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糖真是嗑伤了。
刚从航天工作者和女明星的撒糖车下来。
掉头就看到罗云熙和宋茜,上演科学家的恋爱无间道。
腻了,真腻了。
有更清新脱俗点的糖吗?
没想到还真有。
这对CP都是普通人,可他们的恋爱,不普通。
说不普通,是因为他们像到离谱。
素不相识的两人,第一次见面,就发现脚上穿着同款小白鞋。
都爱用电影票根作书签。
你喜欢的,恰好我也喜欢。
这远比“你喜欢的,我都喜欢”,后劲强多了。
这种巧合制造的,是最让人头晕目眩的,爱情里的命定感。
茫茫人海中,碰到这样一个她/他。
再现实的人,也很难不产生“啊,这不就是我生命中注定的那个ta吗”的念头。
合拍到这种程度的爱情,也是够浪漫的。
它出自这部看哭无数人的电影——
《花束般的恋爱》
(简称《花束》)
你以为是甜甜的恋爱?
别急,没那么简单。
有的情侣,在爱情中求互补。
而有的情侣,则是寻求理解。
希望另一半跟自己相像的,往往是后一种。
这种相互理解,对《花束》的主人公八谷娟(下称娟)和山音麦(下称麦)来说,尤为难得。
娟是个无法与外界产生共鸣的女孩。
有着自己独特而不被他人理解的爱好。
光看到博物馆即将举办“木乃伊”展览,就开心到想哭。
进入觥筹交错的聚会,只觉得在场的人都虚伪、无聊得很。
比起在社交聚会上喝酒聊天,她更宁愿看附近有没有好吃的拉面店。
同样不被他人理解的,还有麦。
他至今也搞不懂“石头剪刀布”里,“布”为什么能赢“石头”。
也有着奇怪的癖好,喜欢拍各个地方的天然气储罐。
世界像是昏暗、拥挤、嘈杂的KTV。
娟和麦就像远离人群、坐在灯光照不到角落的两个人,沉迷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而——
一辆错过的末班车,让困在深夜街头的两个人,相遇了。
他们一起到深夜小酒馆,消磨时间,等候早班车。
身边都是高谈阔论的社会人。
却只有娟和麦,认出了在角落喝酒的著名导演押井守。
原来,也有人看得到自己眼中的世界。
这是两个站在喧闹的人群外,无法融入其中的孤独灵魂,找到同类的惊喜。
精神上的百分百合拍,让娟和麦的相处,默契度特别高。
那种“你还没说,我就懂了”的契合感,是所有注重精神需求的人,最理想的恋爱状态。
几乎一致的阅读品味,使得他们彻夜漫步长谈,仿佛有聊不尽的话题。
因为同一本漫画而落泪。
就连选择告白的时刻上都有默契。
人们总把恋爱形容为找到“另一半”。
可真正能严丝合缝地拼合成一个整体的情侣,稀缺得如同曲终后还久久不散场的观众。
麦与娟的恋爱,最梦幻的地方也在此。
拥有着相近的品味,分享着彼此的喜好。
宛如共享一个大脑的默契。
好像没有什么理由能让两人不成为爱侣。
甚至在一起两年后,感情依旧如初。
能幸福地吐露爱语:
和你相遇两年
全是开心的事
这样的日子今后也能一直持续下去
相遇之后,生命中尽是好事。
灵魂伴侣大抵不过如此了吧。
成为灵魂伴侣,是建立在精神世界的契合之上的。
两人走在同一条轨道上,对未来生活有一致的畅想。
可这样就能保证,爱情不会消失吗?
双方父母的出现,提醒了这对热恋小情侣,成人世界的残酷。
学生时代的恋爱,可以不用顾虑外物。
但对已经毕业,即将步入社会的两人来说,恋爱关系里不只有爱,还有工作、生活和责任。
不管你们的精神世界,如何多彩而富有。
可你们的物质基础,薄弱又易碎。
喜欢画画的小麦,一旦父亲停止给他寄生活费,生活便变得摇摇欲坠。
活着都困难,还怎么顾及精神世界。
对麦和娟来说,如果只是生活水平的降级,还不至于让精神世界变得日益贫瘠。
更难的是,现实世界的步步紧逼,让人无法喘息。
麦和娟开始把大量的时间交给生计。
工作,渐渐填满了小麦的生活。
当初以为能在工作间隙坚持下去的绘画,最终只能沦为墙角落满灰尘的杂物。
本来满怀期待一起分享的新游戏,停留在了新手关卡。
过去重视精神需求,现在连书都随手丢在车里,连拾起的欲望都没有。
如果是因为其他因素相互吸引的情侣,精神不同步,尚能好好消化各自的变化。
可对于因精神世界合拍而相爱的情侣,这无疑是致命的。
这种致命,不是因为没有时间,捡起自己的兴趣与爱好。
而是,在疲惫的工作与日常的消磨中,逐渐失去了感受的能力。
曾经因为漫画里的情节,哭得稀里哗啦的麦。
工作久了,却连读都读不进去。
难得放假,两人选择去书店逛逛。
娟看到有意思的书,第一时间跑去和麦分享。
却发现,麦早已丢弃了热衷的文艺作品,看起了成功学。
两个人的轨道,渐渐偏离,在意的、关注的事情,也越来越不同。
这份共同语言的丧失,是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相冲突时,选择不同的结果。
麦发现自己的才能并不能让现实社会为他开绿灯时,选择了妥协。
而娟,却守住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没有完全被现实吞没。
麦与娟的选择,没有对错与高下之分。
他们只是奔向了不同的方向。
娟信奉:
恋爱就像派对,总有一天会结束。
所以她珍惜恋爱里的每一分心动与快乐,努力维系着彼此的情感交流。
想要让这场派对,保持在高潮的部分。
她想要维护的,是感情的现状。
而麦,则被现实摧毁了信心与安全感。
于是他压榨自己,想要为这段感情提供物质的防护。
他想要维护的,是相守的现状。
正如他所许下的承诺:
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和你维持现状。
明明双方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去维护这段感情。
偏偏是自己的选择,导致了二人爱情的日渐消亡。
《花束》的好口碑与高票房,离不开坂元裕二的功劳。
作为日剧届大神编剧,写出过《东京爱情故事》《最完美的离婚》《四重奏》的坂元,最擅长的,便是抓住人在羁绊和感情里,细腻又丰富的内心。
在他的作品里,爱上一个人,只需要很小的细节——
在必须写清楚地址的时候
还有踏进下行电梯的时候
或者看清公车号牌以免坐错的时候
穿着白衣服吃那不勒斯意面的时候
在这种时候呢 那个人就会冒出来
来到我的身边 帮我系上围裙
于是我就有了稍微加把劲的动力
我的喜欢就是这种不知不觉的喜欢
身体温度更高,也能成为喜欢一个人的原因。
因为,有好闻的味道。
就像是不知从何而来的一粒籽,被不知不觉的喜欢一点点浇灌盛开。
长成一束绚烂的花。
但,坂元裕二的世界里,爱情的消亡,同样是从不知不觉的改变开始。
说话时不耐烦的语气;
电影约会时无法投入的敷衍。
“啊真麻烦”、“随便你”、“你开心就好咯”……
无效的交流、单方面的沟通、永远没有回应的输出。
一桩桩,一件件,自细微处,腐蚀了彼此的爱意。
正是生活中这些小事,一点点把人逼到窒息。
到最后——
爱情彻底的消亡,是已经连架都不会再吵了。
没有常开不败的花,也没有永远合契的爱人。
坂元裕二想要在《花束》里表达的,或许就是如此。
相恋是两条平行线意外的相交。
即便再相似的两人,也会因为不同的选择,最终走向令人遗憾的结局。
就像麦和娟分开的那一场戏。
两人坐在从前定情时的餐厅。
曾经休闲的卫衣和帆布鞋,已被体面的西装套裙取代。
明明热情已经消退,爱意已被遗忘。
可是分手两个字,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过去美好的回忆在翻腾,而两个人的未来,似乎也没到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步——
无非是结婚嘛,爱情总是会变成亲情的。
无非是过日子嘛,平平淡淡也能创造幸福的家庭。
可这也太残忍了。
《花束》说,这不该是爱情应有的结局。
一对坐在窗边的小情侣,唤醒了他们四年前的记忆。
就像《最完美的离婚》里说的:
最糟糕的并不是离婚
而是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
爱过的两个人,最难以接受的,不是分别。
而是要每天面对一段已没有了爱意的关系。
被回忆触动而无法抑制住泪水的娟与麦,在餐厅外相拥。
他们明白,这段感情,就让它这样结束,便是最好的结局。
他们曾经那样相爱。
因而不愿在互相磋磨的未来里,侮辱最初纯粹的爱意。
就像太多太多的人,妥协着走入婚姻。
失去了共同的话题,却又被无法断舍的美好记忆拉扯。
消磨着感情,也消耗着精力与情绪。
爱人终成怨偶。
在飘看来,《花束》的故事,是一种遗憾的圆满。
它给了这段感情,一个温柔而体面的结局。
娟与麦两人,在这一路上,走入过困境,陷入过迷茫。
最终麻木了自身,错失了爱人。
可在最后,他们至少找回了最开始的自己。
感情上的经历与弯路,只是人生里的一次尝试——
一个想要用尽全力,让爱情的花束盛开得久一点的尝试。
我们或许并不知道,这束花会不会真的常开不败。
但起码,极致绚烂过,也就无悔了。
本文重点讲:姐姐我们恋爱吧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