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建军节,致敬最可爱的人 建军节是什么时候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我们要向最可爱的人致以节日的祝福。
我们来认识一位临沂郯城籍的军人李晓钰,他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学院,但因为从小的从军梦,毕业后他放弃了高薪的工作,毅然携笔从戎。
从军17年,他从一个稚嫩的大学生士兵逐渐成长为陆军第71集团军某合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这其中他经历了一系列酸甜苦辣,但从小扎根心底的沂蒙精神支撑着他不断前进,勇往直前。
以班为单位的考核,部队里几乎每天都有。新兵李晨有些忐忑,今天考核的课目正是他最担心的上肢力量训练。
(新兵李晨)
瘦弱的上臂力量很差,李晨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入伍九个多月,这个19岁的男孩,正艰难地适应着从学生到军人身份的转变。“有时候班里考核,要在连里排名的话,我就担心会拖后腿。”
(李晓钰 陆军第71集团军某合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
李晓钰,陆军第71集团军某合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主要负责部队官兵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兵们正在适应军营时期,李晓钰格外关注着他们的心理变化。“我以前也是,从地方刚过来的时候,单杠也不行,在家里没怎么练过,开始一个也拉不上去。但是,通过寻找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有针对性进行力量训练,把工作进一步规范。现在我都40岁了,我还可以拉三十几个。很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有信心!”
这批新兵们对李晓钰敬重的同时,又带着几分崇拜。
年轻的士兵们偷偷讨论着眼前这位老兵的厉害,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十几年前,刚参军时的李晓钰也曾像他们一样青涩。
(李晓钰 )
2004年,23岁的李晓钰作为地方大学生干部参军入伍。如今别人眼中的“军事训练强手”李晓钰,在那时就曾被“手榴弹投远”这个看起来简单的课目难倒过。
“我感觉自己也挺有力气的,扔个东西能有多难。但是第一次扔的时候,满怀信心地拿起一枚手榴弹,用尽全力扔了出去,结果及格线上徘徊。当时感觉很没面子,我们示范的班长,个子比我矮,块头比我小,动作也比我潇洒,轻轻一扔都是在50米左右,我在30米。当时自尊心,自信心都受到了伤害。”
(李晓钰 )
李晓钰从小性格要强,乐于接受挑战。他说,最不怕、最习惯的就是吃苦。一直成绩优异的他,哪能在“手榴弹投远”这个课目中被打倒呢?
李晓钰回忆,“休息的时间到操场上去练,我想我一定要把它扔远,胳膊已经痛到不行,吃饭的时候拿不起来筷子。我们身边的战友和领导也看到了这种情况,觉得这小子有拼劲儿不错,然后也主动过来辅导我。”
日复一日、不肯放弃的练习,李晓钰不仅打败了“手榴弹投远”这一个拦路虎,在后来参加的每一次军事训练和比武考核中,他都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
李晓钰说,自己性格里的坚毅和要强,来自于沂蒙山区这片生养他的土地。
1981年,李晓钰出生于临沂市郯城县,家里红色氛围浓厚,爷爷是支前模范,家中亲友军人众多,这也让李晓钰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参军入伍的种子。
“我爷爷在战争年代是一个拥军支前的模范,是推着小推车上过战场上的人。他在小时候经常跟我讲一些战斗故事,讲一些支前的故事,我从小也喜欢看一些战斗影片,喜欢军人喜欢穿这身军装。”李晓钰说。
(李晓钰 )
2004年7月,李晓钰从山东大学法学院毕业。因为成绩优异,当时有很多不错的就业机会找到他,可李晓钰知道,他心里始终有个梦想没有完成。对于23岁的李晓钰来说,“参军入伍”的初心不仅没有变,反而更加坚定了。
李晓钰说,经过大学4年的学习之后,对世界的了解更加丰厚的同时,你再做出的选择那是不一样的,这种选择更客观更理性,也更贴近内心真实的想法。
刚分配到坦克连时,李晓钰对坦克三大专业“一窍不通”。他深知,作为坦克兵不懂专业就没有发言权,要提高成绩必须扑下身子练。
天气炎热,他仍坚持加练,中暑挂水也没间断过。“天气是35度,坦克里能达到40度,大铁家伙在阳光下吸热。”
他的身上带着沂蒙老区人民特有的奉献和奋斗精神,这种朴素的价值观念推着他不断前进,克服了一次又一次困难。
入伍以来,李晓钰多次受到表彰,还曾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三次,个人三等功两次。
军营不相信眼泪,日复一日的训练让他们长出坚实的肌肉,阳光把皮肤晒成古铜色,经历时光和风雨,最终把每一个年轻的男孩锻造成坚毅勇敢的合格军人。
从军17年,李晓钰从排长一路成长为政治工作部主任,除了军事素质、思想政治方面过硬之外,他“爱学习、好钻研、懂方法”的个人特点,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晓钰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讲究方法尤其重要。
李晨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首长没有责备他,而是教他树立信心,分析问题。军营纪律严明,军人训练艰苦,但这里似乎不止有苦,还有温暖和关爱。
他不再是孤零零一个人,军营是个集体,他的背后有首长和无数陪伴他成长的战友。想到这些,这个19岁的少年似乎生出了无尽的勇气。
“新兵是希望得到肯定的希望受到表扬的,希望有人帮助他。他是在一个能够不被孤立的群体里、团队里的,在满足他这些心理需求的过程中,把作为一个军人需要具备的东西赋予他。他会发自内心地为实现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我们人民军队建设成世界一流军队,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去年七月,李晓钰正带领部队在日照进行濒海训练。
当时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河流水位急剧上升,有洪涝危险。李晓钰所在部队临危受命,300多名官兵冒着暴雨火速赶往凤阳县临淮关镇濠河入淮口,加固并确保堤坝安全。
(李晓钰 陆军第71集团军某合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
“军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军人为什么崇高?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付出了常人所不能付出的,忍受了很多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在党和人民有需要的时候,他可能要舍弃自己的生命。”李晓钰说。
父母面前还会撒娇的他们,却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起了略显单薄的胸膛。
经过300多名官兵连续五天的奋战,险情得到有效控制,而他们又将投入到新一轮的任务中。
就像李晓钰在歌词中写的那样,“党有召唤、人民有难、笑对困难、冲锋向前”!这也是爷爷从小给他讲的红色故事,是沂蒙大地赋予他的精神底色。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亲骨肉送他去战场,这体现了沂蒙老区人民的牺牲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也说明,为了革命的胜利,老区人民愿意献出一切甚至生命。”
本文重点讲:建军节是什么时候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转发