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物可以被称为“三杰”#
那是一个需要领袖和产生领袖的时代。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的一生,恰好处于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多难多灾的岁月。时势造就了英雄,而英雄又创造了辉煌的时代。
纵观中国五千多年历史,能称之为伟人的寥寥无几,江山易主之事多不胜数,而出身平民得天下者,仅汉朝刘邦、明朝朱元璋、新中国毛泽东三人。毛泽东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不仅是夺取了江山,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家,还用他的思想改造了旧中国,改变了世界格局。而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毛主席遇见了他在革命道路上的挚友和革命同志周总理和朱总司令。
三杰之毛泽东主席
在100年前开天辟地的峥嵘岁月里,与“南陈北李”一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还有那一位风华正茂,心存大志的湖南青年,即后来四五十多年间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袖的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出生于湘潭县韶山冲一务农之家,先后经历农、兵、学三界。于1920年秋在长沙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为13名代表之一。1923年在中共“三大”上,毛泽东又担任组织部长,党内地位一度仅次于陈独秀二把手。
1935 年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常委,实际上成为党的最高领导者,翌年又成为军委主席团主席即全国红军最高指挥者。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他又任党的主席,毛泽东思想也写入了党章。建国后,他又是首任国家主席,一直任党的主席、军委主席。直至1976年去世前。
三杰之朱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北洋时期,曾被授予勋五位、三等文虎勋章、陆军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期间,被国民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军衔及抗战胜利勋章,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唯一同时指挥过国、共军队的军事统帅。
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1909年初到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1922年8月为寻求革命真理赴德国,在柏林结识周恩来和其他共产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军长。1929年1月和毛泽东率部向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进军,为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在解放战争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三杰之周总理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12岁读书时立下的宏大志向,表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周恩来同志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时就说过:“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他还说过:“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周恩来同志一生都遵奉自己的誓言。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 ,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
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
毛泽东主席与朱总司令第一次合作
毛泽覃:他把朱德带上井冈山。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带领起义军余部转战赣南,转战途中在江西信丰和地下党接头时,得到一个重要情况,说毛泽东带领一支部队上了井冈山。这是朱德第一次听到毛泽东上井冈山的消息。到这时为止,毛泽东同朱德还从未见过面。朱德对毛泽东是有所了解的。他知道湖南有个毛泽东,是农民运动的专家,是党的创始人之一,在党内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这时,朱德就急于同毛泽东取得联系。待部队安定下来,朱德还是想着用什么办法去同毛泽东取得联系。陈毅说,有一个人可以完成这个任务,朱德问是谁?陈毅说他叫毛泽覃,是毛泽东的亲弟弟,现在就在咱们部队里。朱德听了很高兴,立刻找来毛泽覃,让他装扮成16军的副官,通过敌人防区,到井冈山去找毛泽东。
1928年4月28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军,经过艰难曲折,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了。会师后,两支部队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从此,朱毛红军威名天下。
井冈山的会师,使朱毛两位巨人的手握在了一起,当时他们不曾想到,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师,将永远载入史册。中国共产党就将从这里兴旺,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就从这里延伸
毛泽东周恩来双星定位的历史起点:漳州战役
毛泽东自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后,就展现出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在他的领导和指挥下,井冈山革命斗争不断取得胜利,即使在濒临绝境时也总能化险为夷。但自下山转战赣南闽西、开辟中央苏区以后,情况不断发生变化,毛泽东的决策权力越来越受到挑战或限制。
在1930年10月罗坊会议之后到1931年10月赣南会议之前的一年间。尽管项英代理过近9个月的苏区中央局书记,但他不大懂得军事,缺乏对敌作战经验,因此,那时的军事决策基本上还是由毛泽东决断的。那段时间与他在井冈山时起主导作用的情况大体相似,因而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的伟大胜利。
如果说三次反“围剿”斗争是毛泽东在没有或较少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指挥战争取得的胜利,那么红军攻取漳州也是他的决策没有受到干扰,并亲临前线指挥取得的又一胜利,同时也是他在长征之前直接统率红军取得的最后一次胜利。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第一,他率东路军转向闽西进军、直下漳州的动议,不仅得到了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的支持和批准,而且周恩来积极配合,留驻长汀,组织兵力,筹措给养,保障他率军攻打漳州前线需要。攻取漳州虽然不能与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相提并论,但政治影响巨大。1932年4月22日,毛泽东曾致电周恩来:“南靖一战,张贞大部消灭,达到剪除粤敌一翼之目的。这不但对巩固闽西发展闽南游击战争、援助东江红军有帮助,且因漳州海口之占领,影响时局甚大,有调动粤军求得战争之可能。因此争取对粤敌的胜利,成为今后中心任务。”
此战之后,在革命的道路上,新中国最强能文能武“双子星”搭档开始崭露头角。这对最强搭档,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为了打破旧的次序,为了解放中华民族的解放,从此两位伟人亲密配合,战胜了一切反动敌人。
参考:《毛主席选集》
参考:《周恩来选集》
参考:《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