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爱情风水

如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这件事敲响了警钟 | 宋威龙的恋爱史


近日,北大女生包丽的自杀事件引发万众关注,包丽与其男友之间不正常的恋人关系暴露在公众面前,“精神控制”“精神虐待”等字眼让人不寒而栗,也引人深思,究竟怎样的恋爱是健康的、正常的?

我们对话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由他们来聊聊自己的恋爱观。


哈尔滨工业大学大二学生李梦竹:“我觉得恋爱、结婚像一场赌博,运气不好抽到一把烂牌就会输得一败涂地,我选择不赌,一个人过得也很开心。我觉得用几周、几个月时间并不能完全了解一个人,而用‘短暂’的时间决定一个人与你保持极亲密的关系,让我觉得非常没有安全感。”

“相亲场”邓军:“大家都默认见面吃喝玩乐是男方付钱,一次两次还好,时间久了积累起来也是不小的经济负担,如果你敢提AA制,可能第二天介绍人就会来找你说小气了。很多人见过一次面就是‘永别’,我单方面出钱感觉自己像个冤大头。”

文化传媒公司职员杨芝:“工作忙的时候一个星期加班三四天,回到家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了,难道还要抽出精力应付恋人?更别提从零开始的感情,我可没有时间约会。”

不“将就”的芳菲:“我需要的不是和男友“小鸟依人”,而是希望他能够成为我的“大树”。这些年我一直不愿降低要求将就,而等我过了30岁,介绍对象的人直接就帮我降低标准了,不管是月收入4000元还是年过40岁,只要是活的、男的,都敢往我面前招呼。”

建筑规划公司职员张萌:“我并没有给自己那么多的束缚,还是挺渴望爱情和婚姻的,拖到这个年纪主要是因为工作忙,社交面窄。平常工作加班是常态。不过只要一有时间,我就积极参加各种社交和相亲活动。”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委员怎么说?

全国政协委员张力建议,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指导大学生培育正确的婚恋观。教育部门应继续研究青年心理上容易接纳的价值观引导,这更需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和引导。

全国政协委员冯丹藜提到,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即便是秉持‘佛系心态”的青年,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有着对于恋爱和婚姻的热切渴望。”,从媒体上的各种婚恋交友节目的层出不穷以及各个婚恋网站上注册人数的与日俱增,不难看出当代青年对个性化选择的积极性。因此,她建议支持开展健康的青年交友交流活动,重点做好大龄未婚青年等群体的婚姻服务工作。规范已有的社会化青年交友信息平台,尤其是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青年交友信息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李碧影认为,当下,随着家庭观念的淡化,很多单身青年普遍抱有宁缺毋滥的择偶观。她身边就存在35岁以上大龄女青年不恋不婚族。这个年龄段即便是有恋爱机会,也是在选择另一半上比较谨慎认真,或者表现得消极被动。如果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的支持婚姻家庭的政策,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帮助青年调整心态,我觉得他们的婚恋观和家庭观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婚姻和家庭会变得更为纯粹。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在谈到青年婚恋问题时提到,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青年人婚恋的年龄特别是初婚的年龄、初育的年龄与过去比起来都有所推迟,共青团、青联、学联等青年组织应该帮助青年人正确地解决好婚恋方面遇到的问题。“比如,现在一些落后的婚姻习俗对青年的婚恋有影响,要引导、教育,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贺军科建议,联合青年组织,联合各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多开展便于青年交流交往的一些活动,扩大青年人交流的圈子,为他们结交朋友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协调和推动政府有关部门,规范婚姻介绍和婚姻服务这一类的事项,打击婚恋介绍方面的一些虚假欺骗行为,帮助青年人能够真正地找到自己合意的伴侣。


心理学家来了~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刘翔平从心理学的角度聊了聊恋爱。

问题一:北大包丽自杀事件让很多“吃瓜群众”疑惑,恋爱中的“精神控制”真的这么可怕吗?

刘翔平:恋爱中支配欲和控制欲一直存在,不同时期处于支配方的人也不同,不必对此恐慌。如恋爱中女方喜好浪漫,男方于是想办法制造惊喜,那么女方此时就是支配方,对男方存在控制。健康的恋爱关系中支配与控制应当是适度的。但是,当一个人因为压力或情感缺失等原因沉溺于恋爱中时,一旦遭遇对方过度的支配和控制,就很容易被情感左右,陷入失去理智的状态,有可能做出极端行为。

问题二:怎样辨认、经营一段恋爱关系?

刘翔平:第一,要了解自我,了解他人。恋爱不仅仅是性吸引,更重要的是看性格、兴趣爱好、价值观、待人接物的方式等是否合拍,那么就需要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对方同理,如此才能知道对方是否合适。很多恋爱出现矛盾往往也是因为对自身和对方缺乏了解,学会自省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

第二,要善于沟通,掌握调解矛盾的技能。与感情相关的事很难用简单的对错来评判,出现问题首先要沟通,才能知道矛盾的根源在哪里。举例来说,当一个人因为工作烦心不想吃饭,妻子却端来了一碗面,他可能会认为这是要控制他,要求他现在吃饭,于是他发泄怒气,而妻子也很莫名其妙。这是因为他不能疏导情绪,也没有进行沟通,是缺乏基本的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的表现。沟通、调解也许最终没能解决矛盾,但是可以让双方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至于太痛苦,避免二次伤害。

问题三:对于青春期孩子发生的早恋,该如何看待和引导?

刘翔平:我认为人们应该先明白“早恋”的定义是什么,对异性有好感和恋爱是两回事。对孩子来说,当他没意识到这是恋爱的时候,也许只是单纯的对异性有好感,家长和学校不必如临大敌。压抑不如疏导,让孩子认识到男女交往是生活中非常正常的一部分,引导他们了解自我,这样反而不会陷入狂热的恋爱。

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包括与异性交往的观念、处理方式都有很大影响。建立一个信任的、互相尊重的、充满爱的亲子关系十分重要,父母学会对孩子产生共情,能够理解、尊重他,给予一个让他感到安全的氛围,他就不会对某种感情过分依赖。这样即使孩子对某个异性产生了好感,也不会就此陷入盲目、狂热的情绪,而导致学业、生活混乱,也能很好地处理与异性交往这件事。

问题四:上一段恋情十分受伤,不想再恋爱了怎么办?

刘翔平:在恋爱中遭遇挫折很常见,三观不合、生活方式不同都可能导致分手,比如一方是“月光族”,喜欢享受当下的高品质生活;另一方更愿意精打细算,细水长流地过日子,那么两人可能无法和谐相处。茫茫人海,要找到一个完全适合自己的人几率很小,遇到挫折很正常,不必气馁。恋爱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它应该与工作、学习等互相平衡。建议在生活中加强对自我的审视,丰富个人精神世界,拥有独立价值观,这样就不至于在一段感情中主动或被动地沉溺进去,患得患失。希望年轻人都能拥有美好的爱情。


虚拟政协委员

虚拟北京市海淀区基层政协委员“一只”

“提案”内容:

高校作为恋爱多发地带,理应加强学生们的恋爱知识教育。许多同学在小学到高中阶段因为年龄问题不会过多接触这方面的知识,而大学生之间的恋爱关系常见,很多“小白”容易陷入所谓的“渣男渣女”的爱情漩涡中,最后使自己十分受伤,更有甚者郁郁寡欢,出现心理疾病。因感情问题而来校心理中心做咨询的人不在少数,所以作为高校要正视两性恋爱问题,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以正确的态度审视自己的情感,减少或避免大学生因恋爱引发的各种问题。

“提案”建议:

高校应开展恋爱两性知识教育讲座或课程。

学校心理中心应定期普及相关知识。

网友互动:

夜空下的魅力:中小学阶段是普及两性知识的时期。

Air:支持,建议学校开展相关心理咨询服务。


网友这么看

豆瓣网友西北偏北:我父母感情很好,他们对我的恋爱观最大的影响就是一定要和自己爱的人结婚,这样哪怕有争吵,觉得走不下去的时候可以想想自己深爱着对方,也比将就的婚姻更容易长久。

微博网友遥忆逍遥:上课时老师讲的恋爱观让我印象深刻。她说,人是水,对方是容器。你在父母朋友面前不是完全真实的自我,但在伴侣面前就是。所以应该趁着年轻多去爱,去找适合自己的人。恋爱经历多并不是可耻的事,可别谁也没爱上过就丁克,也不要去相亲几次就轻易结婚。

豆瓣网友胡别:前几天上思修课,老师问到恋爱观,有一名男同学说的很特别。他说认真地去喜欢一个人很重要,如果被拒绝可能会伤心,但是会继续充实自己,变得更优秀。理想的爱情就像顾城的诗里那样,“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微博网友回忆积木:我的恋爱观只有4个字,比肩作战。如果下雨了,我们就打一把伞;如果没有伞,我们就撑一件大衣;如果没有大衣,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就一起淋雨啊。

豆瓣网友大脸猫不吃鱼:谈恋爱是需要练习的。怎么爱别人?怎么撩男生?怎么处理亲密关系中产生的矛盾?怎么恰到好处地对爱人好又不给他压力?这些都是在相处中学会的。试着谈谈恋爱,分手了也没关系,就当给自己遇见真爱培养实战经验。至少有些错,我下次不会再犯了。当然不是鼓励大家变成“花花蝴蝶”,只是说,迈出第一步,就是成长的开始。

记者:奚冬琪 赵爽

编辑:刘聪

本文重点讲:宋威龙的恋爱史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

关于作者: mmq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