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45周年纪念日已过去一周,今天才写出此文寄托哀思,实在惭愧。一则最近事情太多,实在没有太多时间静心读写;二则对于党史,特别是对周总理生平事迹的研究学习,必须抱着慎之又慎的态度,不容许有丝毫马虎,对于部分事实和观点,我希望能找到确切的出处;三则本人学识有限,对于众多的研究观点,一时难辨孰是孰非——其实直到现在,我的认识依然浅薄。但好在众多的观点,均非主观臆断,也都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敬仰,而且网络平台是非常适宜互相交流学习的,我不成熟的观点,正好可以接受方家的批评指正。因此,不揣愚陋,以为此文,一表哀思,二求指教,是为笔者之心声。
2021年1月8日,我去学校参加家委代表会,从蒋校长的讲话中,我才突然意识到,当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周恩来总理逝世45周年纪念日。蒋校长用简洁的语言抒发了对周总理的深深敬仰和无限缅怀,并和大家一起诵读了周总理19岁赴日本留学前写的一首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首诗气势豪迈,流传很广,我也曾读过。但以前并未细细研读,并不能深刻领悟这首诗主旨和内涵。近几天我翻阅了一些前人的研究论述,现将其主要观点,及自己的感悟,整理为下文。
日本学习期间的周恩来(站立者右二)及其同学
周恩来赴日留学
1917年,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从南开中学毕业。那时中国正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许多有志青年都希望放眼望世界,出国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日本和中国都处于世界的东方,渊源深厚,文化相似,明治维新前都处于封建社会,国情相似。但中国的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都以失败而告终,日本却从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众多仁人志士都很想去学习日本成功的经验。
由于日本和中国隔海相望,赴日留学比较方便,留学期间的开支也比较小,而且日本政府为了争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很欢迎中国留学生。那时中日两国之间有一个代培留学生的协定。协定中规定:中国学生凡能考取指定的日本大学,可以享受官费待遇,直到学成返国为止。
周恩来家境贫寒,很希望能得到这个待遇,以解决留学的费用问题。但官费考试前还要在日本预科班学习备考,这期间的生活费从何而来,让周恩来很是发愁。
这时,好友于树德雪中送炭,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于树德是天津静海人。五四运动前几年,天津的学生运动就开始活跃。当时周恩来在南开中学,于树德在天津政法学堂,在共同参与学生运动中,一来二去就熟识了,关系逐渐密切。五四前夕,于树德也打算赴日留学,他的家境稍好,筹措了300块大洋的留学费用。恰在于树德临行前,他得到了天津政法学堂给他的一个公费留学名额。他立刻想到周恩来,便十分高兴地跑到南开中学,对周恩来说:“翔宇,好消息!学校给了我一个公费留学名额,我自备的300块大洋给你,我们一起去日本吧!”300块大洋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周恩来犹豫再三,基于赴日本留学、追寻救国救民道路的强烈愿望,他还是高兴地答应了。(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东宾先生的论文《于树德——革命者与合作专家》)
临行前,他心情激动,思绪起伏,于是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篇。1919年3月,为投身到国内的革命事业,周恩来决定回国。张鸿诰等几位同学前来饯行,并请留言,周恩来再次写下了这首诗。张鸿诰一直将其收藏在身边,直到1977年初,为纪念周总理逝世1周年,张鸿诰将珍藏了58年的手迹交给了邓颖超,后来又捐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
周恩来为张鸿诰题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
(1)关于大江的解释,有以下三种观点:
观点一:大江,语出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里泛指气势豪迈的歌曲。
观点二:就是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旅日期间,周恩来曾在日记本扉页上抄写有这首诗,并在这首诗旁,全文抄录了苏轼的“大江东去”词,似乎明确其是专指,而非“泛指”。
观点三:这是受梁启超诗歌的启发。
1903年,梁启超从日本横渡太平洋,去美国求学,此行写下了几十首诗,其中的《太平洋遇雨》写道:“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人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此诗取苏轼“大江东去”之典故,反其意而用之,把戊戌变法前后自己经历的艰难困苦,比作风浪对自己的淘洗磨练,表示自己虽经变法失败仍不失英雄本色。诗中不仅巧妙地把“浪淘”和“远游”联系起来,而且充分抒发了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进取精神,这就自然容易引起满怀壮志、去国远游的周恩来的联想,于是便用啸歌“大江”来抒发他不畏前路艰险、决心迎斗风涛的壮烈情怀。(见宋实《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诗别解》,载于《学习与思考 1982年04期》)
按:赴日留学前,青年周恩来豪情满怀,吟诵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自然之理,但他当时很可能不仅吟诵了这首词,还吟诵了类似的其他诗词。作诗之时,他以“大江”入诗,既记当时之实景,又抒豪迈之感情。另外,《念奴娇·赤壁怀古》虽然气象雄浑,但情感苍凉,周恩来受梁启超影响,反其意而用之,赋予其积极的含义,似乎更符合当时作者心境。
(2)关于“掉头东”,有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认为诗中的“掉”应该是“棹”,因字形相似而被误认为是“掉”。“棹”就是划船的桨,代表船的意思。“棹头东”,即坐着船向东航行。(赵金九《“棹头东”,不是“掉头东”——对周总理“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的解读》)
观点二:掉头东,语出梁启超的《去国行》,这首诗写于他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时。诗一开始即说:“呜呼!济艰乏力兮儒冠容容,佞头不斩兮侠剑无功。君恩友仇两未报,死于贼手毋乃非英雄。割慈忍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最后两句又说:“前路蓬山一万重,掉头不顾吾其东!”梁启超表达了学习日本明治维新,以求变法图强的愿望。周恩来东渡时立志救国的抱负和向日本寻求真理的心情,与梁启超有一定的近似之处。周恩来也十分景仰梁启超,曾熟读他的著作,于是化用了梁启超诗句。
按:“掉”与“棹”行书写法十分相似,从现存的那幅周恩来手迹中难以辨识当初书写的究竟是哪一个字。但“棹头东”的说法稍失平淡,相较之下,“掉头东”化用了梁启超的诗句,表达了追求真理的坚定决心,在语境上也十分贴切。所以,当以第二种观点为是。
中学时代的周恩来在天津留影
邃密群科济世穷
这一句的解读分歧较大,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观点一:认为邃(suì)密指深入细致地研究,群科指各种科学,济是拯救、变革之义,世指社会、国家,穷指濒临绝境。合起来的意思是说,周恩来想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各种科学知识,来挽救国家的危亡。
观点二:同意对其它字词的释义,认为“济世穷”是“济世之所穷”,即扶助救济世上所缺少的东西之意。周恩来认为当时中国所缺少的是国魂、国性,亦即群众的觉悟。因此,这句诗文想表达的,是他立志学习各科知识,并用来改造中国社会的“举国痴顽”状态,即用科学文明对群众做启蒙工作。(刘宗汉《<大江歌罢掉头东>》诗新析)
观点三:将“群科”释为社会科学、政治学说,“济世穷”释为“穷于济世”,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国内流行的社会科学和各种政治学说都不能拯救国家的危亡。认为这句还是受梁启超的《去国行》的影响,是从其中的“济艰乏才兮儒冠容容”点化而来的。梁启超以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眼光,看出传统的儒家学说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周恩来则以一个先进的革命青年的眼光,进一步看到当时国内流行的各种政治学说,包括资产阶级的各种救国论, 都不能够改造那个黑暗的社会。(宋实《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诗别解》)
观点四:认为“群科”就是指当时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所提倡的“德、智、体、群”四育中的群育,群育指的是资产阶级政治学。
按:第四种观点以张鸿诰为代表,他是周恩来好友,所以其观点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伍夫樵先生对此进行了反驳,理由是,如果群科就是群育,为什么不用群育这个现成的概念呢?我也赞同伍夫樵的观点,群科应该不等同于群育。
从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来看,他深入细致钻研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应该更是挽救国家的危亡。所以,我也不赞同第二种观点。
从周恩来自身性格来看,他不大可能对国内流行的社会科学和各种政治学说都持一种否定态度,所以,我也不赞同第三种观点。
周恩来1918年摄于日本
十年面壁图破壁
面壁出自达摩祖师故事。据《五灯会元》载,达摩住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们不知道他在干什么,都说是在看墙壁。
破壁出自《名画记》,书中记载,南北朝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没有眼睛的龙。他说:如果点了眼睛,龙就要飞走。别人认为这话说得荒唐,他于是点了龙的眼睛,不一会儿雷电大作,毁了墙壁,巨龙乘云飞去,而没有点眼睛的龙还在墙上。
对这句的解读也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认为使用“面壁”典故来表达自己潜心用功,刻苦钻研,用“破壁”典故表达学成之后,像破壁而飞的巨龙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
观点二:认为诗中的两个“壁”字代表一件事——那就是借喻尚未觉悟的群众。当时群众尚未觉悟,犹如石壁。而周恩来下定决心,要以坚韧的毅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即诗中的“十年”)最后感化群众。群众一旦觉悟了,也就等于石壁溶化了(即“破壁”)。(刘宗汉《<大江歌罢掉头东>》诗新析)
观点三:认为这句是反用典故,是说以往十余年的学习形同面壁,没有求得“济世”的真理。“图破壁”也不是将来的理想,而是现在的行动。正因为以往十余年在国内的学习形同面壁,没有找到救国的道路,所以才希望打破现状,冲出牢笼,以求别造。(宋实《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诗别解》)
这种观点不同于大多数人的解读,但仍有史料依据。旅日学习期间,周恩来在一本日记本的首页写下这样一段话:“我今年19岁了,想起从小儿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既无脸见死去的父母于地下,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若大着说,什么国家、社会,更是没有尽一点力了。”
按:这三种观点分歧特别大,甚至是矛盾的。同于对上一句诗的解读之理由,我认同观点一。
周恩来1917年在沈阳写给同学的寄语
难酬蹈海亦英雄
对此句的解读,意见分歧集中在“蹈海”一词。
观点一:“蹈海”使用了陈天华的故事。陈天华是近代民主革命家,华兴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1903年曾赴日留学,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歧视并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留日学生发动了抵制这个规则的强大运动。为了激励人心,陈天华在12月7日留下《绝命书》万余字,次日蹈海自杀。
观点二:认为“蹈海”典故源于鲁仲连义不帝秦。《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记载其言语:“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於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蹈海”不仅有陈天华的典故,并且还受梁启超《去国行》“不幸则为僧月照”等句的启发。梁启超在《记东侠》中记载:月照是日本僧人,曾为西京清水寺住持,为人慷慨重气节。后来壮志难酬,为了不累及友人,无奈蹈海而死。(宋实《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诗别解》)
观点三:晚清时期,出洋寻求真理亦称“蹈海”,而“难酬蹈海”意为“无法满足出洋留学的要求”。这里借用了日本人吉田松阴的故事。吉田松阴在明治维新前打算学习西方文化,准备乘坐美国舰船游历时,被美国人交还给日本当局。监禁起来。然而“其志不少挠,忧国之心益切。”所以,认为这句诗是说,我们都有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宏伟志愿,即使不出国留学也是“英雄”,这是周恩来安慰那些不能留学的同学。(刘宗汉《<大江歌罢掉头东>》诗新析)
观点四:认为在解释“蹈海”时,不宜拘泥于历史典故或事件,即使运用典故,也只是取其相似之点。周恩来已经树立“济世穷”“图破壁”的理想,断不会因为难以实现,便效陈天华或鲁仲连投海而死。诗中的“蹈海”表现一种赴汤蹈火的精神,献身祖国的精神,百折不回的精神。
按:我认同观点四。
1918年,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等途经日本,受周恩来等南开中学留日学生欢迎
周恩来19岁写下的这首诗,虽然研究者对其词句释义各有不同,但对其主旨却无争议。诗作真实反映了一位热血青年立志报国的远大理想。我们今天读这首诗,仍为其豪迈气概所感染,精神倍受鼓舞。
本文重点讲:励志短句致自己奋斗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