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对于唐玄宗与杨玉环身边的宦官高力士的种种传说与判断,属于明显的漫画式传播,多数来源于“小说家言”,说的是人情世故和道理,与历史事实有很大的不符,但很少人去追究这种成见是否符合逻辑和常识。
民间的种种传说与判断,多数来源于“小说家言”,说的是人情世故和道理,与历史事实有很大的不符。比如,对于唐玄宗与杨玉环身边的宦官高力士,就属于明显的漫画式传播,带有民众群体的成见与不自觉的歪曲式理解,这种理解甚至连基本常识都不顾,很少人去追究这种成见是否符合逻辑和常识。
俗语:“白发宫女说天宝遗事”,说的是沧桑巨变,辉煌的盛唐在这个辉煌的创造者之一唐明皇李隆基手里,很快就成为过眼云烟,潇洒君主、风流皇帝,转眼长眠于黄土之下,留下是非功过、缠绵情事、生死离别由后人评说。
唐玄宗葬于陕西省蒲城县东北15公里处的金粟山泰陵,高力士作为这位盛唐之主的惟一陪葬者,也埋葬在金粟山下。高力士墓虽经多次被盗,但依然有200多件珍贵文物出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除高力士的头骨天灵盖、牙骨及右腿骨等数块遗骨外,就是出土了石质墓志,其墓志铭文共计1435字,此前在蒲城县出土的高力士墓碑下半截与早已保存在县博物馆的上半截墓碑相接,与之对照,再参考《新、旧唐书》、《全唐书》等历史文献,使研究唐史的学者们,澄清了许多历史疑点,对高力士其人的生平及功过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准确、客观的结论。
高力士是广东高州人
高力士从小聪敏乖巧、善于察言观色,他在动荡的时局中生存下来,并成为唐玄宗的亲信。
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祖籍广东电白良德霞洞堡,幼时即随父迁于任所潘州居住,潘州即今广东高州。高力士的曾祖父名冯盎、祖父名冯智玳,父亲冯君衡任潘州刺史。这样的家庭和身份,按说不会送子弟去做宦官,岂料在唐长寿三年即公元694年2月,有人向朝廷诬告说岭南流人谋反,其时已是武则天掌权,武则天便派司刑评事万国俊领监察御史衔前往岭南查处。万国俊到了广州,将抓到的300多流人赶到江边全部斩首,过去与这些流人有来往的人也受到牵连。时任潘州刺史的冯君衡就因此受到惩处,满门被抄。冯君衡年仅11岁的儿子冯元一,免死,但被阉割,送入长安入朝当了宦官,改名力士。
唐朝自武则天当政,局势多有变故,武则天死后,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各种政治势力斗争十分激烈,政局极不稳定。景龙二年即公元708年,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在自己的藩邸召集才勇之士,积累力量,蓄势待发,图谋帝位。善于观察局势和识别人才的高力士看准了李隆基背后的政治实力,也看准了李隆基是个能成事的人,于是尽心巴结,为李隆基明中暗里办了不少事,很快就被李隆基引为知己。两年以后,李隆基发动宫廷政变,诛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以及武氏党羽,拥自己的父亲李旦复帝位。李旦其人才能平平,但谦虚、能忍让,有自知之明,一生三次让出皇帝位,因而死后谥睿宗庙号。其大“睿”,就在于能在自己众多的儿子当中,立李隆基为太子,成就盛唐基业。
家破人亡的力士,性格倔强却聪明伶俐,不久就得到武则天的赏识。伴君如伴虎,力士虽然聪敏乖巧、善于察言观色,但还是不慎犯了小过,挨了一顿鞭子后被逐出禁宫。后来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从此称高力士。高延福出自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门下,因而高力士也能常往来于武三思家,后来终于得到武三思的帮助,一年以后高力士就被武则天召回宫中。遭受挫折的高力士更加谨慎缜密,且善传诏书,深得上下喜欢,不久就担任了宫阉丞这一官职。
李隆基当上太子,高力士有参与谋划之功,因而被提拔为朝散大夫、内给事,掌管宫内百事,常侍太子左右,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又过了两年即公元712年,高力士又协助李隆基发动宫廷政变,将太平公主及其死党铲除。这一仗胜利,高力士因功升迁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正员。到了李隆基正式当上皇帝的开元初年,即公元714年,加封高力士为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高力士权倾朝野,各地进奏的文表,必先呈报高力士阅后才能进呈皇帝,一般的小事他就自己做主给办了。于是全国上下纷纷讨好高力士,就连历史上有名的李林甫、杨国忠等也都是因为巴结上高力士才官居高位的。玄宗皇帝的太子李亨称高力士为“二兄”,至于皇室诸王、公主、驸马等皇亲国戚则尊称高力士为爷、翁等,唐明皇李隆基也不叫高力士的名字,称呼他:将军。
高力士还结过婚,娶妻吕氏。吕氏因为嫁给高力士,他的父亲和弟弟都当了大官。吕氏的母亲去世,葬长安城东,葬礼十分隆重,朝廷内外看着高力士的面子,争相前往祭奠,自吕家至墓地,送葬的车马连在一起,十分壮观。
高力士一人陪葬玄宗
在荣与辱大起大落的时代,高力士做到了一个古代忠臣的所能做的一切。
高力士侍奉玄宗,深受信任,掌握大权,并不是凭着一味的逢迎和巴结。而是虽身为宦官,却能在关键时刻对唐玄宗起到政治上的有力帮助和情感上的倾心关怀。
高力士虽为阉人,却有非凡的政治眼光和决断性格。唐玄宗即位之初,尚能有所作为,后来的太平景象也慢慢地将这位有所作为、有才华的皇帝熏醉了。天宝4年,年过花甲的唐玄宗纳了自己的儿媳妇、27岁的杨玉环为妃,为“脏唐臭汉”增添了有力的注解。“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渡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玄宗逐渐沉迷声色,又昏庸任用奸邪之人。作为皇帝信任的高力士不仅仅伺候皇帝和贵妃的起居,更重要的是多次给皇帝忠告。开始玄宗还听,说得多了,皇帝就不高兴了。后来果然招致安禄山、史思明判断,玄宗痛悔不已:“悔初不听卿言,致有今日之祸!”
安史之乱,危及两京,唐玄宗避乱入川,仓皇逃跑,途经马嵬坡,将士哗变,杀死了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又胁迫玄宗杀杨贵妃。要江山还是要美人,玄宗犹豫不决,气恼无奈之下,责问将士:杨国忠就算该死,有杨贵妃什么事?高力士劝说玄宗:“贵妃固然无罪,然将士已杀其兄,妃在君侧将士岂能自安?今将士安则陛下安,陛下安则天下安。”玄宗遂赐杨贵妃死。
安史之乱平息以后,改朝换代,玄宗被迎接回朝,并尊为“太上皇”。儿子肃宗不希望太上皇管朝政,儿媳、肃宗的皇后张良娣及太监李辅国就暗中配合,常常挟制迫害玄宗,一般旧臣,早都忙着投靠新主子邀宠去了。倍感寂寞的唐玄宗,左右只有一个人陪伴,那就是高力士。
上元元年即公元760年,太监李辅国强迫玄宗迁居西内太极宫,玄宗骑马行至武门,五百名禁兵手执雪亮的兵刃挡住道路。玄宗受了惊吓,掉下马来。高力士勃然大怒,走上前去面斥李辅国:“上皇四十年太平天子,尔欲作弑君贼乎?”他的气概把李辅国镇住了,语塞而退。玄宗握住高力士的手流着泪说:“今日若非将军,朕几不保!”
两年后,高力士遇赦赐还,回京城长安途中,得知玄宗已经去世,大为悲痛,痛哭不已,绝食呕血而死,终年79岁。应当说,这个荣与辱大起大落的著名宦官,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做到了一个古代忠臣的所能做的一切。
肃宗死后即位的代宗皇帝依照唐玄宗的遗诏:令高力士死后陪葬泰陵。
高力士的行为,深深得罪了李辅国,不久李辅国就勾结张良娣私下诏书,将高力士强行从玄宗身边拖走,流放到了巫州(今湖南黔阳县)。这时候的高力士已是77岁高龄。高力士在流放中,写了一首诗,这是世上仅存的一首诗高力士的诗《感巫州荠菜》:“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他托物言志,表明自己无论在哪儿,无论是什么处境,都忠心不改。
陕西关中有18座唐帝王陵墓,其中蒲城县就有5座,唐玄宗的父亲睿宗李旦的桥陵就坐落在蒲城的丰山。有一年玄宗皇帝祭桥陵,途经蒲城金粟山,“睹冈峦有龙盘凤翔之势”,于是对左右说:“吾千秋后,宜葬此地。”
唐代帝王陵,沿袭了汉代功臣贵戚陪葬的习惯,并进而确定为制度。陪葬是皇帝对有功之臣和皇亲贵戚的一种恩典和待遇,能够为皇帝陪葬,也是这些文武官员和皇亲贵戚巴不得的至高无上的荣耀。因此,在关中18座帝王陵中,高祖李渊的献陵(位于三原县)的陪葬墓就有67座,墓主个个都是名声显赫的人物,如李靖。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位于礼泉县)陪葬墓多达160多座,如名臣魏征、秦琼、李绩等人的墓。
而开创“开元盛世”盛唐辉煌的唐玄宗却只有高力士一人陪葬。唐玄宗李隆基至死,把人世的冷暖炎凉,繁华丧乱都经历了,也许他看清了所谓君臣父子的关系的实质,不过是赤裸无情的利害关系而已。朝廷上下的冷暖切换、人事更迭,让他感到,能够与他荣辱与共的,也许只有远在流放地的宦官高力士了,因而做出了这个千古绝唱式的悲痛遗言:让高力士一人陪葬。
高力士一生对唐朝有贡献,但也对造成安史之乱、国家动荡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各方面文献资料都表明,这个聪明的宦官,有时候头脑倒比皇帝还清晰,站在封建正统的角度分析,他倒没有专权祸国、图谋废立等不轨的行为,《新唐书》上说他:“生平无显显大过”,也算是公允的评价。
未被盗墓者完全摧毁的高力士墓
墓中残存的壁画显示当年高力士的尊崇地位,但内部的简陋证明“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弱。
高力士的陵墓作为唐玄宗李隆基泰陵惟一陪葬墓,孑然独立于距泰陵东南约一公里处的陕西省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六组的村边上,墓与当地村民的房子相距不过十数米。这是在高力士死后15年(公元777年)由代宗李豫根据玄宗遗旨迁葬于此,并立墓碑以追念表彰。
高力士墓多次发现被人盗掘后,经有关部门同意由陕西省考古所和渭南市文物局联合进行抢救性发掘。高力士墓共发现四个天井。墓道总长度达41米,宽1.5米。在墓道两边有对称的6个壁龛,内有陶俑、动物俑等。在第一对壁龛附近,出现第一道砖封门,封门西边被砸碎、推倒,估计是早期盗墓贼所为。在第一道封门后5.5米处,出现第二道封门,也是由青砖封固,西边同样被推倒。再向里面进深约0.75米处,即是墓门。墓门已开,门扉一扇在门槛里,一扇在门槛外。石门高1.47米,宽1.15米。拱顶高0.58米。
墓室内西侧为长4.2米、宽2.2米、高0.4米的石棺床,床面由11块石板拼成。石棺床沿及石帮均雕刻有形态各异的七头怪兽,因历经多次盗掘,淤土堆积高约4米(正是由于古代的这些淤土,才使近代掘墓贼望而却步)。其楠木棺椁早已腐烂无存,这次发掘尚余高力士天灵盖、牙骨及右腿骨等数块遗骨。而陪葬的金、银、珠宝等已全部失窃,荡然无存。值得庆幸的是从墓道壁龛中出土各类陶俑240件。所有出土的陶俑和动物俑全部着彩,比例适度,形态逼真。大部分仕女俑黛色眉。粉红脸、体态微胖,既体现了唐代以胖为美的欣赏标准和艺术特色,也展现了粉面合春的宫廷仕女的形象。陶兔静卧,两耳竖起,似乎在谛听着周围的动静,随时准备腾身跃起。在墓室第一层砖墙上还出土了开元通宝30枚,乾元重宝6枚。这次发掘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发现和出土了一件无价之宝———石刻高力士墓志铭。墓志长1.2米,宽0.8米,厚0.14米。它为研究唐代历史、宦官丧葬制度及高力士本人,以及匡正史志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高力士墓,从墓道到墓室,原先均绘有精美的彩色壁画。但因其历史上曾多次被盗掘,淤泥堆积,渗水侵蚀,现已面目全非。经细心辨认,残存处隐约可见卷云飘渺、仕女舞姿、十二生肖及仙鹤飞翔等图象。这些都充分地显示了当年高力士地位的尊崇。不过,多数文物专家认为,此墓的规格、等级与高力士生前的身份地位相比相差悬殊,档次偏低,许多地方显得较为简陋,这也是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政治经济衰弱的有力佐证。
墓门分别由门习额、门循、门扉、门槛组成。门额呈半圆形,上面线雕双凤。门楣上线雕龙凤呈祥图案。两扇门扉厚度约0.15米,分别线雕相对而立的一对文臣武将图像。这对文臣武将究竟是否神话传说中的门神,尚待文史专家进一步考证。墓门至墓室之间的通道叫做甬道,甬道长35米。甬道和墓室底部用方砖铺地,顶部用砖券顶。墓室为边长4.3米的正方形砖室,第一层高约2.55米,第二层向上延伸,逐步过渡为穹隆拱尖顶形,可见当年的建筑工艺已相当高超。
通俗文艺作品中的高力士,想必还会以它原有的程式流传下去,但高力士墓的发掘,使这一著名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更加清晰真实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时间终于从此还原了一位著名历史人物的真相。
佛法无边是什么生肖
文章标题繁体:佛法無邊是什麼生肖
佛法无边是什么生肖 【大众都不知道,这才是历史上高力士的本来面目】
文章标题拼音:FoFaMoBianShiShenMeSheng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