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球商业地理”祝愿每位球球,在新的一年内,莫打擦边球,以钻地球的精神,让事业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最后誉满全球!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望书归·捣练子》
(宋)贺铸
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
《生查子·元夕》
(宋)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花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喜春来》
(元)张雨
江梅的的依茅舍,石濑溅溅漱玉沙,瓦瓯篷底送年华。问暮鸦,何处阿戎家?
《齐天乐过红衫儿·元夜书所见》
(元)张可久
红妆邂逅花前,眼挫秋波转。相怜,天,愿长夜如年。看鳌山尽意儿留连。俄延。翠袖相扶,朱帘尽卷。妙舞清歌,亸袖垂肩。香尘暗绮罗,小径闲庭院。回步金莲。半掩芙蓉面,慢拈桃花扇。月团圆,共婵娟。无计相留恋。遇神仙,短因缘。回首蓬莱路远。
《凤凰台上忆吹箫·守岁》
(清)纳兰性德
锦瑟何年,香屏此夕,东风吹送相思。记巡檐笑罢,共捻梅枝。还向烛花影里,催教看,燕蜡鸡丝。如今但,一编消夜,冷暖谁知?当时。欢娱见惯,道岁岁琼筵,玉漏如斯。怅难寻旧约,枉费新词。次第朱幡剪彩,重帘畔、斗转蛾儿。重验去、卢郎青鬓,未觉春迟。
一
过年到底意味着什么?是祭祀。对,没错。是欢娱。对,也没错。但少了一个字眼,总觉得很不完整。那就是团圆。
说起来,吃喝玩乐穿衣打扮在日常都可以很好,和这些日常比起来,过年已经没有特别性。但是,父母在不远游的社会伦理,已经被当下的发展解构得体无完肤,只有过年,大家才有可能聚合在一起,有点像“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过年也就成了我们的共同目标。
有时想想,盼望过年其实也是给自己找一个团圆的借口。这也难怪,某年央视春晚上的《常回家看看》成了一个时代的经典。
于是,在春节这样一个中国人原创性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化中,我们的游子从天上从地上从水上像朝圣般地返乡。在吃完团圆饭,聚在一起看完春晚,然后搓过几场麻将……又收拾行囊,开始了又一次的远离。
这常常让人恍惚,这离开是为了又一次的团圆,还是团圆为了又一次的离开?!
【图片:一家人在一起才是其乐融融】
二
对团圆的期待,从北方人年夜饭喜欢吃饺子,也可以看出来。
因为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图说:作为南方人的吾球君,很难想象一顿饺子就能打发一顿年饭】
相比之下,南方的年夜饭则有年糕,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没有团圆的年,不是一种缺失,也是一种遗憾。有点像昔日兄弟一起重阳登高,如今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这种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该如何释放?!现在电话,过去修书。
洛阳人王湾就是这样干的。在他一生之中,“尝往来吴楚间”。而“北固山”,则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当别家忙着团圆,他却要乘船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潮平,风正,眼见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也就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时序在交替,而且那样的匆匆不可待,一下子就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于是将它写进一封家书里,然而,在海上又怎么寄出呢?只好拜托北归的大雁,将这份思乡之情带回家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和王湾一样有着浓浓乡愁的还有元朝的张雨,该子以吴郡海昌(今浙江海宁县南)人而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为宋崇国公张九成之后裔。生性狷介,渺视流俗,年二十乃遍游天台、括苍诸名山……这出《喜春来》也是他在秦定三年丙寅岁除夜,于玉山舟中所赋,曲名虽然透着一股喜庆,但“问暮鸦,何处阿戎家?”却将他内心中的秘密,泄露得一览无余。
谢谢归雁谢谢暮鸦。
三
有修书的人,自然也有望信的人。
在中国古时,有一个庞大的望信群体,那就思妇。“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王昌龄说的,题为“闺怨”。
事实上,有很多男人出去了,并非觅封侯,而是保家卫国做了一普通征夫。常常是,“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你在边疆站岗值班”……然而,边关迢遥僻远,官家用作邮传的驿车却很稀少。难得今日见到驿使,寄信之外,还附上自己赶做的战袍——“附与征衣衬铁衣”。有它衬里头,征夫披上铁甲就不会再感到寒冷。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思妇对于幸福已经没有任何奢求:不敢设想真与征夫团圆,只希望梦中能多重逢几次;不敢想人归,只图书信归;不敢企求回信迅捷,只希望一年之内能见到回信。
于是,也就心满意足了。
可怜可敬的中国女性,是你们,用无私的牺牲,还有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
也许,对这些思妇来说,有信可以等待,还犹是幸福。最怕的是生死相离。
【图说:别人越热闹,自己越孤单】
康熙十六年,即1677年的除夕,纳兰性德只有靠回忆,才能体味爱人曾带来的温暖。这位多情公子一生结过两次婚,按照当时满贵族的习俗,他也有过一个妾。但是,他最爱的是他的原配妻子卢氏。只是这位卢氏命不长,结婚三四年便先诗人而去。回忆两两厮守的时光,相知相亲,在书房跟李清照夫妇似的,夫妻猜书赌茶,在花园携手游玩,在回廊互诉衷肠,在深夜烛光之下相依相偎。“记巡檐笑罢,共捻梅枝。还向烛花影里,催教看,燕蜡鸡丝。”回忆中的爱人,总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心有灵犀,知冷知热,无人能及,令人怀想不已,心痛欲碎。过年越是欢娱,越是爆竹喧天、腰鼓齐鸣,越是让人夜不成眠,食不甘味。
不得不说,多情实在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团圆也注定着成为过年最为撩拨人心的情结。而这种感情,也许要等正月十五这天,更成几何倍数的放大。
这一天,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之日。所以是第一良宵,由此这天也就被命名为元宵。又因为通宵挂灯结彩,人们放灯观灯,故又名“灯节”。除此外,元宵前后,又是各地社火演艺集中的日子,这一方面因为农人休闲,一方面因为娱神娱人的需要,由这一点着眼,元宵节又可以称为“戏剧节”。正因为这一天最热闹,所以有“闹元宵”之谓。
只是,元宵很热闹,但月圆,总希望人也圆。对于源源不断外出打拼的福建、广东人来说,尤其思念。所以为了这一天的团圆,北方人年夜饭吃饺子,闽南人就“煮汤圆”。
汤圆,汤圆,团团圆圆。
四
对广大的中国女性,尤其是年轻的女娃娃来说,元宵还有另外一种意味——和心上人团圆。
如今的小年轻,过惯了西方的情人节,以为二月十四才正宗。似乎有一年,西方的情人节和新年撞到了一起,于是,一对对小年轻就将两个节合在了一起过。但现实要告诉你的是,在中国,情人节本是新年的一部分。而这情人节,就是元宵。正因为是“第一良宵”,对男男女女来说也具有特殊的意味,所以才有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才有朱淑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然而时过一年,不知道中间起了什么变化,男人从军了,还是男人劈腿了,总而言之,“今年元夜时,花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说起朱淑真,还是挺有解放意识的一个女人,她本人多才多艺,跟李清照有得一拼,但她婚姻也同样不幸,幸好她有情人。于是,她每次都在元宵这天外出会情人。但要命的是,情人有时更不靠谱。
于是那眼泪哭得哗哗的,把自己的衣袖都给打湿了。
不过在宋代以前,元宵还不怎么看得出男女两性交际的风俗来。宋前的情人节,是由上巳节承担的。上巳节即是俗称的三月三,此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这一天,人们水边饮宴、郊外游春,自然给男女两性创造了接触的良机。不过,到宋代开始,上巳节就消沉。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我们中华民族还有这么一个传统节日了。于是,其男女交往的节日主题,便由其时间上邻近的两个节日——元宵和清明——分担了。
元散曲第一人张可久就对这一中国式情人节,有过多重刻画。他曾以元宵做喻,描写过钱塘繁华,“楼上楼直侵九霄,人拥人长似元宵”。当然,他也不会错过对元宵男女自由交往的描绘。
就在他那首《齐天乐过红衫儿·元夜书所见》里,他绘声绘色地色地描画了一位邂逅的小红妆。她眉目传情,灯山流连,载歌载舞,引郎回返。她手持桃花扇并不是为了扇风,而是“美人并来遮面”,遮盖她的羞涩。男欢女爱,值此佳期……
【图说:元宵的灯火下,藏着多少两情相悦,和闺怨】
然而,问题接着就来了,这种平时没有感情基础,指望元宵这一天撞大运似的撞出一段感情,似乎也不算是正常渠道。更重要的是,这种感情往往维时不长,类似于今天的ONE NIGHT,所以也很不牢靠,不稳固。虽然“月团圆,共婵娟”,张可久还是不免会叹息,“无计相留恋。遇神仙,短因缘。回首蓬莱路远”,言下之意,两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天地,故不能够流连忘返。
这只能是一段“短因缘”,姑且把它当作蓬莱仙岛“遇神仙”吧!只不过,大家对此很清醒,临到末了,却还忍不住“回首”再三。从这首曲子,有人也看出:“元宵恋”的主动权其实是掌握在女性手里,是她首先对男子眉来眼去,在灯影里歌舞并作,延俄良久,最后在前面引路,这才成就好事。当然,她也是懂得“无计相留恋”的游戏规则,不会死缠烂打。
这样的女人,总让人很奋不顾身。不知道你会不会也曾期待过这样的“艳遇”?!
也许,岁月流转,历经沧桑,每个男人的心里都会有这样一个小红妆,当然,还装有那一轮明晃晃的圆月亮。
过年微话题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江苏高淳的沧溪进士@张自超便有首《扫尘行》:扫尘练日腊三七,细竹长竿风卷疾。岁岁荒村守敝庐,家家净扫迎新吉。扫遍瓦椽及四围,甑中之尘凝不飞。朝来坐曝茅檐下,垢面相逢仍苦饥。据说高淳有腊月逢七家家以竹扫把掸尘之俗。“掸尘”时,粮仓上的灰尘不能掸,让粮仓积满灰尘,取“陈粮满仓,新粮未动”的吉兆。
【图说:年画既烘托气氛,也是接地气的艺术】
#年画#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过年食品#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除此外,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广东人@北京人@山东人@山西人
#拜年礼物#拜年时,中国人喜欢礼尚往来。安徽桐城人的礼物有甜点、各类杂食品,当然少不了当地特产——方片糕。不过这糕点一般是要带回来的,寓意“糕(高)来糕(高)往”。广东有些地方少不了的是大桔(潮州柑),因为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到对方家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这种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当然,除此外,也有带俩王八的,详情请见1998年中央电视台春晚小品《拜年》。@赵本山
#射覆#过年时国人的欢娱方式有多种,除了庭前爆竹,以次拜贺,进屠苏酒,插桃符等等,还有射覆。射覆是古代近乎占卜的游戏,在覆器下放置东西使人猜测,故曰射覆。猜谜语式的酒令,也被称为射覆。初唐之际的@杜审言就有首除夜有怀》:“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就描写了众人对这种桌游的热爱。
#新春开笔#有人盘点温州瑞安百姓闹春习俗,发现过去有文化的人在年底忙完年事后,通常在除夕,要整理封存好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暂时搁笔不写文字,待过了年,在新年选个好日子进行“开笔”。所谓开笔,就是在大红纸上书写几个吉利、讨彩的文字或句子,如“新春开笔、大吉大利”或“一年四季、平安如意”或“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之类的词句,写好后贴在板壁上。邑人@杨淡风的那首风俗竹枝词,“新正开笔纸条红,端楷簪花墨更浓。四季平安民物阜,百年不见战争功。”既反映了世人对新年的祝愿,也反映了该地的开笔习俗。
——————————————————
采写|王千马(中国企业研究者,中国商业地理写作第一人。出版有小说《媒体这个圈》、《无所适从的荷尔蒙》,主编有《无法独活:致喂大的年轻人》、《不焦虑的青春》,近年来相继推出《重新发现上海1843-1949》、《海派再起》、《宁波帮:天下第一商帮如何搅动近代中国》、《盘活:中国民间金融百年风云》、《玩美:红星美凯龙30年独家商业智慧》、《紫菜爸爸》以及《新制造时代:李书福与吉利、沃尔沃的超级制造》、《大国出行:汽车里的城市战争》等作品。)
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大腰精
制作|粉红女佩奇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