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五届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在青岛开幕。本届论坛由海尔集团和加里•哈默管理实验室(MLab)联合主办,以“体验迭代 价值循环”为主题,吸引了全球数百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探讨物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之道。
每一届的“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都聚焦在解答企业困惑,分享管理创新和实践成果上,也被称为全球管理学界的“达沃斯”。
今年的论坛尤其精彩,埃德蒙·费尔普斯、加里·哈默、丹娜·佐哈尔等全球专家都进行了相关演讲,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也分享了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最新管理探索与思考。
以下是论坛嘉宾的分享,以及张瑞敏演讲中极具启发的22句话。
编 辑:允允
来 源:正和岛
01、最新重磅内容,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干货集锦
埃德蒙·费尔普斯:
释放员工的潜力,
就是要赋能员工精神层面的回报
01.
符合生产加贸易这一古典经济模型的某些国家有幸见证了“创新经济”的崛起。我在《活力》一书中写道:“其核心在于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一个构思、创造、营销乃至采纳新事物的空间。”
02.
许多从事想象和创造类工作的人在享受精神满足的同时也能产生一种非凡的荣誉感:能够投身某项事业,迎接挑战,表达自我,实现个人成长。
03.
海尔集团的人单合一模式找到了突破口,任何人都可以凭借有竞争力的预案,竞争上岗,员工不再是被动执行者,而是拥有三权的创业者和动态合伙人。
加里·哈默:
集体智慧大于个体,
也是企业未来破局的方向
01.
我们要如何建立一个扁平化、互联性、快捷型的组织,如何避免出现层级化、筒仓型、缓慢性的组织,对世界各地的大多数组织来说,这都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总体来看,世界各地的领导者们仍然大大低估了集体智慧、自组织的力量。
02.
科层制组织的反应速度是相当缓慢的,在六七层级的企业中,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吸引到领导稀缺的注意力。领导从感知到变化,再到做出决定和响应,这之间有很长的滞后期,这就是为什么大公司几乎总是被未来所抛弃。
03.
从本质上讲海尔正在建立一个组织,它是流动的,可以简单地移动、适应和重新调整。没有传统科层制系统的条条框框,这背后的设计目标相当简单,但却非常强大。
张瑞敏:
一、继续做“恐龙”,只会被淘汰
01.
第四次工业革命引进来了,对全世界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在这个挑战当中,你要么自我进化,与时代共生存,要么你就自我僵化,被时代所淘汰。
02.
要建立一个体系,最大的难度在于改变观念,就是把你原来传统的思维去掉。
03.
生态品牌体系总结起来就是“三自”和“三新”:“三自”——自主人、自组织、自循环;“三新”——新模式、新生态、新范式。“三自”从“自主人”开始。所有的员工从原来企业中的被动执行者变成自主人。变成了自主人,才可能到第二个“自”——自组织。有了自主人这一基础才能变成自组织。自组织颠覆了科层制。所有的小微、链群的基础是自主人。实现自组织再进入第三个“自”——自循环、生态价值的自循环。原来企业创造的是产品价值,把产品卖出去后交易完成了,没有“自”循环。但是生态品牌提供的是一个场景,一直不断自循环。“三自”对应“三新”。第一个“新”是新模式,以人单合一为基础的新模式。第二个“新”是新生态,以链群合约为基础的新生态,第三个“新”是新范式,是以生态品牌为基础的新范式。生态品牌的创造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且“三自”和“三新”不是静止的、而是无穷循环的。
04.
真正的思维不是人云亦云,不是跟着经典模式做,而是要反思自己,哪怕自己过去曾经成功,今天也不能路径依赖,也不能照着昨天的路走,而是要反思自己所做的这一切,和时代有哪些不相符的地方。
05.
“人单合一”最重要的是把自然人、经济人,变成自主人。这不是一个有围墙的花园,而是变成一个热带雨林,所有的人在这里面都可以发展。
06.
在企业里面,所有的CEO都有这三个权:决策权、用人权、分配权,而员工没有。其实所有的员工,在工业时代以前本来就是一个自主人,工业革命之后为了大规模制造,把所有的权力收上来,你只是一个被执行者,只是一个工具。所以现在要把三权再归还回去,员工才有可能成为自主人。
07.
在自然界中,恐龙灭绝后才有了哺乳动物爆炸性增长,为什么?因为没有天敌了,食物充足了。企业里面权力都在CEO手里,那CEO就是这个企业的“恐龙”,这个恐龙应该消失,所有人才能发展起来,活力也才可能释放出来。
08.
GEA的CEO凯文·诺兰说,原来GE在全世界最著名的是六西格玛,它是一种操作书,是一种说明书,但人单合一是一种哲学。
09.
人的价值最大化,这是一个是永恒的目标。
10.
为什么一些企业仍然在用科层制?因为它可以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人的创新精神没有办法顾及,只能够放弃。
11.
没有科层制,员工围绕什么转?围绕着用户转。我发现市场用户需求,我们融合在一起,你马上来创造,创造之后马上看用户体验好不好,好就继续创造,不好就马上改正,这就是零距离,既是创造性的破坏也是创造性的成果。
二、传统企业倒闭了都找不到原因,
生态企业是一场“无限游戏”
12.
链群合约的体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西方现在的量子管理完全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的传统哲学体现为八个字,“整体关联、动态平衡”,这也是群经之首《易经》所体现的。
13.
阴阳五行图中木、火、土、金、水是相邻相生、相间相克的,物质间互相依赖。水生木,木生火,但水又灭火。这就好比企业,在市场中成为第一是因为有竞争者也有共创者,不能自认为自己是老大,其实只是生态当中的一部分而已。
14.
现在制造业企业倒闭主要因为两点,库存和应收。但到倒台那一天,想查一下造成库存和应收的责任人是谁,却查不出来。因为企业里面各个部门是分割的,研发说自己研发很好,卖不出去跟自己没有关系。制造说我制造很好,没有销售出去。销售的说运输没有及时运到。总而言之,大家都可以找理由说不是自己的责任。
15.
链群合约是无边界的自组织,体现了生态的三要素——共治、共创、共享。共治为共创,共创产生价值后共享,再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参与共治,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人指挥,就是自我指挥。
16.
海尔的人单合一自组织实现了真正的功能感知,就像水母一样。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要早,水母没有大脑,没有中枢神经,但它下面一个触爪碰到猎物,其他的触爪自动把猎物包起来,把它吃掉,水母繁衍生存到今天,并不是靠先进大脑和神经系统。
17.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无限的游戏,就是三个词,自涌现,自裂变,自进化。自涌现就是从0到1,原来没有的我创造出来;自裂变就是从1到N,像阳台场景,有一个阳台场景,有多个裂变出来;自进化,就是从N到无穷大,像无限的游戏一样,一直进化到我成为这个生态领导者。
三、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
18.
罗纳德·德沃金在《民主是可能的吗》这本书里面写到,“人类尊严的两个原则:一个是内在价值原则,另一个是个人责任原则”。也就是每个人都有其内在价值可以发挥,而且,另外,每个人也有责任把价值发挥出来。但在企业里中是否能意识到这点,或者即便意识到,能不能创造这样的机会?
19.
物联网时代,单个产品可能不值钱了,但场景值钱;单个行业不要想成行业老大,所有行业都会融合起来。所以说产品会被场景替代,行业将被生态“复”盖。这里用了一个别字“复”,想表达的是“往复”,也就是不断变化、循环的意思。
20.
第三次工业革命全要素生产力只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三分之一。因为今天没有前两次工业革命那么多新发明,所以现在全要素劳动生产力不高。现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个机会,通过网器组合,创造出新场景。
21.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颠覆所有国家几乎所有的行业。所有的行业都要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中自我颠覆,否则就要被颠覆。
22.
所以苏格拉底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之所以他被认为有智慧,是因为他“自知自己无知”。苏格拉底从来没有想要提出什么新的思想,而是要成为新思想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出新思想。
所以,今天所讲的这一切,就是要让每个人把自己的潜在能力都发挥出来,实现德鲁克所说的,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
02、媒体评述:“人单合一”是中国管理界勇敢的探索
每年一度的“人单合一”大会,都是管理学界的一次“思想春晚”。今年的大会尤其精彩,堪称一次对“人单合一”模式的大讨论和对“生态品牌”的一次验证。
2018年5月,继产品品牌、平台品牌之后,海尔首次提出“生态品牌”的概念。“生态品牌”的目标是让生态系统中的每个攸关方都能以用户需求、用户体验为同一目标进行价值创造,并且能够从中实现自我价值。
实际上,这是张瑞敏先生“人单合一”模式的进一步实践落地。
对于其中的辩证关系,张瑞敏先生认为“人单合一是生态品牌的底层逻辑,生态品牌是人单合一的外在表现”。
此话何解?
先说“人单合一”。
站在管理的视角上看,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每一个人也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管理最大的挑战是——让无数人的个人利益成为组织共同的目标。
这一逻辑看似简单,实际上最难平衡。
大企业病的本质,也就是管理大于经营,各级的科层让企业的创造力消耗在了内卷和博弈之中。
在中国文化中,“利者,义之和也。”中国文化中的“利”是调和与平衡每个关系人的需要,不仅满足自己的利益,也设法满足其他人的利益,达到落实“义”的境界。
从这个角度上讲,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就是一种整合人性哲学与西方互利共赢理念,从而达到人性与自然平衡,并超越各个关系人的利益的一种“高维模式”。
在张瑞敏的思想中,管理应该是“无领导”的。在全世界有很多利益共同体,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帮你创造客户,怎么去把这些力量都整合起来,怎么去协同,怎么去创造。这才是企业应该思考的管理本质。
张瑞敏先生认为:“如果您能让企业的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企业管理中的诸多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也是基于这种思考和探讨,海尔在2000年就开始了“零库存”“分散性组织”的实践探索。
也就是说,这条路的本质是“让员工不要和公司博弈,不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是他自己和市场博弈。”
“人单合一”的最高境界就是张瑞敏说的去KPI化,“人人都是CEO”,一切由市场规律说了算。
在这种模式下,“生态品牌”是一种必然路径。单一的品牌再大,也大不过市场,巨无霸无法满足被细分过的差异化市场。
单一品牌能够成为第一,但却不能够生生不息地永续存在。
正如詹姆斯·卡斯说的,世界上有两种游戏,一种是有限游戏,一种是无限游戏。
现在的企业,要成为帝国,要成为第一,这就是以取胜为目的,这是有限的。而无限的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那就要提供用户的最佳个性化体验,永远没有尽头,才能够一直延续。这就相当于一个热带雨林,自己产生新的物种,无法重复,也很难模仿。
在这种逻辑下,“生态品牌”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没有生态品牌,就无法建立属于自己的热带雨林。
这是“人单合一”与“生态品牌”的辩证统一。
站在中国本土管理的角度看,海尔的“人单合一”探索,还具有更高层次的意义。
在国际管理会议上,当人们说“人单合一”这个词时,就像说“功夫”或者“豆腐”一样,没有什么翻译。
这是中国管理的一次巨大进步。
百年科学管理,美国有福特制、有德鲁克等管理大师,日本有丰田制、有阿米巴等管理思维,而中国在当下的大时代,也需要有自己的管理探索和思考。
张瑞敏先生在这条路上进行了持续的探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讲师韩煦博士认为,海尔的组织变革是当下中国制造业企业中最勇敢,同时也最有趣的社会实验。
其勇敢之处,在于选择了一条愿景光明却无先例可循的道路,每一步的前行和探索都将开启理论和实践的先河;其有趣之处在于,张瑞敏先生对组织模式的追问始于马克斯·韦伯,而终于德鲁克和熊彼特,与管理学研究对组织官僚制和个人创新精神之矛盾的思考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这也是中国管理学思想第一次走入“无人区”的思考。正如詹姆斯·F·穆尔所说,海尔的理念在其他地方都没有发现,在这样的生态体系当中,让每个人能够进行自己的贡献。也如同丹娜·佐哈尔的判断,海尔应该成为未来管理模式的典范和原型。
管理大师德鲁克有一句名言:“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而是延续过去的逻辑。”
今天,时代的快速变化,对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海尔在这方面的探索,无疑为后来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当下,许多企业正深受“转型焦虑”之苦,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人人都是CEO,可谓是企业管理界在迷雾之途中的一盏“航向灯”。
更重要的是,张瑞敏和他的“人单合一”思想,告诉我们一个简单但极具力量的道理——“企业转型”的本质是“人的转型”。
“企业即人,管理即借力”,张瑞敏的思考和实践,不仅仅是“一家之言的小乘管理”,更代表中国管理界,站在了时代前沿。
本文重点讲:励志的视频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