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爱情风水

为了不孤单,我得了“恋爱成瘾症”:年轻人的情感绝症如何治愈? 从结婚开始恋爱原著

ally|作者

朴素的树、如欢|编辑

elliott|图源


今天,壹心理想跟大家聊聊“恋爱上瘾”。


一谈恋爱就停不下来,可能是恋爱上瘾

如果发现伴侣不合适,大多数人会选择分手吧。

可有些人却“想分分不掉”。

而且,不是因为伴侣纠缠。

电影《苦月亮》中,咪咪和奥斯卡是一对夫妻。

刚在一起时,两人激情四射。

咪咪对奥斯卡百依百顺,甚至为他堕胎,还差点儿因此死掉。

但没多久,奥斯卡就始乱终弃。

咪咪明知奥斯卡很渣,却放下尊严,各种求和,可换来的却是奥斯卡变本加厉地打骂。

即便如此,咪咪仍然选择“维持”这段恋爱。

不愿分手。


朋友小林也是这样,她说:

“明明他那么过分,可我就是分不了。要说多爱他吧,也不是,就是分手太痛苦了,一个人太痛苦了。”

如此纠纠缠缠,分分合合一年多。

直到遇到另一个男生,确立关系,才跟前任彻底分掉。

小林一直都是这样,一段关系结束,马上进入下一段。

没有空窗期。

很多时候,离不开一段关系并不是多爱一个人,只是对“关系”本身痴迷而已。

这种痴迷,是一种恋爱成瘾。

他们恐惧单身,觉得只有恋爱,生活才有色彩。


很多恋爱成瘾的人,都会有以下特点:

  • 分手困难,无法忍受单身,即便关系糟糕,也很难离开;
  • 害怕独处,在关系中需要大量关注,但自己并不会等价付出;
  • 经常对关系不满,期待“对的人”,认为“对的人”会解决所有问题。

ta们无缝对接恋爱,离不开渣男渣女,并不是人品不好。

只是他们内心,在被一些东西拖着走。


恋爱上瘾只是一种抚慰

从生理角度来说,恋爱成瘾,跟烟瘾、酒瘾一样。

大脑经过刺激,产生多巴胺。

多巴胺释放越多,人就越沉迷那个刺激。

因此,多巴胺也叫成瘾因子。

而热恋时,大脑就会分泌大量多巴胺,让我们充满愉悦。

需要注意的是,上瘾并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反应。

很多成瘾行为,都是一种心理依赖。

或依赖物质,或依赖行为,为的是抚慰自己。

焦虑时,喝大酒、刷手机、玩游戏,都是为了让自己暂时逃离一会儿。

这个时候,大脑误以为:这些物质/行为=缓解痛苦,就上瘾了。


我有个朋友一直想减肥,可就是管不住嘴。

因为,她只要一不高兴,就会去吃东西。尤其是焦虑的时候。

于是,越吃越焦虑,越焦虑越想吃。一边吃,一边骂自己没用,但怎么都控制不住自己。

别人分手了,压力大了,都会瘦。

可她不会。

情况越糟糕,状态越不好,她越容易发胖。

后来我才了解到,她从小是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小时候,她特别爱哭闹,爷爷奶奶不善言辞,拿她没办法。

她一哭,就带着她去买好吃的。

很显然,在她的大脑中:食物=安抚。

很多家庭都是这样,孩子哇哇大哭的时候,父母不知道怎么哄,或者顾不上哄,就赶紧塞给孩子一个玩具、一个奶嘴、一块儿巧克力,孩子马上不哭了。

孩子当时的痛苦解决了吗?当然没有,但孩子暂时转移了注意力,缓解了痛苦。

这种用物质来缓解情绪的方式,不是爱,是一种敷衍。

我们也并不是爱食物、酒精、烟、游戏,或是恋爱本身。

我们只是渴望爱。


分手戒断反应: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很多人问:为什么痛苦的关系,已经没有“奖励”了,还分不开?

其实,有些关系,即便真的很糟糕,但对当事人来说,也是有意义的。

亲密关系给人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抚慰,就是回应。

回应就是一种爱:我看到并理解你的需要,体验你的感受,并回应你。


这种回应,在婴儿时期尤其重要。

婴儿出生后,会跟妈妈经历一个“共生期”:处于“母婴一体”的状态。

他们从妈妈眼中看到自己。

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得到回应,婴儿才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

没有回应,就没有自己;没有回应,婴儿就体验到崩溃的感觉。

心理学中有一句话:无回应之地,即为绝境。

20世纪80年代,美国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静止的脸

刚开始,妈妈跟婴儿互动、陪他玩儿,婴儿很愉悦。

之后,妈妈换成一张冷漠静止的脸,不带任何表情,也不看孩子。

孩子一下子慌了,他马上对着妈妈笑,挥舞小手,甚至把手放在妈妈面前,尖叫。

可是两分钟内,他没有得到妈妈的任何回应。

他扭动身体,到处张望,很快就开始大哭。

等到妈妈恢复温柔地回应,婴儿也慢慢被安抚了。

很多成年人也参与了这样的实验。

他们的反馈是:

在这两分钟,很伤心很绝望,感觉自己没人爱、没人要。

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自己是多余的。

这也是为什么冷暴力的伴侣,总让人抓狂、愤怒和绝望。

有些父母认为,小孩子又不会说话,没必要互动;

有些父母觉得,赚钱比陪伴重要;

有些父母会说,别理他,等他哭够了就好了。

于是,不被回应、被忽略,恰恰就成了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创伤。

每当不被回应的时候,都会体验到过去的绝望。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母爱缺席,只能寻求爸爸关注。

可爸爸只对生病的妹妹关爱有加,对松子永远是严肃且面无表情的。

不管松子怎么努力,她都得不到爸爸“爱的回应”。

这也导致她一辈子都渴望他人的回应,哪怕被虐待,被利用,她都不放弃,一生都是悲剧。

我一个朋友,分手后非常痛苦,试图联系前男友,但发过去的微信,都石沉大海。

她说“我感觉我要死了”。

我们都以为她想自杀。

她说不是,我已经死了,我就要消失了,不存在了。

她感觉自己一点一点地跌入深渊,不断不断下沉,周围什么人都没有,什么声音都没有。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沉到底,但哪怕沉底发出一声巨响,也不会有人听见。

失恋的感觉,就像失去了重要他人的回应。

你不再跟他有关系,他以前对你的好,对你的关注,全部都收回了。

你之前投注的所有心血,也全部无处安放了。

你体验到深深的绝望感,好像自己身处一个荒野,周围只有自己。

此时,哪怕是有个糟糕的回应,也强过没有回应。


感觉自己恋爱上瘾,该怎么办?

陷入恋爱上瘾,甚至到了“没他会死”的地步。

该怎么办呢?

a. 不要贸然分手

如果现在的伴侣没有糟糕到你无法忍受,建议先维持现状。

可以努力在这段关系中疗愈自己。

贸然分手,感受到的空虚、孤独,会让你很快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稳定的关系,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不合适,可以在亲人/好友/咨询师的陪伴下分手。

当自己情绪波动较大的时候,可以及时得到支持。

那如果你现在是单身,建议你不要着急开始新恋情,那可能只是饮鸩止渴。

先过好自己,更有可能遇到令人满意的关系。

b. 发展更多的情感支持系统

很多人离不开对方,是因为即便对方再糟糕,也是自己最亲近和最信任的那个人。

甚至,是自己唯一亲近的人。

所以才会紧紧抓住这段关系不放。

尝试多发展一些社会支持系统,比如,多去结交朋友,跟亲人多联系。

哪怕认识一些陌生人,找到一些互助的团体小组,甚至养一只宠物等等,都可能带给你一些情感支持。

让自己多一些情感寄托的人和物,会让你减少对恋爱的依赖。

同时,这些也可以算成恋爱的“替代物”,就好像让戒烟的人去吃口香糖一样,填补了那一块空缺,才不至于因为空虚而无法坚持。


c. 学着自我抚慰和照顾

爱情上瘾,是因为它可以暂时缓解你的痛苦。

也许,你从小被照顾的体验真的太少太少了,而现在这种“偶尔”被照顾的感觉真的太好了。

但,依赖被抚慰,并不能解决你的痛苦。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说:

人生当中,我们面临的选择,不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而是正确的,或轻松的。

被抚慰永远是轻松的,而学会自我抚慰,才是正确的。

自我抚慰的方式,可以是自我对话、写日记等等。

比如,每天晚上抽20分钟跟自己对话,问问自己:

今天都发生什么了?

我今天的感觉怎么样?

就像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回家后,爸爸妈妈跟他们聊天一样,把今天的经历感受,事无巨细地表达出来,

看见自己情绪的过程,就是一种自我抚慰。

如果出现了负面情绪,可以试着写下来,也可以喊出来,帮自己平静一些。

或者:

取一个玻璃瓶,倒入三分之一的水(象征着还有空间去填满),然后对着瓶子倾诉,说出所有你想说的。

说完之后,把瓶子里的水倒到外面(会有种烦恼也走开的感觉)。

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负面情绪被接纳,又被倾倒出去,对疏导情绪非常有帮助。

d. 向对方付出爱和关注

有时候,对对方不满,不是因为对方真的很糟糕,而是你一直在幻想完美对象。

父母爱情》中,大老粗军官江德福和资本家小姐安杰,他们都不是彼此完美的伴侣。

可是他们却在相处中,努力靠近对方,了解和接纳对方,成就了一段完美的爱情。

爱一个人的前提是了解。真的去了解了,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感情。

学着去观察对方:

  •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 他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 他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 他家人是怎样的?
  • 他对关系的需求和期待是什么?

当你们真的坦诚交流,彼此理解的时候,才能给到彼此高质量的回应和陪伴。

这种健康的爱情,成熟幸福。

却不会让人上瘾。

如果你深陷恋爱上瘾,不必急着逃脱,也不需要自我责备。

你是值得被爱的,而这一点不需要一段恋爱,或者一个人来证明。

单身,可以内心充沛;

恋爱,也可以把控主动。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文献:

1. The Research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Still Face Paradigm,静止的脸:历史及研究发展,周晨琼,易春丽.

2. Irresistible: The Rise of Addictive Technology and the Business of Keeping Us Hooked.

3. Adam Alter 2018.

4. Psychological Researches on Internet Addiction.

5. Heinz Kohut,《自体的分析》.

– The End –

作者简介:ally,二级心理咨询师,伴侣咨询师,专栏撰稿人。擅长亲密关系、情绪管理等,愿意倾注所有温柔,给你停下来的理由。

本文重点讲:从结婚开始恋爱原著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

关于作者: mmq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