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白羊座

白羊座民国[白羊座民国历史名人]

《大公报》于1902年 6月17日在天津创刊。

实在太巧,两大武侠小说宗师竟同年同月生又是同一报社办公室同事

报纸影响较大,后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大公报上海版和香港版。

上海《大公报》1947年公开招聘三名翻译,参加竞考的人很多,其竞聘场面有点像现代的公务员考试。时年23岁的查良镛,因种种原因大学肄业,但是,才思敏捷的他第一个交卷,最后以优异成绩从109名应聘者中第一个被录用,担任国际电讯翻译。

《大公报》香港版在1941年停刊后,于1948年3月5日复刊,查良镛从上海调往香港。

实在太巧,两大武侠小说宗师竟同年同月生又是同一报社办公室同事

【数十年前旧香港】

1949年7月,陈文统前往香港《大公报》应聘,笔试内容是翻译新闻稿,一条中译英,另两条将路透社与法新社的英文稿译成中文。查良镛算是老员工了,时任《大公报》国际版的翻译,成为了此次招聘的时主考官。

多年以后,查良镛回忆起此事,并谦虚地说:“当时我觉得文统兄的英文合格,就录取了。没想到他的中文比英文好得多,他的中文好得可以做我老师。”

这位查良镛主考官,谁都知道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金庸。

这位应试的陈文统,如果提起他后来的大名梁羽生,知道的人也多了去。

两个人很快成为了同事,在一家报社工作,做了翻译兼编辑的工作。

金庸出生日:1924年3月10日(甲子年农历二月初六)。

梁羽生出生日:1924年3月22日(甲子年农历二月二十)。

实在太巧,两大武侠小说宗师竟同年同月生又是同一报社办公室同事

【图片:生肖鼠】

从公历看,二人同年同月,农历亦然。从农历年份上也是同年同月,两人属相同为鼠,而从农历月份上看,两人皆为兔(丁卯月);只是在日子上二人各不相同,金庸大12天属鼠日(戊子日),梁羽生属虎日(壬寅日)。这样的巧合,倒也算是一段缘分。

二人虽然同年同月,但是,星座却是各不相同的。

金庸,属于双鱼座;梁羽生,属于白羊座。所以,在性格上二人各不相同。

1950年10月,《大公报》子报《新晚报》,在香港创刊。

罗孚担任《新晚报》总编辑。他原名罗承勋,广西桂林人,只比金粱大3岁,不过也才29岁。这位罗孚真正的身份是中共隐密战线工作者,当时大家并不晓得(30多年后才知道)。)罗孚自己文笔不出众,但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对查陈二才子十分欣赏,于是将二人招至麾下,分别负责副刊性质的“天方夜谭”和综合性质的“下午茶座”等版面的编写。

查良镛以比较女性化的笔名“林欢”“姚馥兰”发表文章。陈文统亦然,以“冯瑜宁”、“梁慧如”、“李夫人”等笔名撰文发表,还开辟“李夫人信箱”,专为读者解答“恋爱、婚姻、家庭、交友”之类的情感问题。

这一时期,查陈二人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他们有着两个共同爱好,一个爱好是下围棋,但凡有了空隙,二人就在办公室里杀上一盘,有时候几个小时,有时候通宵达旦,反正年轻精力旺盛。第二个爱好是谈论武侠小说,经常一起口若悬河的议论他们当时能够阅读到的民国武侠小说,比如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宫白羽的《十二金钱镖》、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二人对还珠楼主评价颇高。

实在太巧,两大武侠小说宗师竟同年同月生又是同一报社办公室同事

【金粱在办公室里下围棋】

这个时期,无疑是奠定了二人后来写作武侠小说的基础,同时使二人成为密友。梁羽生算是个吃货,为助谈兴,有一段时间,他会每天下午去买二两孖蒸、四两烧肉,一边饮酒,一边请金庸吃肉,同时谈天说地,议论民国武侠小说。二人谈得兴高采烈,好不惬意。

二人万万没有想到,他们会很快提笔写武侠小说。

那是1953年下半年,香港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和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二人先是在报纸上打起口水战,但难分胜负。转眼到了1954年,二人干脆签下“各安天命”生死状,相约以比武来分高下。香港禁止擂台比武,他们将比武地点定在澳门。两大门派高人真刀真枪比武,让公众沸腾,从香港一下子往澳门去了5000多人。这个数字在今天不算什么,可在当时是非常可观的了,成为当年最有影响事件。这也成为现实中武林的盛事。

实在太巧,两大武侠小说宗师竟同年同月生又是同一报社办公室同事

作为报纸是唯恐天下没事儿的,抓紧机会报道比赛状况。实际上,高手过招没多少花架子,在几分钟的巅峰对决中,最后,太极派掌门一拳将白鹤派掌门鼻子打流血而告终。比赛完后,此事成为舆论焦点,大众兴趣不减反增。罗孚主编抓住难得机会,当即在《新晚报》开专栏,即刻要求陈文统编个武侠故事给坊间解渴,以此拉动报纸发行量。

实在太巧,两大武侠小说宗师竟同年同月生又是同一报社办公室同事

【图片:报纸首刊梁羽生武侠小说】

比武结束的第四天,陈文统的武侠小说处女作就开始连载,查良镛当然得捧场,点赞评论少不了。《新晚报》销量一路看涨。那边厢总编辑罗孚高兴得很,这边厢梁羽生一炮走红,成为武侠小说首位写作高手。1955年2月,梁羽生的一篇连载刚刚完结,实在忙不过来,可是,大众阅读兴趣不减。需求就是商机。罗孚总编便点名查良镛,要他也接力新派武侠小说写作。

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查良镛临危受命,毫无思想准备。在此之前虽然有阅读有议论,可是,做的是报社翻译和编辑工作,并没有写过小说。实在推脱不掉了,他硬着头皮,愣起了一个标题《书剑恩仇录》,憋出3000字来。罗孚赶紧安排发表,要求每天一更。结果,此故事连载了574天才最后完成。查良镛将“镛”字拆成金庸,作为他写武侠小说的笔名。

实在太巧,两大武侠小说宗师竟同年同月生又是同一报社办公室同事

【图片:报纸所刊金庸武侠小说】

从此,江湖上金大侠横空出世,成名香港,然后天下皆知。

一时间,粱、金两大高手,双星同出,照亮香港,出现在《新晚报》上。

他们同年同月生又在同一报社并且同一办公室,是同一工作的两位同人,引得外界关注。数年岁月匆匆闪过,两颗武侠新星升起,两个人同时成长为“新派武侠小说”两位宗师。

泰山北斗,如同双子座,令人刮目相看,头顶之上映照光环无数……

那么,这二人的作品,到底谁更胜谁一筹呢?

金粱二位宗师心中想没想此事外人不知道。可读者有这样心思,也有这样议论。

外面说的人多了去。那么,最能吸引众人眼球的,肯定还是他们自己的评价!

可是,金庸和梁羽生两位大师,似乎并不愿意做这样的比较。

怎样做才能够让他俩开口,或者说,让金粱二人说出内心的想法呢?

估计是有人出了主意,或者说本人想到了这一点。

这个“本人”当然不少金粱,而是他二人共同的老上级。

当年,作为梁金“新武侠小说”推手的罗孚,1966年又办一本新刊物《海光文艺》。既然“新武侠小说”大行其道,大众对金粱的作品有比较的意思,于是罗孚在创刊号上及时的推出了一篇纵论粱金小说特色的评论文章。

实在太巧,两大武侠小说宗师竟同年同月生又是同一报社办公室同事

【图片:香港资深报人罗孚】

文章写道;“近十年来港台东南亚各地武侠小说大兴,开风气者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这样的评论,将二位新派武侠小说大师的出道,和对武侠小说的贡献,比较客观的描绘了出来。

其实,此文并非罗孚所写,而是梁羽生以笔名“佟硕之”写之。

这当然是罗孚请他写的,粱估计是抹不开面子写下的。

此文在比较梁羽生(实际上是他自己)作品与金庸作品的长短处时,梁羽生公允的认为,在情节的安排上自己输金庸作品一筹。文章这样写道:“梁羽生对情节的安排,就远不及金庸之变化多样了。金庸小说情节往往出人意料,梁羽生则往往在人意料之中”;但金庸也有不足,“金庸是有点犯了为情节而情节的毛病”。梁羽生继续评论道:自己在写爱情上比金庸要变化多样,在诗词的运用上、史实的把握上,均胜金庸一筹。梁羽生指出,金庸小说最闹笑话的是在《射雕英雄传》中让“宋代才女唱了元曲”,指的是小说中黄蓉与“渔樵耕读”的樵夫对唱《山坡羊》的曲子,三首《山坡羊》其实都是元代张养浩的。

实在太巧,两大武侠小说宗师竟同年同月生又是同一报社办公室同事

梁羽生:新派武侠之风由我开,老金发扬光大

罗孚不愧是老报人,为了有看点和热度,他又找到金庸,动员金庸写文章回应这篇文章的批评。而且,估计罗孚一开始就有让金庸发布对批评发布意见的预见,因为他将梁羽生写的文章的笔名写成了“佟硕之”,含义是“同说之”。罗孚的想法大概是,不但要让梁羽生说,还得要让“金庸”也能够发表意见,共同来议论和总结他二人的武侠小说。

“佟硕之”背后的梁羽生,评论文章作者的真实身份,是在此评论后10多年的1988年才由罗孚公开的,所以,金庸当时不太清楚是梁羽生所写,也许能够嗅出老朋友的文风,但不一定能够完全肯定。金庸写成了一篇回应的文章,被罗孚发表在了《海光文艺》第4期上,文章名叫《一个“讲故事人”的自白》。

实在太巧,两大武侠小说宗师竟同年同月生又是同一报社办公室同事

【金庸:武侠只是一种娱乐,文无第一】

星座为双鱼座的金庸,估计不太愿意多争论,毕竟作家是靠作品说话,对作品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他一生之中很少回应他人的批评)。所以,他有些息事宁人地说,自己写武侠小说,只是报以“武侠只是一种娱乐”的态度,大家何必如此较真呢?他对于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只是指出其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的缺陷,金庸写道:“小说本身虽然不可避免的会表达作者的思想,但作者不必故意用人物、故事、背景去迁就某种思想和政策。”

后人将这一段两大武侠宗师之间的事情称之为“佟硕之公案”。

当时,此案没有引起多大风波,因为粱金二人并没有直接对怼,似乎不存在“瑜亮之争”。不过20多年后,有人写了部《金庸传》。此书让香港另外一名曾经给金庸某部小说代过笔的作家倪匡有所不爽。他是金庸的好朋友,又是个“金迷”。于是1995年,倪匡在《明报》上发文章,批评《金庸传》作者总是把金庸和梁羽生相提并论,并翻出“佟硕之”那段公案。倪匡因此写了一段火药味浓厚的文字,让许多人以为粱金二人有所谓的“瑜亮之争”。

实在太巧,两大武侠小说宗师竟同年同月生又是同一报社办公室同事

图:倪匡眼中,金庸是当仁不让的新派武侠第一人

“这是懂武侠小说者的笑柄,有一篇文章《金庸梁羽生合论》,那是梁自己化了名写的,目的是拉金庸替自己增光,行为如此,是高是卑,自有公论。只要看是不是把梁的武侠小说和金的相提并论,就可以知道这个人对武侠小说的功力是否深,万试万灵,金庸与梁羽生不能合论,绝不能。”在倪匡的心目中,金庸文章天下第一,梁羽生不能与之比肩。

实在太巧,两大武侠小说宗师竟同年同月生又是同一报社办公室同事

【图片:梁羽生本人】

更为温和和客观的,可能是坊间比较有代表性的比较,应该是这样的: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论文学功底并不输给金庸,但文风、创作思路,金庸更贴近我们这个时代。二人有如瑜亮,粱羽生与金庸生在同一个时代,对他个人来讲,确实有点悲哀。

梁羽生与金庸成名之后,二人后来的人生轨迹已经不同。梁羽生以名士自居,一直在《大公报》工作,以“撰述员”的头衔写武侠,写评论,虽然生活富裕,但终是文人身份。金庸从1959年起,单立门户创办《明报》,同时继续武侠小说的写作,直到70年代封笔;又过20之后,金庸不但成为武侠小说宗师,还成为了报业大亨;在97前,70多岁的金庸将民报卖了一个多亿成为亿万富翁……

实在太巧,两大武侠小说宗师竟同年同月生又是同一报社办公室同事

【金庸本人】

如今,两位宗师皆作古,留给后人两座武侠小说高峰,如同双星辉映!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邀撰稿人:悬疑大师/文(原创)

关于作者: 周易天地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