生于中国南方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虽然有着全国闻名的厦门大学,但毕竟不论是高中还是大学的资源,还是远比不上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如果是个“安分守己”的“乖”学生,也许他们的目标的上限,就是考取中国最第一流的大学——清华、北大、复旦、交大,而这的确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了。

而李柘远不那么认为。从小,他的成绩就非常优秀。在初三升高一的暑假,他偶然看到一份关于复旦附中学生被美国常春藤大学录取的消息。他的眼界一下子就变得开阔——原来在世界的另一边,还有那么多优秀的大学!从此他就定下了大学一定要考取全世界最好大学的目标。

在高二升大学的暑假,他得到一个机会,游学了美国的耶律大学,还住进了美国前总统布什曾住过的寝室。这一次的游学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此,耶鲁大学成为了他唯一的目标。

这是李柘远成功的第一个因素:有着非常明确而清晰的奋斗目标

当这个目标确定后,他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而这个计划,现在看来有些疯狂。

因为在之前,没有一个厦门,或者说福建省的高中,有人被耶鲁大学录取过。对于庞大却又有些自傲的常春藤大学来说,厦门太小了,太不起眼了。他们认为优秀的学生资源应该都在中国的大城市,这是他们的固有思维。

而且,申请耶鲁大学这样的美国大学,不光要看成绩,还包括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比如:课外的活动、体育的成绩、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但中国的学生,更多将时间花在了繁重的课业上。

所以,从我们现在看来,这真的不是一个很容易达成的目标。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李柘远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李柘远在高三学业最繁忙的上学期,请了整整2个月的假(9月-11月)。是不是非常的疯狂?当然,请假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他首先得说服校长,再去说服班主任,甚至要承受流言蜚语的侵扰(传说他走了后门,拿到特权,才有请假的机会)。

不过,既然选择了前方的目标,何惧往前的阻力?

这3个月的假期,李柘远需要完成两件非常重要的事:

第一,在托福、SATI、SAT II (美国高考)这3场考试中考出优异的成绩。

第二,准备申请耶鲁大学的全部材料,并且通过面试。

如果这两件事都能完成,耶鲁大学就不是一个遥远的梦。说易行难,真做起来异常困难。

为了自己的目标,安排详细的计划,并努力做到最完美——这是李柘远成功的第二个原因。

书里有详细记载了他的学习方法,还有申请耶鲁大学和面试的全部过程。如果你也准备申请美国大学,如果你也正经历一场非常重要的考试考验,书里的很多细节和方法一定能给你带来方向和激励。

2008年12月16日,对于李柘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这一天是耶律大学公布录取名单的日子。早上7点,李柘远打开电脑,深深吸了口气,输入了耶鲁大学的网站。他重重按下确认键,等待属于他的命运的来临——“Congratulations”这一个单词,跳入了他的眼中!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历史上第一位来自福建,来自厦门的被耶鲁大学本科全额奖学金录取的本土学生。

很快,这一消息传遍了厦门的高中。而李柘远,也成了一个最励志的榜样。

梦想还是要有点,万一现实了呢?虽然通往梦想的路,崎岖而艰难,其中的痛苦艰辛,只有经过的人才会明白。但当梦想实现的那天,那种幸福的感觉,永远让人难以忘怀!

第二阶段:在精英的世界里涅槃——求学耶鲁大学

书的第二部分,讲的是李柘远在耶鲁大学的生活。

常有人会有疑问,在中国读大学和在国外读大学,能有什么大区别呢?只要你真心想学习,在哪里不都一样吗?还不如省点钱,在中国读书算了。这句话看似不错,但李柘远却告诉我们他觉得最不同是:环境和身边接触的人。这一点是中国的大学生活无法给予的。

中国的大学,往往是严入宽出。不知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现象,在一所普通的大学,学生最大的任务不是学习,而是游戏、恋爱、旅行,甚至在近几年,开始了做生意。即使他们这么的悠闲,但只要在考试前突击通宵几晚,往往也能混过期末考试,拿到一个大差不差的分数。

而这样的现象在耶鲁大学可能出现吗?不可能。美国的大学教育是严进严出。想进入一所好的大学,非常不容易。这也造成了美国常春藤大学汇聚了全美国、甚至全世界的精英。他们中有商人的子女,有政界精英的后代,甚至有国外王室的成员。

还有一点就是严出。在美国的耶鲁大学,学业非常繁重。想要取得一个好成绩(B+以上),不经过100%的努力,根本达不到。或者说,以国内大学的那种学习强度,不光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甚至想毕业,都不容易。

在书中,李柘远给我们举了1个例子:关于如何第一次写一篇论文。

在耶鲁大学的课堂中是怎么上课的呢?

一般每门课都是会按小班模式,一位教授带领不超过15名学生,围绕一个核心话题进行课堂讨论和讲解。课后,教授会要求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仔细构思,写一篇逻辑严密的论文。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即使优秀如李柘远,也是拼了命才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方式。

在某次课后,教学给了学生一份作业:关于课堂上提到的内容,提交一份论文。这份论文,将会进行正式的打分。在提交正式的稿件前,需要先通过邮件发给教授一份草稿件。这是李柘远第一次写论文,也是他在慢慢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但时间不等人,等李柘远发送草稿给到教授后,结果有点悲惨——虽然教授的言语很含蓄,但他知道,第一次的论文草稿失败了。

收到教授的回复是在周四的下午,下周一早上就要提交正式的论文。因此,离提交正式的论文,还有剩下3天的时间。如何在3天里,能取得好的成绩?

李柘远给自己订了非常详细的计划:

1. 约见教授面对面讨论论文中的问题。(周五早上)

2. 再次研究课堂笔记,仔细分析行文结构和论点。(周五下午)

3. 重新构思,列好提纲下笔。并完成第一稿。(周六早上)

4. 细读全稿,二次修改,完成第二稿。(周六下午)

5. 约见写作中心的老师,获得意见。(周日上午)

6. 进一步修改,并完成终稿后提交。(周日下午)

这是李柘远在大学的一个周末,也是千万耶鲁学生度过的一个周末。有毅力、有计划、有行动力,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内,一步步野蛮成长。而我们呢?也许是早上睡一个懒觉,起床吃个中饭,下午看剧刷手机,晚上吃个大餐,看看综艺,嘻嘻哈哈一个周末就过去了。除了长了一点肉外,似乎毫无长进。

这就是李柘远成功的第三个原因:行动力与时间管理能力极强

第三阶段:为了未来,拼搏在职场

文章的第三部分,写了关于职场。

投资银行,这是李柘远为自己选的目标。而李柘远最后入职的公司,也是投行中巨无霸:高盛

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又是在工作强度非常大的投行,该怎么做才能脱颖而出呢?李柘远给到了我们的答案,也是他能成功的第四个重要原因:不断挑战自己的舒适区

在书中,李柘远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

我们知道,投行有非常大一部分比例的工作就是为客户公司的上市,提供IPO(首次股票公开发行)服务。这是关于李柘远,作为团队的一员,去帮助一家公司顺利上市。团队中有执行董事,有经理,还有作为分析师的李柘远。虽然分析师的工作很忙,很琐碎,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分析的工作,但相比执行董事和经理,要承担的沟通谈判工作并不多的。

也许一个普通的员工就会让自己在舒适区里呆着,做着自己熟悉的工作。但李柘远却不那么做。他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舒适区。他承担了很多沟通、协调、谈判,甚至需要做决策的工作。这些工作对于一个初入社会的职场人而言,并不容易,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非常成功的完成了这些工作,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让我们试想下,如果李柘远仅仅做好自己的份内活,而不去挑战自己,是否会有几乎让其他人留下那么好的印象呢?

在我们的工作中,很多人喜欢呆在自己的舒适区,因为那里最安全,最不会犯错。但当我们觉得舒适的同时,我们却没有成长。所以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去挑战自己的舒适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成长。

尾声

从考试到求学,再到职场。李柘远在这部书中,和我们诉说了他成功的原因。如果您有时间,希望能仔细读一读,相信一定也会得到自己不一样的收获和感悟。

愿通过这本书,能缓减一点我们对未来的焦虑,找到自己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共勉!

本文重点讲:励志音乐背景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

关于作者: mmq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