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爱喝酒,而且酒量很大。据他自己说,酒量大的优点,曾经救他一命。
1998年,俞敏洪拎着刚从新东方教室收的补课费200多万往家走。那时候银行周六周日不营业,但校外补习机构的报名学生在周末却是最多的。
200万的巨款,这笔钱放哪里?当时新东方教室很破,俞敏洪拎着钱往家走。在到家门口的时候,遇上了劫匪。劫匪给俞敏洪注射了烈性麻醉剂(动物用),劫得200多万后扬长而去。
直到2005年的时候,这伙人才被北京警方抓获并全部被判死刑。据媒体报道,在抢劫俞敏洪之前,这伙人以同样的方式作案7次,都是注射大型动物麻醉剂。
俞敏洪是惟一幸存者。俞敏洪后来说,活过来可能是因酒量大。
裁员4万
不行就喝顿大酒散伙
9月17日,俞敏洪在内部高管会议上说,秋季课程结束后将停止小学和初中学科业务的线下招生,各个城市接下来也将逐步关闭教学点。
收缩小初的线下业务,主要是因为时间和价格限制,在现在的政策环境下,“调整迫在眉睫”。各地分校校长积极尝试素质教育等新方向,“大不了尝试所有业务都失败了,新东方账上没钱了,我们喝顿大酒就散伙。”
新东方原本的计划是在8月底裁员4万人,但截至9月中旬裁员还不到1万人。一名参与会议的高管表示,到年底裁员人数将超过4万人。
俞敏洪说,“从出国到中小学,新东方曾经历过重生,接下来也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不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托管中心,都试试看哪种能跑通,反正新东方账上还有钱”。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5月31日的2021财年,新东方营收42.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6.55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87亿元),同比下降35.03%;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3.34亿美元。具体来看,2021财年新东方来自K12课后辅导、备考和其他课程的营收为36.67亿美元,占总营收85.8%,占比连续3年增长;在线教育收入2.11亿美元,占总收入4.92%,同比增加37.91%;幼儿园与中小学校、教材开发和发行、留学咨询和海外游学等其他服务营收3.99亿美元,占总营收9.33%。
截至2021年5月31日,新东方聘用5.42万名教师,主要由全职教师组成,其次是合同教师。另外,新东方在全国共有122所学校,1547所学习中心,11所书店。
9月14日,东方优播关停了K12阶段学科类培训业务。东方优播是新东方控股子公司新东方在线(01797.HK)旗下的在线直播课品牌。
东方优播CEO朱宇发布朋友圈称,新东方在线已决定全面关闭旗下K12业务东方优播,并已全面启动学员退费和员工裁退补偿工作。公司目前资金充裕,预计将在10月之前完成退费和裁员工作。而朱宇本人则计划前往山区支教,为共同富裕做贡献。
新东方从去年初的13美元/股左右,上涨到了今年初的19.97美元/股,而如今新东方的股价为1.94美元/股,网上很多人说俞敏洪哭了。
新东方的转型
1993年新东方成立,在此之前,作为北京大学的年轻教师,俞敏洪偷偷摸摸在校外干着开补习班的“副业”。俞敏洪经常一个人拧着浆糊桶,在北大附近贴小广告。他回忆当时有一个学生看到他贴广告,然后说道“俞老师,我帮你贴,我不仅帮你贴,还帮你看着不让别人撕掉”。
成立之初的新东方并未涉及到K12赛道,唯一的业务就是针对大学生和高中生补习英语。一直到2000年左右,新东方的学员中依然只有高中生和大学生。后来随着整个k12行业的高速发展,新东方才逐渐在此赛道上投入。
今年7月份,双减政策出台,K12赛道状况不断,众多企业纷纷选择转型甚至是退场,跑路、破产、裁员等消息屡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巨人教育倒下,东方优播关闭,字节教育业务的大量裁员,华尔街英语人去楼空。
从学科培训向素质教育转型,成为K12赛道教育培训机构保命的重要方向。
有数据显示,艺术类培训企业正在快速增加。目前我国有37万家艺术类培训相关企业,而自“双减”政策发布以来,艺术类、体育培训类相关企业新增了3.3万余家,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9%。
新东方的转型之路有两条:
9月25日,新东方召开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品牌升级发布会。
新东方将对现有的四六级项目、考研项目、出国考试项目、教资项目、财会项目进行全面升级,未来也将拓展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等教育培训项目。
俞敏洪表示,对新东方而言,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的升级不是转型,而是坚守和回归。
另一方面,新东方宣布成立北京新东方素质教育成长中心,下设艺术创作学院、人文发展学院、语商素养学院、自然科创空间站,智体运动训练馆、优质父母智慧馆六大板块,包含儿童美术、书法、编程、口才、象棋等素质教育类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新东方也对此次成长中心的成立表示,素质教育的时代来临了。
笔者以为,对K12赛道上校外教培机构,转型方向需要围绕如何提升孩子们的“能力”这一主题,这种能力不是应试能力,校外教培机构不再是“应试的小食堂”而应该成为能力提升的“教练”,需要与“围绕学校考试得高分”这样的目标彻底切割。
关于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笔者以为可以包括四个大方面,这样的方向应该是教培机构新的生存机会:
第一点,健全人格的养成、坚持力、意志力、团队协作等;
第二点,在艺术领域的审美能力,比如美术、书法、音乐乐器等;
第三点,强健体魄的养成,体育、舞蹈、传统武术等。
第四点,理性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动手拆卸、组装能力、实验能力、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等。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在素质教育的赛道上,几乎任何机构都处于摸索阶段,而更难的是,校外教培机构已经形成了围绕“应试教育”的能力搭建,大量的师资力量更擅长教语数外,如果开发新的培训教育体系,从哪里获得新的人力队伍?
关键时候的“冗余能力”
教培行业的风暴,并不是一项孤立的事件。
中欧商业评论的文章认为,新冠疫情之后,中国已正式进入“风险社会”。什么是风险社会,意味着什么,对组织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如何变革才能活下去?
此次教培产业的风暴并不只是千万教培行业内部人的事情,它是一场深度变革的开启,是亚马逊丛林地第一只震动翅膀的蝴蝶。摩根士丹利在双减政策发布之后出了一份报告认为,从一系列事件来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正在重置,从以往经济增长优先转到更重视分配、兼顾公平的方向上来。
在中国,这样的“风险社会”并不像西方那样是由资本主宰的,而是在国家力量的掌控之下。企业管理者和个人需要预判行业前景、灵活应变,才能在这个新的环境下尽力生存下去。
在这样的风险社会当中,组织的决策者需要有领先一拍的趋势预判和风险意识。在新的社会变动中能扮演什么角色,及时发现风险和机会点,与此同时,尽可能地分散风险,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与其追求高风险的高速增长,不如转向更为稳健的多元策略。
最佳的选择是及早具备风险意识,锻炼出冗余能力——一项平时看起来无用的能力,在危机时刻很有可能帮助渡过难关。
对教培行业来说,当突然的黑天鹅降临的时候,冗余能力体现在可以实现多元化素质教育的组织转型能力和师资队伍。原来专注于培训语数外的,但是在艺术和体育类的培训上也具备一定的可延展性,或者面向大学教育、成人专科再教育领域也有适当的资源储备,这样的冗余能力在关键时刻能够帮助K12赛道上的教培机构“留得青山在”。
国家意志与资本力量
当没有国家意志进行强力干预的时候,所有的资源配置完全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完成,那么,资本的力量会日益巨大,绑架一切。
如果对校外教培机构不进行调节干预,在纯粹市场化的作用之下,高收费,高投入校外培训对学生家长来说造成了“剧场效应”。明明制度内的教育是“义务教育”,而制度外的培训教育却制造过度焦虑,甚至成为部分家庭的重大负担。
人民日报旗下公众号侠客岛的文章,深入剖析了校外教培机构的野蛮生长,导致教育不公平乃至一系列后果的内在逻辑:
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必须坚持公平优先,而非逐利。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定职能,不承担选拔、筛选功能,均等化是基本要求。在这个阶段,如果任由校外培训机构制造焦虑、超纲培训,破坏的将是整体教育生态的均衡。
试想,假设小学一个班30人,29人都上了培训班,剩下那1个是去还是不去?培训机构在资本运作下,直接砸年薪百万从公立学校挖名师,搞得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人心浮动。这就是“剧场效应”。前排的人站起来了,逼着后排的人不得不都站起来。于是,整个社会的教育生态就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超前”,也越来越畸形。
俞敏洪的大酒会怎么喝?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面向K12的校外教培公司纷纷垮塌,对新东方来说,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赶路了。
从培训的需求来说,K12赛道的需求量显然是最为庞大的。中国的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考入好的初中、高中,对校外辅导几乎不计成本地投入。但是,市场需求量大,意味着竞争也激励。从跟谁学到作业帮,从猿辅导到高途,线上教培崛起了大量的品牌,让K12这个领域呈现出内卷发展的态势。
而且,这些新生的线上教培机构,它们以互联网为工具,疯狂投入烧钱,大打广告战和营销战,在这方面,传统的新东方未必是这些后来者的对手。
但是,新东方诞生伊始的基因里,核心能力是面向成人的英语培训,包括托福、雅思、GRE之类的考试。如果新东方将K12业务转向国家鼓励的素质教育,同时,曾经擅长的成人培训也回归战略重心,从降低企业长期风险上来说,不是一件坏事。
俞敏洪说,新东方账上没钱了,我们喝顿大酒就散伙。我认为这虽然不排除悲观的情绪,但更多地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激励,以新东方的“冗余能力”,开辟新的道路依然有机会活得很好。
俞敏洪喝散伙的酒还是喝触底反弹的庆功酒,要让子弹飞一会再看。
来源|首席商业评论[ID:CHReview],深氪新消费,作者|老刀,封面图|网络
本文重点讲:企业励志标语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