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爱情风水

《论“爱”和“恋爱”》 我的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

《论“爱”和“恋爱”》

一、引子

以“故事一则”做引子,要说实事求是、尊重人性,虽说是老生常谈,确也是幸福生活最靠谱儿的根据。

袁枚《子不语》记一故事:五台山一禅师,收个小沙弥,年甫三岁。五台山最高,师徒在山顶修行,一晃儿十余年后,禅师同弟子下山。沙弥见牛马鸡犬,皆不识也。师因指而告之曰:“此牛也,可以耕田。此马也,可以骑。此鸡犬也,可以报晓、可以守门。”沙弥唯唯。少顷,一少年女子走过,沙弥惊问:“此又何物?”师虑其动心,正色告知曰:“此名老虎,人近之者,必遭咬死,尸骨无存。”沙弥唯唯。晚间上山,师问:“汝今日在山下所见之物,可有心上思想他的否?’曰:‘一切物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他不得。”

顺应人性是教育成功的根本。人性不因蒙目无视而止息、不因掩耳不听而不鸣、不因否认自欺而消逝。情窦初开的少年对异性的思慕是不可以掩盖和抹杀的,小和尚如此,凡心智正常之人亦皆如此也。为了我们的幸福,为了孩子的幸福,我们要求真,我们要求证。

二、恋爱的本质

1.“爱”

爱的内涵太深、爱的外延太广,“爱”在不同情境中会有很多种含义。尽管如此,“爱”依然是哺乳动物“趋利避害的本性”的最深刻的反应。

2.爱的定义

《韦氏新大学词典》第九版,关于爱的定义前三条是:(1)“血缘关系或个人关系中产生的对某人的强烈情感”(如母爱);(2)“以性欲为基础的吸引”;(3)“由仰慕、仁爱或共同兴趣所引起发的情感”。多样性的含义为后来的爱体验研究指明了方向(如Fehr & Russell,1991; Sternberg,1986)。

(Shaver et al. 1988)提出成人之间的浪漫联结是情绪依恋,这和婴儿与早期监护人之间的情绪联结在概念上是相似的。“依恋每一个被证实的特征在爱情上都有类似的特征,爱情大部分被证实的特征在婴儿身上也有类似被证实的、似乎可能的特征。对于婴儿和成人来说,爱包括眼神交流、支持、触摸、爱抚、微笑、哭泣、坚持,苦恼时从对方那里获得安慰的愿望,分离或失去时的愤怒、焦虑和悲痛,以及重聚时的幸福和喜悦。此外,一种安全关系的形成依赖监护人/伴侣的敏感性以及对日益依恋的个体亲近愿望(peroximity bids)的回应。”

爱的体验不受物种的限制,是普遍存在的,它们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以本能为基础的。就人类而言,爱情是逐步进化的、适应的产物;就个体而言,爱情基于本性而逐步复杂和完善。

3.爱情的内驱力

“爱情是什么?”——莎士比亚《皆大欢喜》

“狂追不舍为哪般?拼命逃离咋回事?笛鼓奏出啥音乐?心醉神迷怎解释?”——《咏希腊古瓶》约翰•济慈。

济慈清楚浪漫爱情是各种不同的动机、情感混合交杂的躁动,形成了大脑中无数的状态——同情、着迷、渴望、恐惧、怀疑、嫉妒、犹豫、尴尬、窘迫……,在任何时刻这种感觉的万花筒都可能发生变幻,然后再变幻。

事实上,很多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长着皮毛或羽毛的生物同样如此感觉着那份浪漫激情。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基本的情感和动机是由神经递质决定的,这在哺乳动物的始祖时代就开始了。浪漫之爱与一些独立的情绪、动机和行为有关,个体首先把另一个人看做是特殊的,甚至是唯一的,然后高度关注爱人、夸大其优点,而忽略缺点。爱人们感到精力充沛、异常兴奋、夜不能寐、冲动、精神欢愉、情绪波动。逆境会增强他们的激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当爱情被强化了,它变得无法抑制、萦绕于心的想法也随之提升——这归结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其衍生物五羟色胺之间的负相关。即随着多巴胺、去甲肾上素的水平攀升,会导致五羟色胺的骤降。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以为情人不断增加的爱情狂喜实际上驱使加剧了对浪漫伴侣产生白日梦、幻想、沉思、着迷的冲动。

多巴胺浓度上升会带来兴奋感、精力上涨、亢奋失眠、茶饭不思、发抖、心悸、呼吸加速,有时会出现狂躁、紧张和恐惧。依赖和渴求是成瘾的标志——所有成瘾都和多巴胺水平的升高有关。浪漫爱情也是一种成瘾行为——爱回归的时候伴随着极乐的依赖,爱被拒绝时伴随着痛苦、悔恨和常常具备毁灭性的渴求。多巴胺意味着“坚持不懈”。

实验证明,浪漫爱情主要与多巴胺有关,这种激情从尾状核产生,动机和目标导向行为也牵涉到其中。浪漫爱情深深地和两种生殖冲动缠绕在一起:情欲——寻找性满足的渴求;依恋——平静、安全和与一个长期伴侣连接在一起的感觉。此两者在大脑中形成了不同的回路,每一种回路形成了不同的行为、希望和梦想,同时也和相对应着不同的神经化学物质有关。

两性间的依恋则主要来源于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等荷尔蒙。

性欲、浪漫吸引和依恋合起来就构成了多任务系统,除了它的生殖目的之外,性冲动的任务是用来结交并维持同盟者、带来乐趣、和冒险、调节肌肉和放松大脑。这三种大脑回路可以以任何一种组合的方式被激发。此外,依恋感可以对孩子、家人、朋友表达真挚的情感,当然还包括心上人。

4.爱的种类

心理学家John Alan Lee将古希腊词语中“爱”的解释进行了如下的归纳:

① Eros——富有激情、性吸引力、肉欲、快乐和精力四溢的爱(可看做情欲与浪漫的合体);

② Mania——是一种顽固的、嫉妒的、非理性的、占有的、依赖的爱(人在激情中就会固执,乃至偏执);

③ Ludus——用于比赛或游戏中,好玩的、姐妹般的、不严肃的、无承诺的、疏离的爱;

④ Storge——是一种情感上的同伴关系,兄弟般的、姐妹般的朋友似的爱,一种深厚的情谊,但缺乏情绪上的表现。他们更倾向于谈论他们的兴趣而非感觉。这是没有“狂热和愚蠢的爱”;

⑤ Agape——是一种优雅的、不自私的、负责人的、全力以赴的、利他的、常常是精神性的爱——另一种形式的依恋。他们会把自己的激情当作责任,而非激情;

⑥ Pragma——一种基于相容和共识的务实的爱。这是“购物单”式的爱,他们看中的是关系中的回报,其核心与其说是爱,毋宁说是友情。

5.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Robert•Sternberg将爱分为三个基本成分:

① 激情——包括浪漫、身体上的吸引和性渴求;

② 亲密——和温暖、贴近、联系和结合有关的感觉;

③ 承诺——决定去爱某人和承诺维系这段爱;

三者的关系:

迷恋只是有激情构成;

浪漫包含着激情和亲密;

完美的爱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共同组成;

空虚的爱仅仅包括承诺;

喜爱是基于亲密,感到激情,但没有承诺;

愚蠢的爱是有激情和承诺,但缺乏亲密。

6.孩童时代就会爱

有一个引人瞩目的研究探讨了童年的浪漫,一些只有5岁的孩子就报告了那些与18岁青年人一样地坠入爱河。

在狩猎-采集果实的原始社会中,孩子们大致在五六岁就开始琢磨性与爱。但因为女孩都太瘦弱,劳动强度也太重,一般在十六七岁的时候才进入青春期,二十岁左右开始生育第一个孩子。现代社会的儿童也会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角色扮演。随着我们坐得越来越多和吃的越来越丰盛的生活方式,比起工业革命时代以前来说,女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提前到了12岁半。他们越来越多地在这个年龄之后怀孕了,远远提前于原先所预期的时间点,就进入了成年人的爱情周期。

对人类而言,“爱着”是普遍存在的,乃是人类的天性。

7.恋爱初始

在关系发展为恋爱之前,你可能会被好几个不同的个体吸引,把注意力投向其中一个,然后换成另一个。但最终你将开始把热情贯注到唯一的一个人。美国诗人Emily Dickinson称之为“你的国度”。

无数的恋人都可能会在想起和心上人在一起度过的时刻之际涌起一股柔情蜜意。如同元稹的诗句:“竹炭衬重茵,未忍都令卷,忆昨初来日,看君自施展。”对他而言,日常生活中的每件物件都具有了形象化的力量。

浪漫爱情的一个初始征兆就是心上人萦绕于心挥之不去,这就是所谓的“侵入性思维”,你没办法让那个人走出自己的头脑。

恋人们会变得依赖这种关系,非常地依赖。

8.爱的冲动是一个多目的的机制。

当孩童陷入爱河之际,他们在练习求偶的策略,探索怎样以及何时何地来调情。男孩和女孩们学习了解什么能吸引一个伴侣,而怎样不能、如何说是、如何说不,还有被拒绝的感觉。他们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做准备:追求一个可匹配的伴侣。他们开始练习求爱的原始状态,从而获得关于自身和他人的知识,并且形成了喜好和厌恶的模式。

三、“早恋”概念遗患无穷

网络搜索“百科”的“早恋”定义:(早恋,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过早的恋爱。什么叫恋爱呢?难道是暗恋吗?不对,是有过告白的行为(情书,直接告白之类的)的人。严格来说,是男女双方都向对方告白,才能称之为恋爱。如果没有过告白行为,就不能称之为恋爱,不能称之为恋爱就更不能称之为早恋。只有作了告白行为(情书,直接告白等)才能算作恋爱,算作恋爱之后,才能根据受教育阶段判断是否早恋。一般认为在大学阶段以前的恋爱都属于所谓“早恋”。)

1.中国之怪现象

(1)反对早恋VS未成年堕胎成灾(避孕的广告寥寥、人流的广告泛滥)

2012年5月19日,中国社科院教授陈一筠发表调查报告,称目前中国未成年少女做人流的低龄化趋势越演越烈,未成年手术患者占总手数量的比例达到40到50%。据陈一筠调查,在广西南宁发现有9岁少女堕胎的案例,而表示对此负责的是一个13岁男孩。

(2)性教育寥寥VS性行为泛滥。

在课堂上,性教育几乎形同虚设,教师、家长羞于启齿,而青春期性行为却触目惊心;

(3)“高中毕业前不准谈恋爱VS大学毕业必须结婚”。

其实中国人很悲哀:高考之前被禁止交男女朋友,称为“早恋”,到了大学,还没来得及学会跟异性交往,四年过去了,忽然发现自己还没有恋爱呢,就要面对家长的压力:赶快找一个!尤其是女孩子,假如到了25岁还没什么消息就"亚历山大"了,因为距离"圣斗士"已经不远了。

2.“早恋”是伪命题

其一,“过早”(见:网络搜索“百科”的“早恋”定义)是一个不确定的、易生歧义的、模棱两可的概念,以此来定义或界定事物的结果必然还是模棱两可;事实上,爱情是无法计划的,无意识的,且无法自控。一项调查显示:60%的男性和70%的女性同意如下表述:“爱上并非我的选择,它只是击中了我。”

其二,“情书”与“告白”并非恋爱本身,而是恋爱的诸多结果之一,而且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结果。事实上,恋爱完全可以心照不宣,一个眼神儿足矣——星星之火刹那就可以燎原;“暗恋”不是恋爱,“告白”——“明恋?”才是恋爱,就如同森林中的“暗火”不算火,明火才算火!事实上,“暗火”与“明火”只差:“一秒钟 + 一阵风儿”。总之,早恋的定义实在属于自欺欺人的文字游戏。

其三,此定义对“告白刹那”之前的所有历程和事物一概抹杀,实在是典型的鸵鸟效应,如此就等于扼杀了“因势利导”的机会,也扼杀了“性教育”、“恋爱教育”的历程;

3.早恋的所有危害都是“不当的应对”的结果

第一,“早恋”有催眠意义,使人浮想联翩、避之如猛虎,它提供了挞伐年轻人的工具;

家长们对男女生交往的态度:“很多男女同学只是因为关系好,就给扣上‘早恋’的帽子,使原来纯洁的友谊沾上了污点,这样反而造成强大的压力”。学生最反感父母对早恋采取的态度依次是“到学校反映情况”、“跟踪监视自己”和“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学生期望家长、老师不要采取过激行为,这样反而会使他们反感。其结果是,孩子不再与家长沟通——“我不告诉你”,这样最容易出现的转归:其一,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其二,一旦发生了却因为没有做好准备(性知识、性卫生、避孕、终止怀孕)或缺乏有效的保护、帮助、支持,进而造成损害乃至伤害。孩子们希望家长们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多沟通,少责骂。

第二,潘多拉效应。阻止高中毕业之前谈恋爱,以期达到灭人欲、专注于学习的目的,而是事实适得其反,人欲不能灭——控制情感的结局是强化情感体验并进入恶性循环;

困境往往会加速爱火的燃烧。这种现象被称作“挫折诱惑”,它更普遍的叫法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社会或身体的障碍会激发浪漫激情,它使得当事人能够置一些事实于不顾而又把关注集中在其他妙不可言的方面。甚至争吵、短暂的分离也能起到刺激作用,困难和阻碍只会使“爱”爱得更深。

在现实生活中对性爱有许多不健康的暗示,以及性教育的缺陷。家庭和学校对男女之事讳莫如深,仿佛此事极为神秘或极不体面,有不可告人处。只这印象就对儿童影响极坏。他们好奇心特别强,你越瞒着,他们越想知道。他们或在大人方面窥出一些偷偷摸摸的事情,或是从一块儿游戏的顽童听到一些淫秽的话。不久他们的性冲动就会逐渐发达起来,这些冲动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好奇心以外就会加上模仿本能的活动。进而走的更远。

第三,叛逆是本性而非问题,没有过叛逆,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缺乏主见,而不当的应对方式强化了叛逆成为叛逆情结,在未来会损害人际关系。批评、纠错儿、贴标签儿、对质等措施是激发叛逆的催化剂。人性不是面团,企图随心所欲地设计必然不能如愿以偿。

其四,恋爱是人性的一部分,是一个伴随心身成长而成长的自然规律,而恋爱能力的成长决定了未来婚姻生活的幸福和质量。如果只认为高中毕业后的爱情才是爱情,就如同看到了一幢辉煌的高楼,却看不到它是一层一层垒成的,是一块一块朴实无华的砖砌就的。

其五,“早恋”的定义造成婚恋观的混乱。当今中国堕胎成灾与宅男宅女难婚难嫁交相辉映蔚为大观。对此,教育者的“混乱的恋爱观”难辞其咎!

4.“早恋”概念的渊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个体性生理成熟大大提前,而在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却让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社会化的过程越来越长,社会性的成熟反而越来越晚。这两个方面形成的强烈反差使个体有一个漫长的充满激情活力但又潜藏相当危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之间产生爱情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不存在早不早的问题,因此,当代的西方没有“早恋”这个概念。那里的家长关心的不是青少年恋爱不恋爱的问题,而是关心如何防止其在谈恋爱的过程中的发生性行为和万一发生了性行为时如何避免怀孕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我们成人谈恋爱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的问题,而不是中学生恋爱所特有的。

在中国生产力落后的奴隶社会时期,人们的性行为是为繁衍后代服务的,加上人们的寿命很短。所以只要在生理上一成熟,人们就必须抓住机会多生后代,那时不存在“早恋”的问题。到了封建社会,实行父母包办婚姻,男女婚姻不是植根于爱情的,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缺乏恋爱的条件,也就不存在“早恋”的问题。在清朝末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提倡“早生儿子早得福”。在有些贫困地区甚至还有养童养媳的习俗,同样没有“早恋”的问题。到了80年代,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教育年限的延长,大学生谈恋爱被认为是不珍惜教育机会和没有理想的表现,中学生谈恋爱更是超前行为,同学侧目,老师干预,家长焦急,学生一旦发现自己陷入情网也如临大敌。“早恋”这个概念就这样在中国诞生了,它几乎成了不正常、不良学生的代名词。

四、人际关系与归属感

1.依恋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其照顾者 (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因而,最初的研究者把对依恋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婴相互关系如何随婴儿的成长而丰富和变化的方面。现在,研究者普遍认为,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友谊的过度

薛佛等人(Shaver et al.,1988)提出成年人之间的烂漫联结是情绪依恋,这和婴儿与其早期监护人之间的情绪联结在概念上是相似的:“依恋每一个被证实的特征在爱情上都有类似的特征,爱情大部分被证实的特征在婴儿身上也有类似被证实的、可能的特征。”此外,一种安全关系的形成依赖监护人/伴侣的敏感性以及对日益依恋的个体亲近愿望的回应。这种回应使依恋个体感到更加自信、安全、幸福、好交际和对他人有善。结论就是,婴儿对双亲的依恋与成人之间的爱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述。

2.母亲

社会关系显然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而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母亲对孩子的关系,它提供了一个演化及社会化的模板,包括成人之间的其他一切社会关系都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这样一来,当我们看到谈恋爱的人有时会像只有亲子之间才有的行为,比如相互喂食,或用对幼儿才用的语调、幼稚的言语就不足为奇了。

哈里•哈洛在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的灵长类实验室里证明,在孤立环境中养大的猴子,不管是精神还是社交能力都不健全。如果是强制性地把猴子放归群体中,牠缺乏的不仅仅是社交技巧,而且是连社交欲望也没有。不仅如此,这些猴子也不会像其他成年猴子那样交配和抚养后代。着同样使人想起罗马尼亚曾经集结上千名儿童,而将儿童剥夺与母亲的联结和他们应得的温情,统一放在“感情集中营”,当统治的铁幕最终被打破,全世界都再次见证了这残酷的教训:这些孩子不会哭笑,终日像胎儿一样蜷缩成一团,摇来晃去,连玩耍也不会。

3.友情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必然要与社会、社会人产生联系,从而构筑归属感,这一过程中就是适应。在适应的过程中人与人在长期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关系,这是一种相互接纳、相似相溶、理解与关怀的复合体——友情,互相拥有友情的人叫做“朋友”。

亲子依恋是爱的源头,归属感是依恋的泛化,进而产生友情,友情泛化既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友情深化可以成为恋爱,直至热恋而进入婚姻的殿堂。亲子关系模式与人际关系模式、友情模式、恋爱模式乃至婚姻模式呈正相关——值得一提的是,以友情为基础的恋爱更美满,为了美满的婚姻而经营友谊,则爱的种子必然发芽,婚姻的果实必然甜美。

4.伊甸园的隐喻

不论是圣经还是神话,其中都包含着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积累的智慧,蕴含着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觉察。伊甸园的故事就蕴含着人类发展的和人发展的规律,而这主要源自他们的直接经验带来直感,这主要不是他们思想,而主要是情感。

伊甸园是最好的、最美的、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两小无猜、到处玩耍。感受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绿野仙踪,空气清新。看着飞禽走兽温驯,鱼游水底惬意,天使偶尔莅临。早晨闻鸡起舞,看旭日东升;白天游山玩水,看百鸟朝凤;傍晚夕阳西下,看彩霞满天;夜晚万籁俱寂,看星光灿烂。整个伊甸园沉湎于和谐美满的天堂景象之中。

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

这个故事是在隐喻青春期之前的人生的历程和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启蒙:

人生下来,直到青春期以前,无忧无虑,内心的主体感受是开心快乐,虽然烦恼还是有的,由于“遇喜则喜、遇忧则忧”的天性,下一次的快乐就会在瞬间使得烦恼消逝,就如同饥饿会因为美餐的到来而消逝一样。儿童摔一个跟头儿就会涌现无限的痛苦并嚎啕,奶奶给一个糖葫芦就立即破涕为笑,他们活在当下。所以,在一般状况下,我们的童年记忆是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


爱与烦恼同在

5.逐出伊甸园

到了青春期,荷尔蒙的分泌,使我们的生理、心理和自我意识逐步成熟、完善,人对自身、对他人、对自然觉察的欲来越多,烦恼和困惑越来越多,而经验还不充分、缺乏应对的方法,原本的一体感会在这一过程中削弱或破坏。如此,烦恼会以几何级数般地递增,由于趋利避害的本性使我们极力去摆脱烦恼和企图逃回童年的快乐,却摆脱不掉、无处可逃。我们唯一的路就是成长,只有在成长的过程中伴随着直接经验的积累而获得智慧并重获与自然的一体感。

荷尔蒙就上帝(是自然法则的隐喻)的意志,它将我们逐出童年的快乐而进入青春期的烦恼——逐出伊甸园,我们不能再回到伊甸园、不能再回到母亲的子宫,我们唯有成长。

如何成长?如何幸幸福成长?教育者要深思啊!

五、如何应对“早恋”?

1.尊重心理规律:

皮亚杰:人类心理反应归根结底是适应。歌德: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青春期孩子对于异性的好奇和交往是正常的,是一种成长的需要。这是其身心成长的生物规律,不是通过某些规定就能覆灭或遏制的,相反这种压制有可能造成孩子内心的矛盾和压抑,让青春期的困惑和苦恼变成心理问题。

成长是一个跨越十几年的渐进过程,在成长过程中无条件地接纳、倾听孩子,赞美建设性的那一部分,如此才可以构建良好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亲子关系。

其次,给孩子正确的性教育,引导孩子正确与异性相处。性教育不仅仅包括对孩子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教育,还包括性责任和性审美等方面的教育。这不是理念,而是一种生活或生活方式。

2。伙伴越多越安全。

孩子的伙伴越多,就越能够获得更多的交往信息,就能够把精力放到群体活动与合作中,均衡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孩子的择友余地更宽阔、眼界更高,胸怀更广,培养孩子的乐群性是儿童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方面,社会属性是人的最重要特质,决定着人的生活品质。父母的作用在于:第一,构建安全感、温馨的亲子关系,这是家长有效权威的基础,从而使孩子乐于接受家长的建议;第二,营造积极、安全的人际交往环境,通过赞美积极的言行而强化积极的交往模式。

3.何时开展性教育?

食色性也。性教育并非是在一个规定的节点来做的工作,而是贯穿于全部生活过程中,它随时随地可以成为探讨的话题。在孩子提问的时候,它已成为性教育的开始。为此,家长要做好提前的准备。

4.苏格拉底的智慧。

苏格拉底的学生们因恋爱的困境求助老师:智慧的的老师啊,请帮帮我吧,我想拥有美满的婚姻,希腊不缺美丽的姑娘,可谁属于我啊?谁适合我啊?我选择了谁可以不会后悔啊?苏格拉底说:我亲爱的孩子啊,你朝前走啊,穿越前面这一片麦田,不要回头,一直向前!你要采摘一个麦穗,只许采摘一次,找到一个足够大的,足以使你不会后悔的那个麦穗吧。

他的学生将要面临决策和选择,可以把宽阔的麦田大致三分,在三分之一内,不急着摘取麦穗,只是观察以积累判断的经验,如果此时摘了最大的,等到后来再发现更大的就会后悔;如果,在第三部分之前没有选择,就可能错过了最大的而悔之晚矣;最佳的策略就是在第二个三分之一内选择,此时已有了之前的经验而使得判断准确,又避免在后三分之一时感受局促和紧迫。


心中最大的麦穗

苏格拉底做到了:其一,使年轻人有安全感,从而乐于求助;其二,包容、接纳,而使得年轻人有实践恋爱的机会,以为婚姻做好准备;其三,他是卓越的向导,年轻人因为有他而智慧,而可以获得幸福的生活。

5.无法杜绝禁果,却可以为自己的安全、幸福承担起责任和规划。

美国一些学校在初中的性教育课上,为每一个孩子制作了一个“专门用于性教育的洋娃娃”,这个洋娃娃需要“定期喂奶”、服侍它“大小便”,否则就会发出令人烦躁不安、婴儿哭闹的声音,教师让每位同学把“洋娃娃”抱回家抚养一周,不得有误,并且有仔细的护理记录。其目的就是想加强学生性行为的责任感。性行为很可能会有结果,这个结果就是出现“子代”的人,一旦这个结果出现,你必须承担起责任,抚养洋娃娃就是训练你抚养孩子的责任与能力,若你不想抚养孩子,那么就在性行为方面要小心谨慎。对比之中,可以看到我们的性教育、媒体导向确实不够完善,要么避而不谈、视之如洪水猛兽,要么是说教式的、禁令式的刻板信息。我们首先缺失的是加强性行为的责任和后果的承担教育,其次是性保健知识以及避孕知识的教授。

财经频道

本文重点讲:我的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

财经频道

关于作者: mmq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